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时间:2022-05-31 08:11:58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

摘要:本文对建筑施工质量成本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论述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控制的内容及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质量成本,工程返修率,PDCA循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st structure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st control house of content and control method.

Key words: quality cost, engineering FanXiuLv, PDCA cycle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市场招标日趋激烈,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施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否则就无法避免被市场淘汰的结局。提高市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质量与成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质量的提高是受成本制约的,提高质量可使质量故障损失减少,但同时又会加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面的费用,使预防控制成本增加,如何合理安排质量控制投入,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达到满意质量,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质量管理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

工程施工质量成本是指为了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

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四部分组成。

质量成本中的控制成本与符合性质量水平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先期投入的控制成本,内、外部损失成本原则是结果成本。就其性质而言,内、外部损失成本纯粹是一种浪费,是真正的损失。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质量管理上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要完全避免损失是做不到的。然而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若能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是可以做到使质量损失成本大大下降的。为达此目的,就必须加强预防措施和质量鉴定活动。把握质量成本各子目之间相关性变动趋势,就能够自主调控质量成本的费用分布及其各成本子目之间的比率关系,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降低其中某些子目的质量成本,从而优化质量成本结构、降低质量成本总额提供可能。

二、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中四大项目的费用大小与质量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这条反映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一般质量水平较低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较低,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这两项质量管理费用就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需提高,这两项质量管理费用将急剧上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情况正好相反,当质量成本较低时,内、外故障损失较大,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质量故障损失的费用会逐步下降,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尽管大幅度地增加质量保证费用,但质量故障损失成本下降的速度却逐渐减慢。上述规律说明:一方面,质量水平的提高需要采取更多的预防控制措施与检验手段,使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质量水平的提高减少了内、外故障损失,从而降低了损失成本。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质量水平点,使得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四项费用之和构成的质量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质量总成本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因此,我们对质量进行控制,并不是要求质量越高越好,质量过高,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反之,质量过低,也将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从经济角度看,要防止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视施工质量,造成生产过程中返工返修率高,反而大大提高了成本;另一种是不惜工本,片面追求“高质量”,盲目提高技术标准,远高出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不讲效益,脱离实际需要。

三、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计划,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它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按质量成本的发生区域,将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实行归口分级控制,落实控制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措施,实施控制。

(一)预防成本主要是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而开展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信息、技术质量培训,以及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因为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往往比直接预防控制措施花费更大,这种得不偿失不仅体现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尤其体现在失去业主的信任,以及保修费用及诉讼索赔等方面。

(二)鉴定成本主要是对施工原材料试验和对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工程质量检查等发生的费用。这是预防及控制质量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应把“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在组织施工前,要把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印发到施工员、检查人员手中,确保全体职工对工程质量标准心中有数。同时对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而控制原材料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检测。

(三)内部、外部损失成本也称工程质量事故成本,主要是指因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要求而发生的工程返工、返修、停工、事故处理等损失费用。这部分费用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施工单位和协作单位应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各自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把这项费用降到最低。

(四)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中要注意防止过剩质量成本的现象,过剩质量成本是指在工程质量方面过多地投入物质资源而增加的工程成本。过剩投入成本的发生,实际上是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这种做法是不宜提倡的。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应当严格按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片面加大物耗投入的做法不一定能创出优质工程,也是对工程质量内涵的曲意理解。

(五)按PDCA循环进行质量成本控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PDCA工作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质量成本的控制也应按照PDCA工作循环来开展工作,所谓PDCA工作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这四个阶段的顺序来进行管理工作,而且这种工作循环是一个循环转动、不断提高的过程,质量成本控制工作应该是螺旋前进的过程,在循环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应找出各种影响成本的关键问题并予以改进,而且还应在后续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中予以监测,直至质量成本达到最适宜值为止。质量成本的优化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融合在PDCA循环中。

1、在计划阶段:以质量损失成本对质量缺陷进行排序,挑选出质量损失成本占前几位的质量缺陷,采用系统观点分析这些缺陷出现的原因,在最能有效预防这些缺陷的环节制定预防或鉴定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一次性投入和执行成本结合措施受益期内可能由此减少的损失成本总额进行评估,如果为减少质量缺陷所投入的资源费用可以为克服质量缺陷之后损失成本的下降所补偿,则将预防或鉴定措施付诸试行。

2、试行阶段应有充分的时间长短,以便所取得的有关质量缺陷与其相联系的质量损失成本数据足以进行分析。

3、在检查阶段,除了检查措施对于克服质量缺陷的有效性之外,还应对措施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4、在总结阶段,把能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纳入标准,把本轮循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

采用这样优化质量成本的办法可以保证每一轮PDCA循环都可以同时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当在计划阶段找不到可以使质量成本总额下降的措施时,企业的生产暂时处于质量成本的最优的区域,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由技术进步引起对质量缺陷的预防和鉴定成本下降,质量成本总额曲线底部还会持续右移并下降,这种优化方法可以逐步使企业的质量成本总额最小化。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析现阶段天津地热开采现状与地面沉降 下一篇:浅析石油化工工程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