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采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02 04:19:16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采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站在高校立场出发,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应高校采购工作,对设备论证的审批予以强化,进行传统采购形式的转变,使用科学化的评标方式,如此才能使采购综合效益得到提升,进而使物资供应能顺利进行。文章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采购工作实践进行了思考,以便为我国高校采购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采购;实践;思考

一、对计划管理予以加强,将设备和项目论证工作做好

1.招标采购的基础便是批量采购

批量采购是招标采购的基础,如此才可以吸引供货方的注意力,进而形成竞争的局面,以便使学校的利益得以最大化。但由于高校的学科门类非常多,并且科研层次有所不同,在设备需求上也就相应会有所不同,再加上很难按照计划实现科研费的到位和投入,进而造成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存在困难。设备管理处和实验室一定要对计划管理予以加强。

2.在购前落实“论证制度”,将购置的第一关把好

所谓的“立项论证”是指将学校投资项目全都上报到设备管理处和实验室,并由专家对其进行评审,同时报给校领导进行立项审批。

进行论证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避免购置设备时太过盲目,使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等毛病得以被克服;二是,对投资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处理;三是,经由论证,使设备使用的潜力得以被挖掘出来,从而做到专管共用和资源共享。

将设备的论证和选型工作做好。针对大型设备,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技术上追求先进,做到经济上合理,并且与教学科研相适应。首先,从可预期成果、课题研究需要、教学科研需要等方面出发,对购置必要性进行论证。其次,按照课题发展状况、场所条件、人员现状、资金情况等对购置可行性加以论证,进而对所用设备的配置和档次予以明确。将实用和先进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不能对高性能和多功能予以一味追求。最后,按照设备调研状况,对购置方案加以确定。

3.招标采购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便是设备的打包归类

采取单台件分散采购是很难使招标采购得以实现的,同时也违背了竞争招标和高校招标的初衷。分类打包相关设备和通用设备,进行统一招标采购,因为采购项目数量是一定的,如此一来,不仅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所吸引的供货商也是非常有实力的,这样一来便能使学校的投资效益得以最大化。

二、对竞争机制加以引进,对采购方式加以改进

1.招标采购

对同类设备或单台件设备的招标项目适用。按照设备管理处和实验室所提供的清单对招标书进行编制,邀请多家具备资质的供应商来领取招标书。在招投标中要体现合法、公正、信誉等竞争规范,此种规范性、公平、有组织的竞争,能使采购成本降低,使投资效益得到提升,从而避免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腐败的情况。

2.竞争性谈判

邀请三家及其以上的供应商来进行竞争谈判,通过对比售后服务和性能价格来对供应商加以确定。竞争谈判可以运用在如下情形中:在招标之后并无合格供应商;由于性质特殊或技术复杂,不能对详细规格要求予以确定;在招标时间内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事实上,竞争谈判能使准备期缩短,进而节省评标和开标工作,不仅能对竞争予以充分体现,同时还能对灵活性协商予以体现。

3.单一来源的采购

此种采购形式对职能在特定供应商处购买设备适用,为满足服务配套要求或保证采购项目一致性,又或者此项目无其他适合的代标项目,需要从原处购买,并且购置总额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校方将所需谈判设备的方案告知供应商,然后实行初步报价;需要供应商对大型项目进行方案设计的,要将使用部门的要求告知供应商,然后由供应商将报价和方案做好。谈判工作由采购小组进行,最主要是谈判售后服务和价格。对总价低的项目,假如供应商不能前来谈判,要在相关部门和校领导许可之后,可由采购小组以传真或电话形式进行谈判。

4.订货会采购

此种采购形式对生产厂家确定、同类产品少、品种分散的项目采购适宜。通过参加订货会,让生产厂家少、同类产品少、品种分散的设备能在订货会的协助下实现优购。同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操作:成立采购团,其成员包括学院和职能部门专家。按照成员构成可将采购团的人员分成许多小组,并且每组在三人以上,各小组对五万元以内的谈判予以负责。对五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由监察审计处、设备管理处、实验室等相关人员到场一起进行谈判。

5.零星采购

此种采购形式对总金额在一万元之内的项目适用,由于它的数量少、种类多,因而不适宜采用招投标或谈判形式。零星采购又可分为委托采购、市场直接采购、询价采购等。零星采购的效率高、周期短、响应快,非常适合在应急采购中使用。

三、对评标工作进行科学组织

招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审查评议投标人报送投标文件的过程便是评标。在进行评标之时,一定要按照招标文件来对评标方法和标准加以确定,根据规定程序、原则和方法实行。评标必须遵循保密、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同时对全部投标单位使用相同的投标标准和程序。

1.评标方式

(1)最低投标价法:经过资格审核的投标人员里面,中标供应商为投标价最低的一方。这种方式最适合在市场价格清楚、技术含量低、批量大的物品采购里使用。例如办公用的桌椅、纸、笔等。

(2)综合评分法:按照招标机制和标书所规定的加权分和评标因素,由评委来折算评标因素,从而将投标者中的最高分者作为中标方。

2.评标程序

(1)初评

工作人员对投标文件进行初审,对计算错误加以更正;审查资格,对与要求不符的投标人要将之剔除竞标行列;审查资料,对于与招标文件中的相应规定不符,或冒用他人证件及名义,对文件进行涂改,编造或伪造招标文件,对评标的公正性产生影响,又或者投标人行为不正当等都要作为废标来处理;审查投标保证金,不根据要求提供保证金的要被反标,拒绝审查报价,对比采购预算价高的投标,不能采取。

(2)细评

问题的归纳: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将投标文件里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并进行归纳。质疑:按照招投标的相关文件,评委会要质疑投标单位资质,并在情况必要时用书面形式澄清答复,但在澄清时不能对投标文件内容或范围加以改变。

(3)终评

在进行评标之时,根据招标文件相应规定来进行,推荐中标人。作为招标单位的人员一定要将评标记录做好,确保其客观准确、全面完整,在记录员和评委签名之后,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保存归档处理。此外,工作人员和评委不能将评标情况对外透露。

3.定标

物资采购小组按照评委会所提出评标意见里面的确定中标人进行定标。中标通知:在完成评标之后,按照评标结果由招标人签发《中标通知书》,同时它也是合同订立的依据,所以应在上面标明中标项目的名称、采购编号、中标编号、中标金额等。与此同时,把中标结果报告予以公告。

四、结语

作为政府采购的延伸,高校采购也会受政府采购的指导和引导,它是政府采购控制下分散的个体行为。做好高校采购工作,对于高校财务支出的管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高校的采购工作做好,除了要将上述工作做好以外,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如此才能使高校采购中的贪污、腐败行为得以避免。

参考文献:

[1]李 功: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开展政府采购的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19-21,36.

[2]刘彦玲:高校设备招标采购的管理[J].现代营销,2011,(11):55-55.

[3]龚国敏:高校设备采购管理探究[J].江苏高教,2008,(2):152-153.

上一篇: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下一篇:战略成本会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