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长小说中的青少年亚文化

时间:2022-06-03 10:41:13

美国成长小说中的青少年亚文化

近年来,《在路上》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美国成长小说在国内热销,一度登上当当、卓越等网站的畅销书榜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写于半个世纪前的作品在问世之初曾争议不断甚至被列为禁书,如今却深受读者青睐,成为文学经典而经久不衰。一代美国青少年的精神成长无疑是这些作品的主题,然而,从文化层面上看,这些作品以一种亚文化风格记录了这些企图脱离旧传统的个体成长时的文化处境。

二战之后,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向后工业时代过渡的社会、文化阶段。上世纪60年代后,又逢“越南战争”、“大学斗争”等政治事件,同时也是“披头士”乐队所代表的摇滚乐得到感性解放的年代。这种特有的政治上的束缚与艺术上的自由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外表上轻松的虚无主义和背后隐藏的绝望。一群反文化、反主流、反体制的青年应运而起,以其不合常理、近乎“疯狂”的自由行为公然藐视虚伪的传统伦理和道德观念,平庸、琐屑、荒诞、滑稽的情节表现了当时青少年的生存困惑。较有代表性的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两部经典成长小说――《在路上》和《麦田里的守望者》,它们凝聚了“垮掉的一代”的许多亚文化特征。1957年,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这部作品被奉为“垮掉的一代”的圣经,更被当时的青年追捧为行为准则。小说对主人公狄安及其伙伴们“垮掉”生存方式作了全景描述,其中酗酒、、吸毒、狂欢、爵士乐等正是“垮掉的一代”的亚文化符号。与狄安一样,上世纪50年代的青少年如同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们努力挣脱传统的约束,以个人自由和极端体验为生活方式,从而得以在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中快乐地享受生活。然而,近乎堕落颓废的生活并不能让他们摆脱精神的空虚,他们因此而陷入了迷茫、困惑和失落中。上世纪50年代的另一部经典成长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描绘了一个16岁少年霍尔顿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这部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它第一次试图把学生亚文化诉诸文字,使当时的青少年敢于公开与亚文化倾向认同,他们纷纷模仿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不管是狄安的迷失还是霍尔顿的自我放逐,都反映了两位主人公对主流价值观怀疑乃至颠覆的眼光。对于传统的、被奉为高尚的东西,他们的态度都是揶揄调侃,他们的行动都是我行我素。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主流文化一次又一次交锋,尽管交锋的结果经常是悲剧性的。显然,当现实已经丧失其合理性,边缘的亚文化便成为理所当然的避风港。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成长小说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符号开始表现为对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传承主流文化的英雄形象的逐渐消解。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部成长小说反映了这种传统英雄观的消解。著名美国女作家苏珊・依・辛顿的《局外人》是一部轰动一时的青少年成长小说,并在美国1992年的图书市场调查中被评为最佳畅销书,拍成电影后更是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小说极其尖锐地展示了主人公庞尼和他的伙伴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暴力和歧视。小说剖析了生活在贫困街区的野孩子的内心世界,鞭挞了富人子弟对野孩子的歧视与迫害,因此一出版就在广大青少年中引起了震憾,被誉为一部反传统的、具有开拓性的优秀青少年成长小说。另一部同样挑战体制,直言校园黑暗内幕的成长小说是美国作家罗柏・ 科米尔的《巧克力战争》,小说以一所天主教高中校园为背景,描写校内学生黑帮与校方修士展开的一场暗斗。书中的校园到处可见残酷、残忍、丑陋的愚民政治行径。最后,小说就像残酷的现实一样,英雄并没走向胜利,黯然的结局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震撼。作者从的角度来书写青少年题材,以艾略特的诗句“我敢不敢撼动整个宇宙?”为引子,提醒成年人是否早已在不断的妥协中,失去了“敢于与别人不同”的勇气。

这些小说能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体现了青少年亚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当代美国青年摒弃了以往人们视为高尚的“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观念,而把个人主义的张扬作为追求目标。他们反对世俗陈规,强调个性自我表达;反对传统的道德观念,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关心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个人自由,更多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如今,这些价值观已走出边缘成为主流价值观,昨天的亚文化已是今天的主流文化,谁又知道,今天的青少年亚文化会不会成为明天的主流文化呢?

上一篇:低处着眼 小处落笔――谈潘浩泉的创作 下一篇: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