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6-03 04:29:14

谈谈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3

摘 要 散打是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兴的体育技击运动项目,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武术散打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裁判员为研究对象,认为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竞技实力不强,和散打强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应当加强理论指导,加大投入,扎实搞好训练。

关键词 江苏省 散打 现状 分析 对策

一、前言

针对当前世界武术散打格局的变化,我国武术散打要想保持原有的领先地位,就必须针对新的形势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竞技实力,为达这一目标,就必须依靠基层业余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共同努力。1979年江苏省开始开展武术散打运动,至今已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江苏青少年在一些武术散打比赛中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时间推移,散打技术、理论不断更新,江苏省青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员面临着诸多问题:缺乏比赛经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和其他强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练员训练水平科技含量不高、知识老化等。江苏省武术散打在全国仍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提升我省武术散打在全国的位置,就有待于对江苏省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揭示江苏省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所以,如何发展江苏武术散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事关我省武术散打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武术散打队的运动员92名,教练员25名,徐州、淮安、宿迁等体校的教练员、省内武术散打教练员、裁判员以及部分省内外武术散打专家,有关的体育局领导。

(二)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

设计《教练员调查问卷》、《裁判员调查问卷》和《专家调查问卷》等三份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专家对效度评价结果为:教练问卷8.745分,裁判问卷8.788分(10分制打分)。利用江苏省青少年武术散打年度锦标赛期间,发放裁判员、教练员问卷进行调查,当面收回,向武术散打界的专家发放问卷,上门回收。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

2.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散打技、战术方面的资料,包括《武术散打—裁判必读》、《散打》、《竞技心理与调控》、《体育科研与方法》等专著和《我国散打后备人才的问题》、《武术散打规则的变化》等近39篇论文。

三、结果与分析

(一)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学习情况的分析

参加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运动员共92人.按照省体育局规定,参赛年龄为14-17岁之间,由于各市的相关领导部门给教练规定了任务,而拿到奖牌与否又直接和教练员的经济利益相关,这就使某些教练员为达到个人目的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公正性”。而运动员过早地被“拔苗助长”和进行专业化训练。运动潜能被提前挖掘,使得运动寿命大大缩短,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较难达到很高的竞技水平。江苏省散打运动员训练的平均年限为3.8年,从训练规律看,这是散打出成绩的最好时机,但是事实上江苏省散打运动员能够进入全国性比赛的却不多,这不能不引起教练员的思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令人担忧,大部分运动员都是边训练边学习,文化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历层次较低.在92名运动员中只有9人是中专学历,仅占10%,大部分是中学层次;有11人小学毕业后已放弃学习,在武馆当助理教练或者和父母一起做生意。学历层次低的后果直接导致运动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训练和比赛不能很好贯彻教练员的技战术思想。掌握和领悟动作速度慢,高难度动作少,这也是制约江苏青少年散打运动员技术提高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体育训练有关部门在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时间安排上主要倾向于运动训练,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低,在分流或退役后缺少个人发展的文化资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将来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训练中如何解决文化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将是相关部门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队训练情况分析

运动队进行系统的全年训练是保证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本次调查了全省9支队伍中,有8支队伍坚持全年训练,只有1支不能全年训练。这说明江苏省的散打训练比较正常。从运动队每周训练的次数看,都在6次(包括6次)以上,训练4次的有2个队,训练5次的有2个队;训练6次的有2个队;训练7次以上的有3个队。各队每周训练的平均次数为4.8次,基本合理;从每次训练的时间看,2h以的下有2个队,占23%;2-3h的有,2个队,占23%;3-4h的有3个队,占30%;4h以上的有2个队,占23%;各队平均每次训练为2.15h,其中最高的为4.5h/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金牌数前三名的队,训练次数和时间也是排在前列的,这说明运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要出成绩就必须有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来保证。

(三)江苏省青少年散打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承担着培训运动员的重要任务,对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实现运动队的目标起着主导作用,是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训练水平。统计表明:江苏省散打教练员掌握现代化工具的能力较差,难以应用现代化工具为自身素质和运动训练的提高服务。另外,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还表明:教练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影响江苏省青少年散打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1.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扩大普及范围竞技体育的规律告诉我们,青少年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和源泉。根深才能叶茂,固本方可枝荣,没有蓬勃发展的青少年业余武术散打训练基础,就不可能有明天竞技武术散打的辉煌。资料显示,韩国在推广跆拳道时除了为参加世界大赛而成立的国家队外,大多数是以学院、学校、俱乐部、中心、道场(馆)等方式进行教学与训练。韩国有一所跆拳道学院,也叫国技院,对跆拳道的教学和理论有很深入的研究,被认为是世界跆拳道运动中心。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培养青少年散打的运动员采取多样的方式,业余体校、俱乐部、武馆、武校、武警部队等都可以开展散打训练。特别是全省各地蓬勃发展的武校,可以成为培养竞技武术散打人才的摇篮,目前,武校是散打运动雄厚的后备力量。除了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外,在各体育大专院校、系建立武术散打专业,对散打开展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这必将推动江苏省武术散打的高水平发展。

2.完善科学化选材体系,不断提高成材率

各级训练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科学选材的严峻性,提高认识,把选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落实措施。各级训练单位应建立以教练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相结合的专职选材小组,在省内建立有效的体育选材网络。加强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建立选材和运动训练档案。统一运动员的选材测试内容、指标、方法、仪器和时间。内容包括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发育程度、专项成绩等。测试结果登记入档以便逐年追踪观察。运动员在输送或调动时,应携带测试档案,并把分析数据的信息反馈给教练员,以利于搞好训练。

3.努力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

扩大教练员队伍规模。有计划的培养退役运动员,或向各体育院校运动系招聘散打专业毕业生充实教练员队伍。加强现有业余训练网点建设,配备好教练员班子,相应的运动员人数要符合要求,使业余网点有名有实,保持相对稳定的训练规模,充分利用人力、财力资源。努力提高教练员文化素质。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练员以各种进修形式提高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提高计算机和外语水平,进一步掌握教育、训练、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大知识储备量,优化知识结构。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

4.完善训练条件,促进改革,不断完善训练与竞赛体制

多方位筹措资金,增加训练经费的投入。江苏的江南地区,经济较活跃,且从事体育产品经营的企业多,竞技散打可以尝试与企业合作,积极主动的寻求社会资助。也可借鉴跆拳道的开展和推广经验,在有条件的地市尝试建立散打俱乐部,活跃市场氛围,形成社会与体校相竞争的良性体系。

做好“教体融合”工作,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体育部门可联合或者挂靠合适学校,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后备人才,切实解决“读训”矛盾和生源问题。建立省队、省体校、市少体校“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创造条件成立多个散打训练基地,向“幅射型”的训练网络靠拢。坚决杜绝借用、雇佣其它地省、市或武校运动员来参赛。真正做到比赛公平、公正。

5.注重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

学习、训练的矛盾和学习的时间少是造成运动员文化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不但要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要强化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运动员文化教育应有的地位,把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工作纳入到体校的正常工作中,使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成绩和教练员的利益挂钩,使他们都把文化教育作为散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安排好训练计划,减少训练对文化教学的冲击,探索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途径,推进教育改革,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培养输送渠道。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影响江苏省散打运动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人才培养机制:生源状况一般;选材方法不科学;教练员不具备充分的选择队员的权力;体教结合落不到实处;运动员队伍规模还不够大;运动员输送渠道堵塞。(2)散打运动训练机制:散打训练科学指导条件较差;训练条件一般;教练员整体素质状况需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状况不太理想;训练场地器材比较简陋。(3)散打的管理体制还不很完善。(4)保障机制: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练员及裁判员待遇不高;(5)竞争机制不完善。

2.江苏省虽在个别级别上有优势,但整体优势不明显,综合实力不够.另外,参加比赛机会较少(尤其是大赛机会更少、比赛经验不丰富、文化素质低)等问题是制约江苏省散打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突出,严重制约江苏省散打运动员的选材质量。散打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部分运动员对将来的前途缺乏信心。

4.教练员目标认识不明确,忽视了运动员的成长指导思想与教练方式不成熟,不利于运动员的成长;从散打教练员来源途径来分析,退役运动员直接成为教练居多,缺乏专业基础及运动训练理论;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结构具有一定优势;执教年限短,队伍年轻,阅历与经验不够丰富;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偏少;专业思想较牢固,大多数教练员都热爱自己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积极上进的心态;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很高;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科研兴趣不够浓厚。

(二)建议

1.完善科学化选才体系,不断提高成才率。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扩大武术散打普及范围,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办学模式并吸收拳击、跆拳道等搏击项目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后备人才,从全省范围挑选有培养前途的苗子并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学习环境,设立人才档案库,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2.努力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完善对教练员的任用、选拔与考核制度,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上岗机制。加大教练员的培养力度,加强教练员制度的建设,努力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注重散打科研工作,结合实践,实现科研和训练的有效结合。

3.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提升素质修养。同时强化实战技术,形成个人绝招,增加运动员的比赛次数,积累比赛经验,增强散打意识.在当前形势下,相关部门应坚定不移地走“教体融合”的道路,切实解决后备人才文化水平低和“学”与“训”之间的矛盾,努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竞技水平。

4.争取领导重视,增加经费投入。努力完善训练条件,促进改革,不断完善训练与竞赛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和省内外或国内外的交流,为江苏省散打运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江苏省散打运动的知名度。同时,吸引观众观看散打比赛,为散打运动的职业化创造条件。有关部门和领导应重视散打运动的发展,从政策上加以扶持,利用舆论优势从各个方面为江苏省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白永证,权黎明.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石华毕,蔡仲林.武术散打比赛中消极行为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报.2005.24(1).

[3] 张智录,权黎明.竞技武术散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

[4] 金宗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3).

[5] 赵光圣等.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模式与标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6] 邓方华,刘红伟.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

[7] 李玉刚等.生物力学在武术散打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40-42.

[8] 曾恒辉.武术散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

[9] 杜胜林等.河南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课程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体育科技.2004.25(1):53-54,57.

上一篇:陕北高校嗒嗒球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试论从“无为”看待中国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