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使型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1 11:47:24

任务驱使型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如何描述天气为例阐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实施过程,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作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设计;效果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从教材、教案,到教学方法都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上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好,不知道学什么,觉得学英语没用,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迹象。而中职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提高日常交际的能力。实践证明,任务驱动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意义重大。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概念

英语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某一任务为中心,以每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融入每个任务中,促使学生在设定情境中积极认知,并通过在运用知识中不断验证假设,对已有的认知体系进行持续的完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如何利用英语做事。这种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环节的实施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双边活动,现以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 6 Weather如何描述天气为例,介绍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Leading-in导入。在屏幕上展示某地区的天气预报,提问学生:“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自然引出描述天气的句型。

2.Pre-task任务前。课前老师布置学生收集海南、澳大利亚和日本这三个地区的天气气候情况,学生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方法。课堂上老师在屏幕上展示这三个地区天气状况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描绘天气的词汇,如“hot,cold,rainy,cloudy,spring”,小组之间可相互提问,从而帮助学生复习天气的词语和句型,为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做准备。

3.Present-task提出任务。教师明确提出任务内容,根据网络、电视或收音机描述的天气预报决定去以上三个地区需随身携带什么和穿些什么衣服。

4.While-task任务中。老师应及时把这些任务细分到每个人和小组中去,以便任务能顺利完成,记住教师是引导者,应把主动权留给学生。首先是个人任务,学生根据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关天气的信息素材各自分析天气情况,并准备好英语发言稿;其次是小组活动,老师根据全班人数进行分组,四人或六人一小组,需根据课堂讨论的时间灵活安排,各小组编一个对话进行交流合作,并就所给任务达成一致意见。

5.Post-task任务后。教师让各小组选一名代表描述天气情况并汇报他们的决定,针对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投票并选出最佳小组。通过任务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怎样收集资料,怎样描述天气情况,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

6.Homework布置作业。介绍家乡的实时天气和一段时期的气候情况。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用英语做事情的喜悦。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注意事项

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设计任务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目的明确;(2)活动内容具有趣味性;(3)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4)活动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5)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教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设计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条件和气氛。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收集学习信息、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抓理论,重实践,提高信息技术课童效率 下一篇:语文课堂,因白板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