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时间:2022-05-30 11:50:14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商丘市睢阳区教育体育局,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的内容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为一体,避免机械性的灌输形式,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关键词教学;兴趣;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营造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本文就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经验体会。

一、联系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注重将知识点放入相应实际问题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08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学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可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为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学完轴对称,让学生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我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三、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中,老师拿出7个苹果和12个橘子,在黑板上画上7个苹果和12个橘子。指导学生读题(1)请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2)老师演示,把苹果和橘子一个一个地对着,中间用虚线连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对着有7个,是同样多的部分,还有5个橘子没有对着,这5个是橘子比苹果多的个数。)(4)看图说一说:求橘子比苹果多几只,应该怎么办:(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什么方法计算。这样学生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进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顺利了。这样做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

四、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五、以“爱”去呵护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

上一篇:情境作业,让英语教学充满活力 下一篇: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