避免尴尬:紧扣德育的核心目标

时间:2022-08-30 11:23:47

避免尴尬:紧扣德育的核心目标

任何概念都是有边界的,德育也是。但是,现实中学校德育似乎是有边界的,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由于学校教学活动是按学科来进行的,各学科教学都有自己非常清晰的界限,这样一来,势必学科教学以外的教育内容都被误认为是德育的内容,于是德育无所不包,诸如安全、消防、网络、手机、禁烟、国防教育以及学农、学军活动等等,举凡与人成长有关的一切工作都囊括进去。这看上去很美,似乎什么问题都有人分管了,有专人负责了,德育的效果一定会很好了,但其实不然,这样做不但有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反而削弱了德育的实效性。原因很简单,任何一项工作一旦有边界,那么一定导致从事这项工作的有限人员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样样都要做,样样都做不好。于是,德育成了万金油,什么都去涂抹两下。因此,学校德育处成了“不管部”,什么都要管,结果基本无甚效果,最后人们对德育本身也失去了信心。可以说,今天的学校德育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尴尬境地。

德育的泛化导致德育的弱化。因此,重新梳理一下德育的核心要义很有必要。教科书上关于德育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归纳起来,可以说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的关键所在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德育就是关于个体品德的教育。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明晰德育的边界在哪里,德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德育最重要的工作内涵是什么。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道德教学的重大任务就是启发儿童的道德知性,锻炼坚强的意志,陶冶纯美的情操。”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破解德育泛化,让德育走出尴尬的有效方法就是明确德育的核心目标所在。我以为,德育的核心目标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道德知性、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我在上海市建平中学工作了整整16年,无论是作为语文老师,还是作为校长,建平中学的德育工作始终是围绕这三方面目标来进行的,而且卓有成效。

学生道德知性的获得主要来自课堂,来自学校。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政治学科直接讲授,或者是利用其他学科巧妙传递。自觉地发掘德育因素进行教学是各学科教师应尽的责任。班会课、校会课的品德教育,也是必要的。尤其是班会课,优秀的班主任往往会以学年或者学期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每个学年、每个学期都有重点目标不断推进。而且每次班会课都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教育,实现道德知识的有效传播。建平中学的主题班会,对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深入发展、道德思想的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题班会主要是通过恰当的形式,以人生、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主题展开的。除此之外,学生的道德知性还可以从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从各种媒体中获得,从家庭中获得,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获得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学生道德情感的涵养,主要来自学校创设的道德情境。建平中学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为学生创设道德情境。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合理操作,为学生创造了体验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条件;每周班级学生代表参加学校行政会议,则是给学生提供了了解学校管理、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学生代表将在校园中发现的种种问题与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直接面对面交换意见,提出建议,并得到最及时的答复或解决;学生自主管理委员定期将会议的内容以KT版的形式反馈给广大同学。每个学期,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以全校各年级所有学生为参与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学生心目中最满意老师和最满意组室的评选。经过自主管理委员会的细致统计,根据满意率的高低选出各年级若干名师和先进组室,然后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对获奖老师和组室于开学典礼时进行嘉奖,对学生意见集中、反响强烈的个别老师和部门要求其制订书面整改方案。学生生活管理委员会与食堂管理部门达成共识,由食堂管理老师将当天食堂的成本和利润情况进行汇总,由生活管理委员每天中午公布具体帐目,做到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反馈,从而提高食堂管理的透明度。同时,为了符合学生的用餐口味,食堂每周公布各日菜单,并不时开展调查活动,就菜色的种类口味和数量和学生进行交流。在生活管理委员会的努力下,使食堂管理在思想上充分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在工作上做到公开化、合理化。这一切都是建平为学生们创设的道德情境,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家陆星儿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建平的魅力》,文章认为,建平的魅力在于始终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放在首位;在于它能够使学生在这里见到一般学校很难见到的人,听到一般学校很难听到的声音,经历一般学校很难经历的生活;在于使学校服务对象的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建设的过程中,确实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人。

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锤炼主要来自生活。学生在校内的学习生活,既包括生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学生与学科教师、班主任、校领导以及学校后勤各岗位职工的关系。学生在校外的社会生活,既包括学生与家庭父母的关系,也包括学生与社会各类人物之间的关系。学校要培养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品质,首先要在校内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教师、职工的关系。建平中学每年都举办感动建平大型活动,首先由每个班级学生推荐令人感动的或同学或老师或职工,然后放到年级推荐,再到学校推荐,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道德榜样,学会学习身边的道德楷模,学会感恩,学会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与教师、职工的关系,形成坚定不移的道德意志。其次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到敬老院去,到孤儿院去,到医院去,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表达自己的爱心,去感受为他人付出的美好、愉悦,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道德意志,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就在于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形成,因此集中围绕这三方面核心目标开展德育工作,能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避免德育工作陷入尴尬

上一篇:德育需要慢工夫 下一篇:“生本”德育的生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