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文化 提升学生素养

时间:2022-06-01 08:01:08

关注数学文化 提升学生素养

【摘要】数学是对真的探索,是对善的发现,是对美的追求。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断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用美学的眼光欣赏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数学;小学;文化;素养;提升

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等。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践行并彰显数学文化的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呢?

一、关注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背景知识,了解数学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1.了解知识的产生源于生活需要。

通过数学史料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三年级上册在介绍记时方法的发展时,图文并茂地描述: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到外面去打猎,晚上回到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利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人们也利用滴水或滴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再后来,人们发明了钟表,计时就越来越准确了。

2.了解数学文化的价值。

在展现新教材已显示的数学文化外,我还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补充介绍一些数学背景知识。如:在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中,让学生根据指南针上所指的北方填写其余的七个方向,我就顺便向学生介绍了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比欧洲早二千多年,它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介绍指南针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

3.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背景知识里经常介绍古代数学史上的探究记载,这些数学背景知识,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基础练习后,我设计了“史料链接”来介绍我国数学史上关于圆的研究记载,比如“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周髀算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周髀算经》)、“圆,一中同长也”(《墨经》)等等,这样既渗透了数学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

二、关注数学文化,让学生体验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

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教材十分重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

1.在数学文化中体现人文科学。

(1)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材在选取材料时,对这一块是非常关注的。

如:一年级下册“加和减”中安排这样的题目:儿童乳牙20颗,成人牙齿32颗,儿童比成人少多少颗牙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人体的一些自然常识。

(2)在数学文化中感受人文数学美。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在拓展应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多媒体展示“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著名标志设计”等等,引导学生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拓展数学文化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在数学文化中体现自然科学。

数学文化因人类活动而积淀出深厚的内涵,随着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数学文化中随之体现出自然科学。

如:“平年、闰年的来历”是介绍数学知识与天文知识之间的联系。除新教材提供的这些自然科学素材外,我在教学中经常将体现数学文化的知识融入教学中,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出现,我在教学中做到了及时补充。

三、关注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

如:四年级下册“升和毫升”的单元中安排了“你知道吗?”栏目,具体内容是: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的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大约有3200―4000毫升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大约有800―1000毫升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器官内。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献血后,器官内储存的血液马上就会补充上来,而且人体还会制造出新的血液。因此,献血一般不会损害人的健康。教育学生“无偿献血,无尚光荣”,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材料。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给学生创设了雨天,池塘中水滴成圆的景象,学生发现了圆,再运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盛开的向日葵为什么是圆形的”等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生活。

四、关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展示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如: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这一章结束时,向学生介绍“歌德巴赫猜想”及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所取得的成就。再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给学生讲了“聪明的高斯”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家那种刻苦、勤奋、好学、善思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文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通过历史名题,领略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历史名题,因其有趣的故事,巧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也常深深地吸引学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是非常关注这方面的材料。

如:本文提到的高斯的故事外,还有“鸡兔同笼”问题等等,都是很经典的历史名题。

五、关注数学文化,丰富学生学习活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新教材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素材,还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1.通过探究形式的改变,丰富学生的活动。

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实践活动,如何上好实践活动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一些探究,更重要的是课前搜集探究资料和课后的继续探究,这样就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活动。

如:四年级下册“统计”单元中的实践活动――“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安排了这样的内容:影响人类生存空间的因素还有哪些?到图书馆或网上找资料,把你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同学们听。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请课后继续探究,

2.指尖上体现出数学文化。

新课程既关注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领略了探究的乐趣,丰富了数学素养,也在学生的活动中体现了一种独到的数学文化。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剪出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剪纸图形,贴在教室的“数学角”里,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

数学是对真的探索,是对善的发现,是对美的追求。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断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用美学的眼光欣赏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只有通过教师的言传引领,才能促使学生意会感悟,只有将数学文化浸润学生心间,才能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农村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从情境对比中感受生命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