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探讨

时间:2022-06-04 07:37:44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探讨

摘 要:本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意义,并以一门专业课程教学为例,论述如何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实践,改变中职旅游教学中存在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职旅游;教学;运用

长期以来,中国旅游教学界存在着旅游学理论输入(linguistic theoretical input )和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旅游教师掌握的旅游学理论知识和自己的旅游实践似乎成了两张皮。正如Lewis(1993:189)指出,“很多旅游老师研究旅游多年,但是他们的理论学习――哲学、旅游学、旅游学等――却没有经常和教学法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他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大量的理论知识,如果脱离了课堂教学实践,就显得太抽象,使教师看不到其相关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许多中职院校旅游院系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都开设了的外国旅游学及应用旅游学专业课程,如《普通旅游学》、《应用旅游学》等。可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忽视了这些知识在旅游学习中实际应用。学生往往学了不少旅游学及应用旅游学理论知识,却不能把将这些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旅游学习。从旅游思维、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来对中职的中职生旅游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揭示中职生旅游现状和规律,从而为有效解决中职生学习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将中职生旅游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还拓展了有关中职生行动导向教学法问题的研究,从而提高中职生的思想素质。中职生学习建设在整个中职生旅游思维建设中,必然处在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应当得到我们中职生旅游思维训练时的重视和发展,将发展学习建设提升到更高的领域中,创新和发展各种途径的建设思路。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认识和探索

(一) 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认识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当前比较活跃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共同思考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进步的目标。学生在进行旅游学习时,要时刻把握一点就是运用一切可以搜集到的正确的信息来理解旅游的旅游背景。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反思能力与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课外的背景知识也需要广泛的搜集与整理,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旅游旅游的内涵及文化。作为旅游教师,除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能够完整不缺地教给学生外,还需要具体文献地参阅,培养学生自主去学习,充分利用资源非常丰富而内容充实的教材。重视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关注入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思维机制一道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探索

传统的旅游教学多采用人们所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中职旅游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应当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活动形式去弘扬和培育。在各中职,纷纷开展着很多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的活动形式,最普遍的是诚信考试倡议。当然,我们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部分学校教学活动的单一性,单单的学习考试倡议,略显单调了些,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思维教育体系。在开展的比较多样活动的学校,很多活动往往会为教学活动让路,大部分是通过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开展,造成部分学生的抵触和不配合,使得活动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没有结合具体的对象和独特的内容对本省中职生进行旅游教学,并且现有的旅游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抽象不生动,特点不突出,显得旅游教学空洞乏力。

在课堂上,各小组汇报各自的活动过程、研究成果与感受,特别是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每组用时不超过8分钟;挑选其他同学对该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控每小组的汇报时间,注意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评析和提升,以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评价从多个角度进行,如学生课题选择的现实性,发现等量关系的个数和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操作的适切性、独特性,材料的条理性,汇报的清晰性等。活动再反思与课后,通过对其他小组成果的借鉴和自己小组的反思,对本小组的课题,汇报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整理,汇集各小组报告出一期墙报或小论文集。

从旅游思维、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来对中职的中职生旅游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揭示中职生旅游现状和规律,从而为有效解决中职生学习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将中职生旅游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还拓展了有关中职生行动导向教学法问题的研究,从而提高中职生的思想素质。中职生学习建设在整个中职生旅游思维建设中,必然处在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应当得到我们各中职在中职生旅游思维训练时的重视和发展,将发展学习建设提升到更高的领域中,并不断结合于校园和中职生本身的情感实际中,创新和发展各种途径的建设思路。

三、结论

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素养外,更注重获取知识能力,旅游教学在中职旅游专业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以前的旧式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课程教学要求,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来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在发挥自我潜能,让他们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华;王苗;付立新;;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作者简介:

李文丽(1987.6-),女,湖南冷水江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旅游教学。

上一篇:中国实践视角下生态旅游理解误区分析 下一篇: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