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的产业走向

时间:2022-06-04 05:28:36

论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的产业走向

摘 要 国际产业转移无论是对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的发展变迁都显现出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把握好我国的产业走向,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要解决好我国产业走向问题,需要借鉴国际三次产业转移浪潮的经验,正确地处理好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化的关系。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走向 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定义及相关理论研究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定义。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于资源、市场或竞争优势的变化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活动,一般指在一定区域内没有优势或竞争力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区域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转入和产业转出。转出的产业也就是需要收缩、淘汰的产业,一般是指本国或本地区不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或比较优势的产业,这种产业往往指传统产业、衰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移入的专业也就是需要发展、扩张的产业,发展中国家一般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型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发达国家一般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因资源、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转出到他国或他地区的经济活动,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现象。它不同于国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指的是产业或资本在本国或本区域内部的移动活动,二者的空间范围和转移方式各不相同。

(二)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的理论探讨。

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问题,国际学者有如下见解:

1、日本学者赤松要的“雁形发展模式”。

赤松要认为一般的国际产业转移要经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三个阶段的雁形发展形态,尤其是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模式。如日本本国的发展就是遵循这一模式,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本国的产业发展从轻纺工业转到生产纺织器械、重型机器等,从进口加工美国的产品到国内生产相关产品到出口该类产品,日本的产业转移模式恰好印证了“雁形发展模式”的成功性。

2、费农(R. Vernon) 的产品生命周期论。

费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产品的引进阶段,产品的成熟阶段,产品的衰退阶段。费农主要对比研究了美国跨国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产品流通规律和产业转移方向而得出此种理论。在第一阶段,产品研发在整个生产环节占据主要作用,此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成本,因此,此阶段的性质为技术密集型;在第二阶段,产品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公司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劳动力进行大规模地生产,由于资金在此阶段起主要作用,可以说此阶段的性质为资本密集型;在第三阶段,该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在该国或该地区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沦为夕阳产业,此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该种产业及时地转移到存在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除此之外,该产业已经被广泛运用或普及,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此阶段的性质可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正是因为有其自身的新起、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才有动力实现转移。

可以说,无论是赤松要的“雁形发展模式”理论还是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都有各自的实践基础,都结合了本国的生产实践,都能合理地解释出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但都只是分别从经济生活中产业转移的一个角度进行分析,缺乏全面性。赤松要的理论主要从国际的横向贸易出发解释了产业国内发展与国际出口的进程,而费农的理论则从产品发展的纵向阶段进行概括。笔者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极其抽象复杂的过程,既有产品或产业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又会受到经济全球化中国际贸易的深刻影响。不过笔者更倾向于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因此,可以说,产品的新陈代谢或生命周期是产业转移的内在原因,而“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必然外在表现形式。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三波浪潮

(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力发展军工、石油、钢铁等重工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现,大量发展这些重工业会导致国内资源严重耗竭,环境严重污染,人民生活质量急度下降。于是,在积累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财富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大力发展通讯、电子、半导体等新兴技术密集型工业,将传统钢铁、纺织等工业向日本和西德转移。日本和西德抓住经济发展的此种机遇,大力引进轻纺、钢铁等工业,实现了本国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崛起。

(二)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日、德――亚洲“四小龙”。

20世纪50年代,日本、德国大量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获得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但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日本、德国认识到一直发展钢铁、轻纺等传统夕阳产业会导致国内资源严重耗竭,环境严重污染,人民生活质量急度下降,因此必须将本国此类产业向外转移。由于地缘和资源的比较优势,日本将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积极向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转移。因此,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一直保持8%的增长。而美国、日本、德国也大力扶持集成电路、精密器械、家用电器和汽车等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由此,国际上美、德、日在高新技术领域也一度呈现出繁荣景象。

(三)20世纪90年代美、欧、日及亚洲“四小龙”――中国和东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亚洲“四小龙”在成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产品制造地和集散地后,发现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会导致国内资源的严重耗竭,环境的严重污染,人民生活质量的急度下降,因此,亚洲“四小龙”国家积极发展与本国优势相结合的新兴产业,逐渐将处于产品衰退期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和东盟。中国和东盟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甚至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东盟各国的经济也不断活跃发展。

由上可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经济实现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产业转移,这些产业转移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先进带后进,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产业转移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发达国家大多是把夕阳产业、衰退产品或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承接产业后出现的典型问题

(一)资源耗竭使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失去先发优势。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地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在国内新建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型产业。2010年,在我国主要45中矿产资源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面临枯竭,而且优矿、富矿少,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除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北方城市的供水严重不足。土地资源问题在我国也尤为突出,我国人口量多,基数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多,再加之有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动摇,使我国土地利用越来越困难。我国自然资源的先天不足,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另一方面迫切需要中国部分企业向外进行转移,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

(二) 环境污染是我国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

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阵痛。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松花江水域发生严重污染以来,中国基本上每两三天就会有一起水污染事件。除外,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由此可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这种损失一旦发生便很难修复。一旦要修复,付出的成本代价也会十分高。

(三) 国际投资形式单一,高新技术产业承接相对不足。

1、国际投资形式单一。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主要为国际直接投资,此种方法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产业转移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复杂化,传统的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的产业承接方式已经过时了。

2、高新技术产业承接相对不足。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的张燕生学者通过研究认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属于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或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我国的要素禀赋优势仍然是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有着低增值的特点。研发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仍是我国企业目前发展的最薄弱环节。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由产业转移进驻我国的一些传统企业,往往打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幌子,而享受着国内优惠的税收或其他政策,无形中削弱了本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使得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四) 劳动力的竞争和矛盾冲突。

1、东盟各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工资也相对提高。而比我国落后的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劳动力更加低廉,对传统产业、衰退产业的需求度更高,相比而言,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经不甚明显,因此,我国急需将部分企业向外转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2、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产业需求的矛盾。

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劳动力素质也越来越高,因此,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企业已经不能适应高素质劳动力愈来愈多的事实。高素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为未来经济良好发展准备出路。

四、我国产业走向

(一)鼓励我国产业向低梯度国家转移。

鼓励我国产业向非洲和拉美等低梯度国家转移,减轻我国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首先,我国企业完全可以仿照亚洲“四小龙”的做法,将本国的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非洲和拉美等国家,利用非洲或拉美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让广大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也能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彰显我国的大国风范。其次,我国企业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之良机,鼓励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强强联合,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组成企业集团或大型跨国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后,我国国内要鼓励高精尖新兴技术的发展,鼓励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多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注重本国民族工业品牌的保护和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正确地处理好产业承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国在国际产业承接的过程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劳动密集型转向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一方面,我国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地引进国外产业,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我国也不能“因噎废食”,排斥或干扰产业承接。我国应该在准备产业承接之前,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证产业承接的质量和效果。这需要国家尽快建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禁止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的项目向中国投资和转移,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执行其母国环保标准 。

(三)积极将产业转移与全球化紧密联系。

1、扩大国际间接投资的比例。

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多为直接投资,而像美国国内的大型跨国公司则多利用金融、股票等手段进行“圈钱”,而我国国际间接投资的比例还比较低。据统计,1992―1996年间,我国间接投资的比例还不到11%。要扩大国际间接投资的比例,要求我国不断完善金融、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

2、充分利用各种国际新兴产业转移方法。

为了使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应注重发展各种新兴的产业转移方式,如BOT协议、海外投资基金、项目融资等等。

总之,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要实现中国产业发展需要将国际国内等因素结合考虑,同时,我国企业自身也要在相关政策或利益的驱动下,走出国门,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向国际高端化发展。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人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注释:

简新华主编.产品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Raymond 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0, No.2,May1966,p.190-207.

李欣.跨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作用和应采取的几点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0,(1).

王利军.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10,(3).

参考文献:

[1]刘辉煌,杨胜刚,张亚斌,熊正德.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求索,1999,(1).

[2]张燕生.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7,(11).

[3]吴红艳.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中国应对之策.产经透视,2009.

[4]王述英,姜琰.论产业全球化和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化的政策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5]王利军.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10,(3).

[6]张少军,刘志彪.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中国工业经济,2009,(10).

上一篇:板桥的养生之道 下一篇:《公司法》从法条向实践过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