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3-19 07:46:20

农村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兴趣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要充分整合学校电教室资源,有效推进直观教学;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老师主导地位;注重课堂互动的有效点评。

【关键词】地理;中学;兴趣;教学;方法

兴趣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笔者经过近四个学期的兴趣教学实践,成效非常明显。从学校考核的课程学习兴趣问卷调查中,喜欢地理课的初一学生竟占70.2%,兴趣学科比例占全年级的84%,有的班级达90%,从调查数据显示和教学经验总结,个人认为地理课的兴趣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充分整合学校电教室资源,有效推进直观教学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地理教师上课前必须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认真制作电子课件。然后通过电教室,将地理景观录像与课堂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地理景观知识,这样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我在上“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就是这样安排的,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教学,学生学习既轻松愉快,掌握的知识又牢固。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在讲述课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设疑。我在讲述日本国家时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除石油之外,海湾战争背后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日本发展为今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地理条件的?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的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呢等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很象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找老师提出在准备这项作业时,遇到的各种地图学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项难度较大的作业。因为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室内绘制多次反复,最后成图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深化了课本知识。

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老师主导地位

一个国家的地理概貌一般主要介绍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在授课时,我们不能像陈述“地理八股”那样让学生枯燥乏味。一定要体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以下方式进行:①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②让学生运用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分析教材,独立整理笔记;③教师检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指导;④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笔记写在黑板上,大家修改;⑤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笔记。上述的③和⑤步骤,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而多次反复,最后全体学生能整理出内容较全面且简练、条理性也较好的笔记。这样做不仅可避免平铺直叙的枯燥,意义更深远的是:真正教会学生“读书”,即使他们将来离开学校,离开教师,仍可依靠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学到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学生反映这一方法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很大帮助。另外,让学生在指定的问题上展开讨论,让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展示。如我在上分国地理印度、埃及等国时,先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的地理资料,为题为《我所了解的××国》的专题讨论课的发言做准备。又如,我在上“人口分布”这节内容时,便安排了题为《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否合理》的辩论课。在课堂上将班上同学分为甲乙辩论双方,指导学生收集大量的相磁地理资料,全面分析综合我国人口分布现状的各自然人文地理成因,各自阐述观点,最后还评出胜方和最佳辩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自我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和锻炼。

四、注重课堂互动的有效点评

课堂教学其实是学生直接参与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讲评质量,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二是给予直接参加活动的同学评分,并将其纳入期中或期末成绩中,以此给学困生增添学习的信心;三是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并当众给予表扬;四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主要以表扬为主。

参考文献

[1]郭利红.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上一篇:整合课件教学资源提升地理课堂质量 下一篇:关注数学文化 提升学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