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时间:2022-06-04 03:05:38

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alyses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高职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建设要求;保障体系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construction requirement;guarante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281-02

1 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不科学 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一些院校只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不顾自身实际盲目扩招,导致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同时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倾向于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尽管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和重要活动,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质量的重视往往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的质量和结果却缺乏监督,同时对于课后的实践教学更是重视不够,导致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质量保障中得不到充分重视,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1.2 教学质量考核缺乏全面性 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评价时,只是根据教学工作量来进行,而严重忽视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工作很少体现在对教学质量工作的评价内容中,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不科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在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教师,不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无法调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

1.3 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知识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在高职院校的教师中,他们大多是没有通过实践和培训就进入了高职的课堂,在课上所教授的内容绝大多数来自大学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严重欠缺,加之在高职教学中的职业能力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拥有专业的知识,但缺乏必要的教学质量管理技能,此外,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工作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对教师的培训,这些都无疑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

1.4 教材建设偏重理论性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步较晚,教学材料不能跟上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要求,高质量的高职教材缺乏,并且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缺乏,高职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课程的设置脱离现实社会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不能科学合理选择教材导致学生没有适当的教科书,此外,由于高职教育缺乏一定投资因而导致教材质量无法保证,导致许多教科书过分注重理论性而忽视实用性,对学生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

2.1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面向全体学生,依靠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为了满足市场对职业能力素质不断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来满足不同工作技能的要求,这是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功建立的关键,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条件等有着密切联系。

2.2 紧跟市场导向和需求 要想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准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方向,来合理设置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好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根据市场对高职院校的定位和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及时加强专业调整,注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确保学生的实践环境和企业的操作环境一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2.3 加强对教学质量过程监控 在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中需要以质量过程控制为重点,从而控制教学的各方面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需要结合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促进自我完善,外部监测是避免外来影响,了解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可以使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还必须注意及时将相关的问题反馈给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促进他们及时调整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4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做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满足高标准的教学质量要求,以全面、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从内部和外部影响出发分析影响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根据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促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作用。

2.5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需要注重个体差异,尤其是加大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升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在高职院校教学制度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现状进行有选择的实施,另一方面要在教师队伍中实行民主管理,关注教师诉求,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 建设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

3.1 依据市场需要设置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内容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选择最实用的教学内容,将市场需求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是明智的选择,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大类专业课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可以使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发展提前做好知识储备。

3.2 突破传统优化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互动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建立一个双向、高效、多元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发展潜力。

3.3 灵活设置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对于不同的教育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评价和考核方法,但是不管采取哪种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都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内容上依据学生兴趣和性格合理设置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相应的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也就应该力求多元化,需要灵活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设置评价方法,不断完善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3.4 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质量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资队伍教学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因此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也是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根据专业的设置合理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从企事业单位中聘用教师,不断提高高职教学课堂中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志贤.浅析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教学质量的提升[EB/OL].

论文天下论文网.

[2]陈锁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

[3]顾洪娟,宋连喜,牛长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存在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措... 下一篇:项目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