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模式下思维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05 04:39:53

新教学模式下思维的重要性

(姜堰市港口中学,江苏 姜堰 225517)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有思就会助推行动,学贵有思。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能只流于教学形式的新颖,教学活动的多样,也不能只注重学生对前人知识的掌握,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所顿悟,有所创新。

关键词教学模式;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思维碰撞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师生教学行为正发生着重要变化,“自主、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从活动中来”等新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学校纷纷涌现。倡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构建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课堂。

“只重形式,内涵不足”、“活动有余、思考不足”的课堂比比皆是。笔者认为在新的课程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在师生转变教学行为的同时,更应对教学的本质加以思考,要以学生的思维作为支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教学形式与本质的有效结合。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维中动起来

中学生正处在旺盛的成长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对认识未知世界的心情十分迫切,教师可利用其好奇心,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这关键是教师的引导,要善于利用情境,用好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1.以问题为情境,激发思维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法宝,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先是设计一个问题: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你认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应从哪些方面研究呢(选择什么样的药品、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课堂一开始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这种渐进的问题刺激方式,使得课堂富有思考性,学生在思考中动起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知识拓展和深化。

2.以活动为情境,激发思维

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都可以用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家庭实验中,检验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的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更加活跃。兴趣小组也可课堂教学相结合,活动中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当扩大、加深,增加思维广度。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撰写水污染防治措施报告、设计野外河水简易的净化装置,在一系列兴趣活动中激发思维,让学生们动起来,培养各种能力。

3.以史话为情境,激发思维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耐人寻味的史话故事中,前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都会深深吸引并激励学生。如讲纯碱时可介绍我国近代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冲破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创造性地进行了制碱工艺的新思维,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在讲金属铝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情境: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合金等铝制品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然而一百多年前,纯铝却是稀罕之物,价格堪比黄金。门捷列夫因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卓越成就,获得一只铝制奖杯;拿破仑享有在宫廷盛宴中一人独用铝制餐具的殊荣。为什么铝含量在金属中首屈一指,而广泛应用却姗姗来迟呢?这是由铝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通过简单的化学史情境创设,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一个“愤”“悱”的状态,求知的欲望欲望非常迫切,自然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拓宽思路,活动中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或辐射思维,发散思维的方法是点源发散,是围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由一点向四周发散,从问题的横向、纵向、侧向等等各方面考虑,沿不同方向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沪教版中,在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时,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发现集气瓶中液面并未上升到其容积的15,问: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再问,若上升超过了15,可能由哪些原因导致呢?紧接着再问,既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何改进这套实验装置呢?学生答:(1)在阳光下用放大镜照(2)用电阻丝加热。类似发散思维的练习贯穿于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拓展知识点,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凸显”思维,活动中思维碰撞

思维、思考过程是看不见的,是本质的隐性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显现出来,便于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感到惊讶、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讲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时,先让学生回想燃烧的定义,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不少的学生是“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的答案,但当学生眼见到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的认定恐怕会使学生终生难忘。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十毫升水和十毫升的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毫升”等等现象,当时都让学生惊讶无比,也正是如此,学生很急于知道答案,思维在碰撞中高度集中,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可以相信,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活动能“随心所欲”,大胆尝试,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从而激发起其求知欲,使他们从中得到乐趣。但乐趣的背后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思维碰撞,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学生的思维永远是化学教学的灵魂,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在教育中只有那种有自己思维和想法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给社会带来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论历史教学中的联想思维 下一篇:探究新疆地理特点 激发热爱家乡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