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4 05:23:49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1

通过对企业和往届毕业生的职业调查及在校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所得数据确定发动机课的教学模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根据汽修专业需要培养的作为生产、服务、管理、技术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发动机课本的内容设置,实现课本知识与工作实际进行无缝对接,将课本运用项目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构建为八个项目。针对项目教师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授课。

二、教学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发动机课的课堂实施过程大致分为设计教学任务、制定项目分析案例、组建学习小组、行动学习、总结反思和形成评价六个阶段。其中,行动学习由制定小组行动方案、实施小组行动方案、课堂展示、经验交流、评估改进(反思)五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在这个行动学习循环过程中,教师要参与研究并适当指导。

(一)设计教学任务

这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成功设计教学任务,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1.该任务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从而主动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如何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何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并能适应团队工作?2.认真研究任务内容和过程,充分准备在任务中可能会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3.布置任务时,如何使任务的介绍具有吸引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如项目《汽缸体检修》一课中,设计教学任务:一分析排气管排气的颜色;二分析故障原因;三汽缸体检修使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四量缸的步骤;五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汽缸体的磨损形式;六确定维修方法。先从观察视频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撰写教案和任务指导手册,准备工具:桑塔纳轿车发动机、工具箱、量缸表、螺旋千分尺。

(二)制订项目分析案例

这是行动学习课堂实施的基础阶段,教师制订项目要贴切,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互助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的。如要学习汽缸体的结构、各部分作用及故障现象和检修方法,则制订项目《汽缸体检修》,采取视频“排气管冒蓝烟”激发学生兴趣,再采取情景案例法引出任务:一客户将车开到修理厂说:自己的车油耗增大,动力不足,加速无力,排气管还开始冒蓝烟,请维修师傅帮忙给检查修理一下。经初步诊断是汽缸体发生故障,从而引出项目———汽缸体的检修。如要学习活塞环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故障现象和检修方法,则制订项目《活塞环选配》,采取视频“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提出问题:活塞环的工作环境、活塞环的可能作用、活塞环可能发生的故障。再采取情景案例法引出任务:一辆轿车发动机着车时,伴随有“啪、啪”的钝哑金属敲击声,加速时,响声加大,单缸断火后响声减弱但不消失。经初步诊断是活塞环响,从而引出项目———活塞环的选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分析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和故障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借助资料和网络完成。

(三)组建学习小组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过程,团队协作完成任务,达到任务目标。

(四)行动学习过程

行动学习是行动导向学习实施过程的核心阶段,行动学习由制定小组行动方案、实施小组行动方案、课堂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以及评估改进(反思)五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1.制定小组行动方案。在明确学习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后,小组成员便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详细分析学习问题,研究并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详细分工。小组行动方案要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学习目标等。如在项目《气门间隙的调整》中,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完成气门间隙的理论知识的整理、故障原因和分析的工作。学生进行首次分工完成资料查询和工单填写。2.课堂实施。包括课堂展示、经验交流、评估改进环节。如在项目《空气流量计的检修》中,学生在课堂上要动手完成项目要求,并验证自己的方案。①教师指导,学生演练。教师让学生找出自认为方案最佳的一组来进行实车操作,其他学生观摩,同时找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可适当提示。操作结束后,请其他学生对这组学生的操作过程给予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再由操作的同学总结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教师对本次操作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最后学生对故障诊断计划进行整理修订。②虚拟练习,攻克难点。空气流量计的故障原因较多,可采用虚拟软件练习。教师设置的故障由易到难,让学生系统学习空气流量计的相关故障,尽快熟悉故障诊断流程,攻克难点。③实车练习,技能提升。学生熟悉了故障诊断流程后就可进行实车练习。实车练习由各组组长负责,按培训要求组织。教师只负责监督。④检查:考查学习效果。技能比武,检查效果。教师在车辆上设置故障,进行比赛,组内学生确定好分工,不同组进行监督并作详细记录。给学生发放评估单,让学生根据评估单的内容对操作的同学进行检查打分。教师巡视时予以详细记录,以便后期点评。

(五)总结反思

找出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找出他人存在的优点和长处。(六)形成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中取得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或让学生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展示或汇报,通过展示和汇报,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价学生的工作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型的学生,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用方法去维修操作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后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重视关键能力的养成,不仅展示了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2

一、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与现实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则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更加指向于现实的厂矿和企业,这些现实的社会企业中更需要动手能力出众的制造者和劳动者,不需要理论层面上高谈阔论而动手能力较差的人才,因此,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的出现,很快迎合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不再像理论学习那样有好坏学生之分,而是都在一个平台或者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学习,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再就是在现实的机械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将会围绕着一台机器或模具进行操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近距离地让一部分学生了解到同组学生的操作方法,对于现实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是时下的主导,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便是竞争,使得传统的学习观也发生很大变化,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终身学习理念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在现实的高职院校机械类课程进行行动导向型教学的过程中,淡化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课时,转而注重学生对于所学机械课程的独自探索学习,学生会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一些机械类的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使得现实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在现实的机械操作与使用过程中,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进行独自学习,这对于现实机械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三、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机械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笔者发现由于在教授机械类课程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原先的死记硬背不复存在,转而是在现实的动作过程中学到必要的机械使用知识,和传统的班级学科授课相比,让学生独自去探索必要的知识,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行动导向型教学也改变了学生的思维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方式,会让学生明白很多机械知识是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在相互的学习与讨论中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来自于实践生产过程中的,只要学生不断去探索、去创新便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机械操作方法,该教学方法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束语

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主流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改变机械类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机械知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现实的高职院校教学中具有如下优点,主要表现在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行动导向型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有利于机械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机械类课程进行行动导向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配合这一教学方法,由教师主讲逐渐变化为学生主学,由教师主导逐渐向学生主体进行发展,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动手能力出众、综合素质突出的机械类人才。

参考文献: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3

一、行为导向法的内涵

行为导向法又可以称作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践导向教学法),这个概念是由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演变而来的,是由世界职业教学理论发展而来的新型理论。由角色扮演、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模拟教学法组成,是以能力为本位,活动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简单来说,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一种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使学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使学生在模拟的专业环境中不断收集有效信息,并且激励学生不断思考、探讨,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行为导向法有着典型特征: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主动性。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法的意义

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解知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起来乏味,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行为导向法和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相比,有着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法有着以下几方面意义:

首先,行为导向法有利于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传统中职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职学校学生毕业之后面临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意味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时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技能。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一味强调课本里的知识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行为导向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其次,行为导向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学习语文的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行为导向法改变了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用花大量时间做题目,应对考试,有更多时间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还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行为导向法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巧妙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创设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通过创设这些情境学习语文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行为导向法教学下,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掌握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法教学里的重要内容,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从“被动”转换为“主动”,教师负责提问,学生负责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分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教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选取的大都是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不仅为学生带来真实感和生动感,而且培养学生深入实践学习的精神。同时,案例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为以后从事工作打下基础,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及独立学习和组织能力。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集体观念,使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是同一专业的单一型合作,也可以是多种专业间的多元型合作。同专业学生彼此之间比较熟悉,比较容易协调。比如,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可以对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分组进行阅读,然后以小组形式写出读后感,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

1.前言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其功能迅猛扩展,计算机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已成为必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2.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行动导向教学是依据完成某一特定职业岗位工作活动所需的行动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必需的环境条件,以及学习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侧重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可融入教学过程的每个环境,包括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

3.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中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必须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以实践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更能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提高知识技能,形成职业素质。以更多的“行动”来实施教学过程,以行动导向为指引,以实际岗位专业能力要求确定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内容,依据工作岗位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按照岗位要求确定考核标准,根据职业技能级别划分教学模块,确保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

3.1 以学生为主体,在行动中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教育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行动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设计行动,参与行动,在行动中全面提升职业素质,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网络技术、软硬件维护等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作为学习实践的主体,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并在教师主导下不断探究,

3.2 以项目为中心,设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对理论知识和实践项目在内容上要统一规划,形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突出理实一体化,突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师生双方在教、学、做中做到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与抽象交错呈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3.3 以模块为形式,明确实践行动阶段整体任务

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模块和创新模块两大部分,其中基础模块侧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而创新模块则用于培养创新能力。以职业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以做好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整个程序为主线,构建具体的“任务模块”,每个模块具有详细的实践行动任务,实践内容以应用任务为基础,实践项目则确定实践行动的整体任务,从而建立以实践任务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3.4 以标准为准则,评价结果做到客观科学有效

评价标准是在评价中对教学进行评价的尺度和界限,客观性是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依据,评价标准是评价模式的核心部分。为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科学有效,为检测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必须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应建立多元化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和主体的呈现多元化,评价角度的多维化,评价标准的个性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侧重评价的激励作用。

4.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本文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2]王存荣.行动导向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教育探索,2011(7).

[3]徐国庆,雷正光.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学模式 行为导向 语文教学 教学实践

语文是中职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科目,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中职学校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与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有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自身语文水平有着紧密联系。因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自身交际能力及写作能力都对就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语文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是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行为导向法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一、行为导向法的内涵

行为导向法又可以称作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践导向教学法),这个概念是由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演变而来的,是由世界职业教学理论发展而来的新型理论。由角色扮演、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模拟教学法组成,是以能力为本位,活动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简单来说,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一种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使学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使学生在模拟的专业环境中不断收集有效信息,并且激励学生不断思考、探讨,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行为导向法有着典型特征: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主动性。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法的意义

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解知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起来乏味,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行为导向法和传统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相比,有着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法有着以下几方面意义:

首先,行为导向法有利于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传统中职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职学校学生毕业之后面临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意味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时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技能。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一味强调课本里的知识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行为导向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其次,行为导向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学习语文的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行为导向法改变了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用花大量时间做题目,应对考试,有更多时间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还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行为导向法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巧妙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创设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通过创设这些情境学习语文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行为导向法教学下,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掌握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法教学里的重要内容,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从“被动”转换为“主动”,教师负责提问,学生负责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分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教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选取的大都是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不仅为学生带来真实感和生动感,而且培养学生深入实践学习的精神。同时,案例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为以后从事工作打下基础,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及独立学习和组织能力。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集体观念,使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是同一专业的单一型合作,也可以是多种专业间的多元型合作。同专业学生彼此之间比较熟悉,比较容易协调。比如,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可以对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分组进行阅读,然后以小组形式写出读后感,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总而言之,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使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到最大。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虽然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中职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作,不能单单使用某一种固定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应该多种方法一起使用。不论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哪种教学方法,教师都应该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首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小晖.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优势[J].小作家选刊,2011(1).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6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体育运动项目英语;教学效果

当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各高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了教学的培养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合作性、反思性、参与性为主,促进人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方法。同时,以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学生学习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走进了体育运动项目英语课堂教学中。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体育运动项目英语课中的应用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通过对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参考河北省图书馆书籍,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就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分别对河北体育学院部分任课教师访谈,任课教师选取讲师以上职称。

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2.1理论价值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高校所认识。虽然部分学者对行动导向教学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行动导向教学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研究很少,尤其在体育运动项目英语教学中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高校教师在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提出应用意义的文章较少,且多为心得体会,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对行动导向教学在体育运动项目英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2实践价值

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形成规模。教育部、体育局也非常重视体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而且把体育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全面大力支持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体育运动项目英语课程教学中,提高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分析

3.1教学过程方面

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新颖的学习环境,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并自行反馈和评价,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积极主动。行动导向型教学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与学双向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形教学过程。

3.2教学本质方面

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与普通教育相比,所学的内容并不是一种连续而平铺直叙的信息流,而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它是以下四个方面模式的组合:功能模式、空间模式、时间模式、逻辑模式。四种模式不同程度上的化合物――智能型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一旦得到传授信息时就能直接与已有的信息相互作用,产生共鸣。行动导向型教学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所以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3.3教学效果方面

普遍意义上讲,行动导向型教学主要不是传递有待于贮存下来的信息,相反它确是激发利用学习者已有的能力,并确保学习者具备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以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以适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型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由于使用的学习材料来源于行业、企业具体的职业活动之中,材料本身就蕴含着展开职业活动的职业行为,完成这一职业活动的学习,就要完成这些行为活动过程,就必须凸现相应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了。

本研究通过设计体育运动项目英语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分析其教学效果,试图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体育运动项目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解决我院体育运动项目英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戚一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及其应用[J].职业教育研,2011.

[2]张文才,张卫红.“行为引导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J].交通职业教育,2006.

项目来源:河北体育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JYZH23。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新教学模式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提出

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它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评价它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 ,一个先进的教育观念,一种指导思想 ,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一种新的思潮,一个改革的代名词。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 = 用心 + 用手 + 用脑(职业活动)。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但是,行动导向不同于以斯金纳的“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理论”和“行为主义”。行为理论强调“行为”是刺激的结果,不是“做”的过程,目标是外在的,先于教学过程而确定,而且一旦确定后就贯穿于全过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强调“行动即学习”。“行为”作为一种状态,只是“行动”的结果。所以,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这是职业教育教学关注的一个方面。这里所说的行动,既包括个体的主观意识行动,又包括个体的客观具体行动,即要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整合。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性,因而这一整合将“强迫”学习过程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便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转贴于

二、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其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而现有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不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要求的。因此,要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是教育目标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至关重要。由于新教学法具有实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主要手段,所以,受到国内外职业教育界的一致推崇。从我们技工教育的需要来看,新教学法有利于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职业教育不仅要调整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推广经验来看,它可以帮助我们技工教育走出误区和低谷。说到底,我们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两个目的:一个直接的目的是建立一套与我国技工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一个间接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我国技工教育特色的现代教学模式。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无疑,“行动”在这里构建成一个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内,“知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三、创建新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高职教师要担当起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重任,应多方面加以学习、锻炼和提高。因为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高职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行动时教知识、教理论。教知识,就是教学生怎么做;教理论,就是回答为什么这样做;同时还应启发学生:能有更好的做法吗?能做到更好吗?在行动中教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转第163页)

(上接第161页)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高校教师,还应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这对于我们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挑战。高职教师惟有迎难而上,通过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职业教学能力,做改革浪潮中的先锋。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要确立适合我国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领域层面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教学课程。在教学方法层面上,我们的任务是建立适合我国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评价层面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一套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能力测评体系。

结合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企业会计实务为例,立足于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以会计岗位为模块,配合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训练。个人认为以十一个会计岗位(出纳、债权债务会计、存货会计、资产会计、费用会计、工资会计、成本会计、投资会计、收入和利润会计、会计报表、会计综合)为模块,单独实训,自成体系,最后设置综合会计岗位实训。每个模块都按岗位职责、岗位核算程序、实训企业概况、岗位操作内容、要求和业务进行编写,使学生通过仿真训练,加深对各会计岗位核算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其操作技能,奠定各会计岗位的基础。通过学生对各会计岗位资料的训练和操作,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对会计核算规程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尽快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彻底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的一次革命,它将带来高职教育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参考文献】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 应用

长期以来,中职语文课由于教法单一,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普遍惯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中职学生的需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学校尝试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际,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吸引力。

一、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就是说,预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一定不会自觉地去预习。因此,在讲授新课前,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将“预习”设置成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去完成预习。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会先阅读课文并深入思考。当出现疑难问题时,学生可先查阅资料或请教于人,以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具体来说,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感知课文的内容;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这些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学习,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真正内涵。

二、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笔者在语文实践课教学中,以《在班级建设中,战略和执行力谁更重要》为辩题,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即让学生对《在班级建设中,战略和执行力谁更重要》进行辩论。为了更好地辩论,学生多方面查找资料和案例,并通过文字稿、口头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辩论准备。同时,学生还关注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并对此问题的观点进行搜集、整理、归类,既培养了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认识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对一些小说类型的课文,采用角色扮演法,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知欲。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中,学生在人为环境中复制体验和实际一样的内心情感,感受与现实生活相近的困境、问题与情绪,经历精神的、情感的、认知的领域,能够辨证地去分析看待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对社会的认知也会进一步加深。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印象深刻,很容易吸取经验,当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类似情况时,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在精心的设计下,课堂教学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新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教、学、做结合,让学生身体力行获取知识和技能。

四、通过大脑风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沟通,认清目标和底线》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说话艺术的关键在于“说什么”和“怎么说”。那么,在学课文前,教师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对象进行沟通,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大脑风暴法进行分享,学生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沟通中遇到问题的建议。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沟通问题产生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这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思想有了碰撞后,学生对沟通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共同对课文进行探讨和研究,很快就能明白课文所传达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方法有很多,但如何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方法值得我们重点追求和探索。当然,在识记、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与巩固上,语文教学仍不可能完全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既增知识,又长才干。

上一篇:硬件系统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课程设计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