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桥梁:塞纳河上的精灵

时间:2022-06-01 06:13:29

巴黎桥梁:塞纳河上的精灵

欧洲文化遗产日到今年9月,已经举办了二十多年,和很多节日一样,遗产日也是法国人最先想出来的。也难怪,法国人确实有足够的文化历史底蕴,一个小小的巴黎,处处都有人类文化遗产,几百年前的生命风采依旧。这次,塞纳河上的桥梁为我们讲述它们的历史和故事。

中国传统中有桥神一说,这些神灵在桥上守护着河水和居民的安宁。

在2000多年前,有那么一群人聚居在法国西岱小岛上的渔村里,他们自称为巴黎人,为了方便越过塞纳河,他们创造了巴黎的第一条桥。当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为这么一堆木板赋予什么诗意,只是给了它一个最直接不过的名字:大桥 (Grand pont)。从此,河面上形形的桥梁像彩虹般,在左岸和右岸间不停跳跃,从未停息。(大桥现在已经无迹可寻。1412年,查理四世在它的原址上建造了圣母桥(Pont Notre Dame)。

通常,我们对桥的理解就是两点一线,它的最基本功用只不过是连接河岸两边,使人在最短时间和距离内到达彼岸的工具。经过无数次艺术思潮的冲击,法国的桥梁建筑师打破了线形思维方式,把所有的桥当作自己的生命,呵护备至,把它们琢磨成最瑰丽的珍宝才公之于众,让无数的凡夫俗子为它们的光彩而折腰,例如当中至高无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1896年由俄国沙皇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赠予法国总统弗朗索瓦・菲利・福尔)。

到了今天,巴黎的桥梁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继续出场。

最新建成的车行桥是戴高乐桥(pont Charles de Gaulle),建筑师阿莱什Louis Gerald Arretche 和 Roman Karansinski 在河面上轻轻放下一只200米长的机翼。圆滑的流动线条轻轻触碰着南北两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桥身都像一个轻而薄的纸模型,不见棱角。风和日丽之时,机翼仿佛能从四个网椎状桥墩上冉冉升起,飞进白云中。在阴霾的雨天,桥身能反射出一种独特的银白色,在风雨中显得更加稳重和坚毅。

就在戴高乐桥旁边,与它相映生辉的是奥斯德利兹桥 (Viaduc d'Austerlitz)。这座已有一百年历史的金属高架桥也带有深深的科技烙印:它使地铁过河成为了现实,犹如出现河上蛟龙。在一个世纪之前,这并不亚于今天出现机翼造型的桥身。桥身上的装饰以大量的海洋元素为主题:希腊神话中的白牛、波浪、海草、贝壳… …当时的建筑师,地铁的鼻祖Fulgence Bienvenüe和装饰设计大师Jean Camille Formigé把工业元素和装饰艺术舞弄得淋漓尽致。即使到了2008年,精细的奥斯德利兹桥依然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眼球,为之动容。

除了车行,塞纳河上还穿插着很多人行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Passerelle Simone de Bauvoir。这条以女权主义先驱西蒙・德・波伏娃命名的步行桥,用最直接的方式对女性弧线和细腻的情感致敬。它浑身流露出一种奇妙的曲线美感,犹如两条被用力甩起的柔软缎带,互相交错奔跑,一气呵成。三百多米的跨度,其中连一个桥墩都没有!

塞纳河东侧是由古老酒窖改造而成的贝西公园,西侧是巴黎地标之一:如书本形状的国家图书馆。双层的桥梁设计解决了河两岸复杂的地形变化。两米多的高度差距在桥身三分一的地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行人可有多种选择: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或者中途换层折返,甚至只在桥下驻足片刻… …无论哪种角度,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两条缎带不同的动态。桥面上的铺面全由橡木作成。走在这些富有弹性质感的木条上,仿佛是波浪把我们托起,一直飘到对岸。悬桥、河岸和奔流不息的河水就这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这两道美妙的弧形线条里既有工业革命时期钢铁结构的影子,亦有当今最顶尖的科技力学计算程式。在这种文艺复兴式力量的推动下,难怪建筑师Dietmar Feichtinger和他的埃菲尔集团拿下了2007年度欧洲金属结构建筑大奖。

自从公元前250年巴黎人在这里定居,La Seine, 塞纳河,犹如脊髓一般,一直流动至今。西蒙・德・波伏娃步行桥已经是巴黎市区段塞纳河上的第37条桥,它和戴高乐桥可能标志着巴黎段桥梁建筑的句点。尽管如此,每一条桥梁都在载着一段段美丽又充满力量的法国传奇历史。各个王朝的更换,到拿破仑的光荣战役、到法兰西共和国的诞生… …经过多时的磨练,所有的桥身散发出更迷人的光彩和魅力,用各自独特的身份叙述着战争与和平。只要还有人驻足倾听,它们就会把故事继续下去。■

上一篇: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 下一篇:跨越时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