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

时间:2022-05-31 06:13:41

如何关注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

【摘要】如何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主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明确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特点,分别从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学生教育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点

创新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研究者针对需要管理和解决的问题不断提供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技术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创新的能力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是研究者随着需要管理和解决的问题所出现的新情况而不断变革自己原有的习惯性思想与观念、提出更高层次、更新理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为了使自己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就需要面对所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方法,提出各自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通过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与集成,提出其他多种类型的更新、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解决问题新方法和新技术,使现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得以改进。为此,创新能力本身就具有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同时进步的时代性以及创新思想的灵活性和创新路径的多样性等特点。

二、创新能力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创新是以新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他人见解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它常常以新模型、新技术、新发明等方式表示出来,因此,在创新能力中,新的思想与方法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讲,研究者是否能有新的思想与方法与其所具有的知识和文化程度高度相关。当研究者在其思想意识中具有了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的思想与观念,那么,在其头脑中就比较容易发现现有事物的不足与缺陷。在此基础上,如果研究者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并且勇于实践和探索,就极有可能获得新的创造与发明。由此可知,若要想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首先就需要学生树立敢于创新的新思想。其次,在其学习中,面对传统的观念和方法,要敢于抛弃传统的说教和陈规陋习,改变思考问题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不断否定自我并超越自我,通过大胆实践与试验,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因此,敢于质疑、不因循守旧、具有创新意识且不断的积极努力学习,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提高自己的知识容量,同时勇于探索和求新求变,就成为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创新实践和心理学研究等许多成果已充分证明,当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时,就会萌发创新的欲望,产生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因此,如何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就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

(一)积极鼓励

实践证明,凡是因为好奇而求知并受到表扬的学生,往往更愿意对未知的知识产生更强烈的获知需求,这种需求进而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看似异想天开的新思想与新想法,老师不仅不要批评和打击,反而更要给予积极的鼓励,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创新气氛,并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培养创造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正确引导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研究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非常有限,在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困难,在此情况下,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和试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未知问题的探索中,帮助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和勤奋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而且还要善于学习和善于思考,学会从未知的知识中获得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不能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在学生不着边际的摸索中急于出面代替,而应适时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

(三)勤于思考

创新能力不仅来源于敢于质疑,更源于勤于思考,学生能否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与其是否善于思考和勤于思考紧密相关。为此,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要鼓励学生面对新问题,不断地去思考和分析,要敢于大胆的设想和想象,敢于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并努力思索,寻找新的答案。这样,长期勤于思考的习惯就会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具有了创新能力。

(四)勇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对于创新而言,更为如此。因此,在创新理念和能力的培养中,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学会应用已学知识来分析和研究问题,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实践活动中,要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为学生构建实践操作的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感知和领悟所学知识的快乐,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深刻懂得创新能力的意义与价值。

四、结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于学生来讲,在其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抓好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四个方面的培养,而且还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备更高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赖小芸.浅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15(3):70-71.

[2]黎志恒.运用学科特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苑教育,2015,13(2):86-87.

[3]范益民.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理性回归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4,25(2):96-98.

[4]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发展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探讨 下一篇:校园综合服务网络平台――校园六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