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时间:2022-06-02 05:02:21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摘要】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刻意培养;转变思想;和谐课堂;巧设疑问;鼓励参与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刻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存储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主动的努力,他们的认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教师的启发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教师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学习风格。善于用“很好”、“没关系”、“你的回答很有见解”等词句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刻意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2. 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 “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的教学,在学习这一课前,学生已经知道公民、权利、义务的含义,如果教师单纯的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学生对两者定义的理解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我认为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让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创设和谐课堂,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要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如在“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学习中,我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为题采用辩论的方式,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事先都做好了搜集材料的充分准备,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辩论,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4. 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有思考价值且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 “正当防卫”知识点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观看案例,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怎样)办?并把心中的疑问提向老师或者同学……使得学生在提出问题、参与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5. 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以前授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对某些重、难点,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机会不多,不少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学能力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5.1 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

5.2 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引导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凡事问个为什么,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黎银夏主编,广西师范大学;2004. 版

[2]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蔡京玉主编,光明日报社2010.版

[3] 《思想品德教科书》,朱晓蔓、魏贤超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

收稿日期:2012-04-16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多样化 下一篇: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