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联

时间:2022-06-03 02:50: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联

1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

《澳洲课程故事》: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和详细的指导性计划,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及时提供帮助。笔者认为,教师和家长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习也是这样的,毕竟,这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独生子女的时代我想对孩子的爱更应该是“大爱”。教师才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澳洲课程故事》:我们在做教学准备时应该好好研究教学的内容和学生需要,选择最佳的方式来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笔者以为,我们在做教学准备时应该好好研究教学的内容和学生需要,选择最佳的方式来让学生获得最好发展。我想最主要的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学生究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如何教他们更容易理解,而不是站在老师自己的角度,而很多老师恰好选择了后者。这才是课程改革后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2课程改革的矛盾

《澳洲课程故事》: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时候真是已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到底该提供给孩子怎样的发展机会、条件和空间。笔者认为,父母与老师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大贡献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助。家庭教育要千方百计培养儿童在吃、穿、住、行、用、玩、学习与选择方面的独立生活能力,竭尽全力地帮助子女学会自助。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的时代,是不是连端杯水都不舍得让孩子做?这个值得我们去深思,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不灵活的,生存能力比较差。中国的课程设计与西方发达国家课程设计在价值取向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重知识取向,一个重能力取向。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学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吗?我们基础知识扎实的标准主要是考试。课堂上没有适当的作业量和形式多样的联系与训练,能是高质量的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考虑远一点,像这堂课上学生面对那么复杂的生活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还怕解决不了更复杂的问题吗?在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那是将来个人的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新的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希望,这里不仅仅有制度、体制的问题,还有文化的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里,背书、记忆是固有的传统,要改变积淀几千年的文化习惯,一定是任重道远。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正努力改变着很多不适应时展要求的东西。比如课程内容的生活化问题,新教材的许多内容已经与儿童的生活贴得很近了。而且,很多数学问题我们看上去已经生活化了,但是实质上,它的作用除了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题意,以及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外,与原来不怎么生活化的题目没有真正本质的区别。孩子们照样天天练习!我们需要的应是让学生真实的去动手实践,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在纸上做操作题。在小学阶段可以很灵活。数学老师应该使数学实践活动围绕孩子自己的真实生活展开,成为一种真实的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

3从《澳洲课程故事》中想到的

笔者在思考:教育方面不断学习西方国家、不断改革,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作者只有一年的澳洲体验,能不能代表澳洲的真实的课堂?他是带着一种真诚的、学习的态度体验澳洲教育,因此更容易发现的是澳洲课程的优点。他在这一年中去了很多学校,那么,必然不能深入探析每个课程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只看到了优点?在这本书中笔者没有看到作者对课程的任何哪怕只是一丁点儿的挑剔。这就让人不由得想到了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观念。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而作者在此书中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只看到了好的一方面,使得将要从事教育工作或者已经从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只看到了片面的部分,从而开始了一味地表扬,甚至盲目效仿。一本好书,不仅仅应该告诉读者相应的知识,更应该引导读者去思考、辨别、分析,西方教育的好与坏,笔者想:这不能完全判定,国情不一样,所需要培养的公民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教育好?我想这不是通过一两年的考察学习能够得出的。当然,懂得借鉴学习,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比固步自封要好。教育应以探索人的幸福作为出发点,通过对教育的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取向,发现自己的生存意义,从而确定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的统一。当代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其实质就是一种价值观的问题,有一部分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以追求功利为目标,把人培养成了追求功利的机器。以前的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时,也有一定的功利性。现在的教育,国家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希望他们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人才;家长把教育看成敲门砖,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健康杰出的人。

作者:杨宝忠

上一篇: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网络信息论文 下一篇:城镇化过程中基础教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