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

时间:2022-06-01 08:24:50

浅谈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要求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作出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操作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主体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呢?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的进程。教师更要热爱、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而勇于积极思考,大胆争辩;感受教师热切的期望,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为人处世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性格素质的提高。教师给予学生温暖,他们也会与人为善,也会自然增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比任何说教都能产生更大的作用。只有让学生爱上学习,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生才能学好,我们才能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眼睛去观察,在学习中亲自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尽量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例如,在讲“文件的下载”时,我是以文字的下载为示范,学生很容易学会。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网页上有很多漂亮的图片,这些图片应该如何下载呢?很多学生以为小菜一碟,动手一试才知道并不容易解决。有一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图片是不能简单地复制下来的。这些跟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都紧密相关的技巧,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改变教学方法

1.善于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任务驱动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也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任务的选择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任务的内容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当他们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的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因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实施恰当的教学方法。可采用分层次教学,通过设置必修任务,要求全班学生掌握。对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必修任务后,可要求完成选修任务。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要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敢于承认差异,正视差异,适应差异,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法,才能够真正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解决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四、合理评价,课后反思

当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有必要进行教学评价。教师一方面要表扬任务完成较好的同学,同时也要对完成不好的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遇到的问题较普遍,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在每节课后都要作细致的回顾和分析,看是否将新课改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并贯穿到课程教学中去,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以此作为提高教学方法的手段。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和别的学科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缺和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和学生。我们应该深入教研教改,彻底理解新课标内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合理改变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创设一个自主、合作、创新、和谐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2]王吉庆.任务驱动之我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7).

[3]王峰.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4).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社团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