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当代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和作用

时间:2022-05-30 09:13:48

心理护理在当代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和作用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及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当代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的宣传和教育。结果:提高了心理护理在当代护理中的重要性。结论:心理护理是当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心理护理的认识,把心理护理正确运用到护理当中,为患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 心理;当代;护理;运用;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4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17-02

所谓的心理护理,就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1]。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在寻找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挑战,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科学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护理,两者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

护理工作的中心是人,而人是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生物-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衡量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素质和遵守道德要求才能提高心理护理。

1 护理人员心理素质

1.1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和能力是提高心理护理的两大因素,因而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医学、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还应该掌握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健康心理学等科学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学科知识以指导护理实践,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有敏锐的观察力,调查患者的行为,善解患者的心意,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和心理需求,有利于针对性做到心理护理。

1.2 具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正确的观点,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

1.2.1护士的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急源”的环境中[2]。护士每天接触的是不同性格的患者,既要处理各种应急情况,又要承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既要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又要应对各种检查,这些不良因素使护士身心疲惫,心理的健康受到很大的伤害,因此,应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让护士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保持心理健康,以提高对患者心理护理的质量。

1.2.2 在对患者服务中,面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情绪,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不同职业,不同民族等,常常因为小事而引起双方的误解和不愉快,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学会控制感情,保持稳定的情绪,耐心地听取患者的意见,任何时候不得随意发火训斥患者,并尽力帮助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

1.2.3 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认为护士是医生的助手,甚至有人认为是“高级保姆”,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这种不公平的社会评价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在这种潮流下,医院应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绩感[3],体现自我价值。

2 心理护理的要求和作用

2.1切实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护理

患者一旦患病,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便产生了,护理人员不但要仔细了解患者的表情,而且还要通过患者的言、行、情绪表现,掌握其心理活动,找出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对患者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

2.2 努力创造条件,促使患者角色变化

当一向认为健康的个体转化为“患者角色”时,会由于诸多因素导致心理适应不良。其主要表现:

2.2.1角色行为缺如:即个体否认自己有病,或是勉强承认有病,但未能认识其严重性,导致患者的患者角色缺如,常拒绝治疗,坚持工作,致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极大地损坏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2.2.2 角色行为冲突:患者原来角色与现在患者角色发生冲突,这种心理失衡导致病情加重。

2.2.3角色行为强化:部分患者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常发生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自信心,致使其角色得以强化,导致“患者角色”难以解脱的境况。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角色及心理反应,探求适应不良的真正原因,促进患者的角色转化,以利疾病的康复。

2.3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

环境的优劣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责无旁贷地负担起美化环境的任务,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诊治疗养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3 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心理护理是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当今社会,工业化、社会化水平日益增高,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正像心理专家指出的那样:“人类进入情绪负重的时代”,因此,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3.1 心理护理有利于人们更快地接受医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护理工作是建立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导致重病轻人,重病情轻心理的弊端,忽视患者的心理诊疗、治疗和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过程的两大因素。因此,心理护理逐渐被人们重视和接受,并付诸于维护心理健康的实践,在搞好躯体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实现对患者的全面整体的护理。

3.2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在心理护理中,首先应向患者传授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因心理疾病发生而加重病情。其次,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提供心理和医学的干预,调节患者心理。另外,通过心理护理,还可以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人类自身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趋势的要求。

3.3心理护理 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护理工作者掌握心理健康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在护理中注意“病”与“人”的结合。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认真接受治疗,以最佳的心态去对待疾病,促进早日康复。

护理工作是一门知识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护理人员应用科学知识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救死扶伤”的美好愿望。护理人员既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学好心理学,把心理护理正确地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由专业护士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实行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陆以佳,徐翠霞.现代护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6.

[2]李春花,余雨岚.浅谈护士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2006,16(10):38-39.

[3]徐黎康,金雪梅.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应用方式的调查[J].上海护理,2002,2(增刊):100-102.

上一篇: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00例... 下一篇:影响藏区护理质量因素的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