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消费浪费现象剖析

时间:2022-06-04 03:29:22

公务消费浪费现象剖析

1978年以来,我国公共行政管理费用飞速增长,所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不断攀升,远远超出同期国外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费用所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其中,公共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与公务消费浪费有重大关系。为了遏制公务消费浪费现象,各级政府部门相继推出了“定点接待”、“公务卡”等措施,然而实际效果却难如人意。

一、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界定及其特点

浪费,一个广义的概念,即不充分利用、不珍惜、不必要地废弃,是指在过程中产生的提高成本的重要条件与重要因素。公务消费浪费,主要指政府部门及公务员在进行和社会管理时所造成的浪费。在实际公务活动中,公务消费浪费和公务消费腐败的界限往往是比较模糊的。本文所指的公务消费浪费,更倾向于在现有的规章制度内产生的一种公务行政高成本行为,属于公务行为的道德范畴内,没有违反现行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如高楼行政、公费出国旅游、公务用车以及公款接待等公务行为中的浪费现象。而公务消费腐败则触及了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底线,如公务消费行为中的、假公济私和中饱私囊等。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特点有:

1.对公务消费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小。表现为在执行一定的公务行为时,漠视有可替代的公务消费品的价格,较少考虑公务消费成本,对公务消费品的取舍主要考虑是否利于公务行为的完成,是否符合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是否便捷、符合个人行为爱好等。如公务员的差旅行为,在没有时间紧迫感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乘飞机而不是火车,甚至会选择自己更爱好的航空公司,而不是机票是否有更低的折扣。

2.公务消费品的实用性差、效率低下。表现为公务消费品的质量低劣,或实际产出和经济成本不符,在实际公务行为中消费品没有发挥本身应有的作用与功能,没有物尽其用。如政府部门中的办公用品浪费与闲置行为,有些部门公文用纸浪费现象严重,办公电话滥用,购买的一些先进办公设备没有发挥实际功能,甚至作为库存物品闲置不用等。

3.公务消费浪费往往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流失。表现为公务消费品实际价值或用途超出了公务行为本身的需要,公务行为发生后,这部分公务消费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直接表现为公共资源价值的流失。如少数政府部门建造新的行政办公楼后,为了追求整体效果,提前报废了功能仍很齐全的办公自动化设施,重新购置了一批新设备,而新购置的设备往往性价比还不如报废的设备。

二、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危害

从表象上看,公务消费浪费现象是在法律和政府规章制度范围内的,只是造成公共财政的低效率。但从长远来看,放任公务消费浪费,会危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干群关系,进而影响党和政府坚实的执政基础,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1.提高公务消费成本,造成公共财政的低效率。从经济形式上看,公务消费浪费耗费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根据冯培恩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的发言,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2.3和12.7倍。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9.03%,行政管理成本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美国9.9%的两倍、法国6.5%的三倍,成为世界上行政管理成本较高的国家。行政成本飙升,一定程度上与公务浪费有关,主要表现在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浪费,政府会议浪费,“政绩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浪费,能源和资源浪费。

2.败坏社会风气,危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的传家宝,勤俭节约的意义不仅在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在于它是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就是要在社会上倡导勤俭节约的风气,要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公务消费中大手大脚,容易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和服务型政府、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上行下效,则会败坏社会风气。甚者,会疏远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血肉联系,危害党和政府执政的群众基础。

3.常和腐败相伴而行,容易成为腐败的温床。公务消费浪费很少是单独进行的,往往与腐败行为相伴而生。公务消费经常被人们称为“不揣腰包的腐败”,由于公务消费浪费和公务消费腐败的界限比较难判断,加上相关惩戒监督制度缺失,少数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公务消费中暗箱操作,利用职权,将公务消费变成了个人消费。目前,我国公务消费实行的先消费后报账的“实报实销”制度,实行“现金支付,先开支后报账”,容易导致凑发票报销等现象,为部分腐败分子将公务指向变成个人指向提供便利,使公务消费在某些方面变为假公济私的手段。

三、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原因

造成公费消费浪费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公务消费本身的规范因素,有公务员的个人意识因素,有政府部门的组织文化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制度缺失、奖惩失衡造成的。

1.公务消费的界定标准模糊,操作中存在隐性化、不透明、不规范。目前,公务消费行为的被认可,一般判断标准是是否在公务行为中发生。而实际情况是,公务消费行为比较复杂,往往和公务员的个人行为掺杂,加上长期以来公务消费隐性化、不透明的特征,使得公务消费成为一个“暗箱”。如公务用车“三分之一”的形象说法,领导办理公务约占1/3,领导用于私事约占1/3,司机私用约占1/3。所以,公务消费界定标准的模糊及其行为的隐性,造成公务消费名目不断增多,公务消费数额不断攀升。

2.对公共意识的背离。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长期封建社会形成的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在一些公务员头脑中根深蒂固。有些公务员公仆意识、公共意识淡薄,服务理念缺乏,没有认识到公务消费成本的承担者最终源于群众,对公务消费浪费漠视容忍,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姿。甚至通过公款吃喝、公费出国等公务消费来炫耀自己的权力、地位和身份,将公务消费看作是一种“待遇”,是“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并盲目攀比。

3.惩戒措施缺失下的“公地悲剧”。“公家的油,大灯头,点的点,流的流”。公务消费浪费现象与经济学中著名的“公地悲剧”原理十分暗合:当资源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而公共资源一旦无人在意和关怀,最终会导致公共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各级政府和公务员都明白,公务消费使用的是公共资源,但却是在制度和职权范围内可允许性的支配行为,公共财政最终会被各种名目的公务消费所耗尽。尤其是在没有明确的惩戒措施时,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潜意识里,凡自己权力或机会能够实施的公务消费行为,更多的是从公务行为本身的合理性出发,而较少考虑到公共财政怎样发挥最大的作用。

4.制约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体制缺失。主要表现为体制不健全,政府及公务员既是公务消费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又是政策受益人。在缺乏制衡机制条件下,公务消费的激励作用容易出现偏差。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还没有明确界定公务消费浪费的标准,也缺乏惩戒公务浪费的制度,公共资源产权主体和责任主体缺位。而且,我国对政府行政成本考核不够重视,公务消费一直由财政大包大揽,许多支出鱼目混珠、公私不分,一些制度脱离了公务消费实际,或者是制度规范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更重要的是,对公务消费浪费行为的监督几乎是一片空白,公务消费浪费处于监督真空状态。

另外,公务消费浪费现象可能还和政府职能重叠繁杂有关系。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还有待进一步理顺和精简,政府管理了一些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为了保证行政执行力,政府权力仍在多数领域保持着影响力。政府管理的事情越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务行为越多,公务消费的机会就越多,也就更有可能会造成公务消费浪费。

四、遏制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对策

如何遏制公务消费浪费现象,在公务消费方面进行改革,理论界探讨的方向有:制度化、货币化、个体化、市场化、公开化等。笔者认为,对于公务消费界定标准的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公务消费浪费。但是,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根源在于公务消费权力没有监督约束因素,失去了制度的有效制约。营造公务消费浪费的约束环境,主要措施有:

1.精简政府职能,规范公务范畴。如前所述,没有公务,就不会有公务消费。公务越繁杂,公务消费的名目就会越多,公务的边界越宽,公务寻租与浪费的机会就越广。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我国政府职能渐渐从微观经济领域中退出来,但传统计划经济的一些思维和观念还在,还是管理了不少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去管理的事务。因此,精简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精简和规范政府公务行为的有效路径,精简机构、精简人员与精简公共事务最终会减少公务消费浪费的机会。

2.合理界定公务消费的界限与标准。公务消费的界限与标准的模糊,很容易造成“明白人办糊涂事”。如曾经规定公务接待“四菜一汤”,但由于没有具体标准限制,实际上流于形式。200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财政部相继了《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对于规范公务消费具有积极意义。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公务消费的界限和标准仍没有统一明确,弹性大,操作难,一些规定带有明显的区域与人治色彩。界定公务消费的标准,就是要厘清哪些公务行为可以消费,哪些公务行为不可以消费。出台相应的标准,就是要明确相应的公务行为可以花费多少。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公务消费的经验做法,加强制度化建设,使公务消费由实物化、隐形化、无序化向货币化、公开化、规范化转变。只有进一步细化可以使用的公款数额、公款用途,都有定性标准,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在公务消费行为中,就会对公务消费好好掂量一番,就不会出现特别费、小金库、“花公家钱不心疼”等现象。

3.打造阳光政府,推行公务消费公开化、透明化。公务消费公开化是克服公务消费浪费的有效途径,凡是涉及“暗箱”操作、信息不透明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与浪费。在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公务消费的信息是很透明的,如接待消费,具体详情公众都可以查询与质疑,这些国家的公务消费浪费与腐败行为也相对较少。一方面,堵住公务消费浪费的黑洞,就必须要走阳光行政之路,打造透明政府。如实行公务消费“实名制”,健全公务消费电子档案,进一步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在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明确规定统一的信息公开的原则、范围、程度和决策程序等。另一方面,让公务消费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各级政府应该以2008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方便公众和新闻媒体查询公共财政花费到哪里,花得是否合理、是否公平。

4.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从根本上讲,遏制公务消费浪费现象的关键在于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是个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层面的异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并直接涉及公务员、部门以及公务员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实际利益的调整。一是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公务消费的核心是财政制度问题,财政是国家的生命线,必须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予以控制,才能保证财政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前财政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各种收入没有完全纳入预算管理,巨额收入的支出游离于人大监督之外;财政预算科目不合理,支出事项不具体,程序和过程不透明;预算执行不严肃,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基本上没有监督,容易导致政府发生更多的浪费行为。建立规范的政府预算制度,就是要实行政府部门经费“供给制”,对政府全部收支进预算,切断预算外资金。同时,财政部门统揽政府收支权,并逐步实行财政运作透明化,将公共财政预算信息置于公众的监督下。二是深化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探索把勤俭节约作为公务员政绩考核的一个标准。目前,我国考核官员政绩主要看GDP、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指标,使官员失去了降低行政成本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纵容了“不计成本”的浪费行政观念。探索把勤俭节约作为公务员政绩考核的一个标准,就是鼓励公务员勤俭节约,花小钱办大事,合理使用公共资源;三是健全公务消费报销制度,实行领导审批责任制。公务消费是否合理合法,最后的报销制度是一个关口,审批者既可以严格合理与不合理的规则界限,秉公办事,也可以暗度陈仓。现行权力机制部门“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致使上级无法监督、同级不能监督、下级不敢监督。一些部门的财务审核小组履行职责不到位、把关不严格,致使财务会审走形式。把公务消费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并把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列为第一责任人,接受人大、政协和公众的监督,强化政府浪费的责任主体和责任机制。

此外,加大对公务消费浪费的惩罚力度,在立法上明确“浪费即是犯罪”,以及加强公务员廉政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均有利于减少公务消费浪费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亦嵘,王腾生.行政费用25年增87倍“中国式奢侈”病因何在[N].新华网.2007-04-03.

[2]张明.以“阳光行政”堵职务消费黑洞[J].党政干部文摘.2007,(5).

[3]刘振冬.财政预算管理应该阳光透明[N].经济参考报.2007-10-26.

[4]靳连芳.“公款消费”居高不下的潜规则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7).

[5]财政部科研所《公务员职务消费货币化问题研究》课题组.我国公务员职务消费现状分析及改革方向[N].2006-10-11.

上一篇: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障碍分析 下一篇:企业职工心理压力成因分析与疏导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