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6-03 09:45:53

农村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 农村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现

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30―01

优秀民族的背后是优秀的教育,而优秀教育的根本支撑在于文化。班级作为教育的构成因素,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就毋庸置疑。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

1.认识片面,缺乏内涵。由于一些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因而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诸如教室的布置,在墙壁上张贴班规制度、文明公约,制作量化评比台,把墙壁搞得花花绿绿,却没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导致了班级文化的“营养不良”,而且学校进行评比的内容大多局限于班级的专栏设计和教室布置情况,认为教室的设计好了、氛围浓了,这个班级就有好的班级文化。不可否认,教室的布置和氛围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但这只是一种表象,更为深层的班级文化的内在本质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形成。所以,这样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评比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导向,使得一些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室布置上,而把精神建设放到次要的位置上,以致本末倒置。

2.注重形式,缺乏载体。在现实教学中,单靠学生自发地形成一种优秀的班级文化是不切实际的,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以及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所以,除了正常的课内教学活动外,还需要更多的课外活动作为载体来助推班级文化的形成。然而正视现实,大多数学校的班级活动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都还很欠缺,主要表现为:计划不充分;内容贫乏,覆盖面窄;活动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开展活动少而且落实不到位。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价值提升和素质锻炼,也使班级文化的形成成了纸上谈兵。

3.立竿见影,急于求成。每一位班主任都想创建先进的班级文化,但这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没有一段漫长岁月的积累,是无法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的。但是,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实施正确的方法和手段,那么实施起来还是会有成效的。反之,急于求成,只会“拔苗助长”,因为教育不是朝夕见效的事业,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恒心的过程,学习不可能一招见功,一种精神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培养。

4.参与不足,个性缺失。在班级工作实际中,科任老师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往往是班主任孤身作战,难以得到其他科任老师的配合和协作。一些学生也由于各种原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甚至袖手旁观。同时,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只重集体忽视个体,只重共性忽视个性,只重理智忽视情感的做法,也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班级文化建设缺少了个性化的色彩。

二、对策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战”。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进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加之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由于班级中的学生性格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不一,要在一个集体中和谐学习与生活,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这就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先把表层文化建好,再考虑深层文化。

2.突出重点,切忌肤浅,打造“多元化”。针对班级的实际,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集体性活动,运用多种途径,选择适当的方法,或加以强化,或加以引导,为学生搭建各种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适合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同时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增强协作精神,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让教育目标得到灌输和实现。

3.软硬结合,双管齐下,实现“全面化”。一方面,要用软文化指导硬环境建设,即通过精神文化的科学设计与形象策划来优化、美化、净化教室环境,使之达到使用、审美、教育与陶冶等功能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要用硬措施来抓软环境建设,即通过开展扎实的学风建设,严格的作风、考风建设,完善学生行为规范等,营造自由和谐的软环境,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强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智力和文化支持。

4.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创造“个性化”。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这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注意的事情。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是不会得到好的效果的。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更新,才能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同时,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如班级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心理倾向、特殊才能等,使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班级特色文化成长的土壤。相反,如果班主任因循守旧,学生们僵化呆板,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一潭死水。

上一篇:让班级活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下一篇:沟通有方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