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教辅人员队伍建设

时间:2022-05-29 12:22:11

浅谈中学教辅人员队伍建设

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接班人,是学校共同的目标。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也要有高素质的教辅人才。本文从分析了中学教辅人员工作特性及现状,提出了加强教辅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教辅人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2

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学校的灵魂是教师与学生,学校能得以正常高效运行需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学校是一个有机体,其间的活动不只是一线教师的独角戏,在教育工作这个整体中,教辅的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促进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因此认为抓教学质量只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不全面的,教辅人员的队伍建设也非常重要。没有高质量的教o队伍,也就没有优质的教学质量,两者关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高中学校由于不具有高职院校专业的多样性,以及在教育经费上的不同,至使教辅人员的队伍建设与专职院校存在共性的同时也有差异。

一、教辅人员工作的特点

教辅人员是一个幕后工作者的角色,主要辅助教学者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为教学师生服务。教师若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教辅人员的密切配合。中学教辅人员具体包括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实习实验设备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服务等甚至包括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因此从最大范围来讲,除教学以外的,为教学教育提供教学与服务的人员都应归为教辅人员。

(一)管理作用

教辅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遵循教学管理规律,负责教学制度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学籍管理,实验设备档案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等方面,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与运行。

(二)服务作用

教辅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教学工作提供多方面服务,包括提供教学信息,整理教学资料,提供教学资料,为教学工作服务,提供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学仪器设备,实验设备的维护,做好教学环境的维护,改善教学条件,整合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为教学工作服务。整理教师信息资料,制定执行老师考核办法,为教师晋级晋升提供报务,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协调作用

教辅人员的工作范围较广,工作繁杂,在日常工作中,要与多部门、多层次的人员联系沟通。这就要求教辅人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服务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这是实现组织行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秀的教辅管理人员对下级要善于发现其长处,时时鼓励与指导,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对下级生活工作晋升予以关心改善,解决其后顾之忧,一心投入工作。对上级要尊重,对下达的工作认真负责,不能自作主张,越权办理,对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不能将矛盾上交激化推诿。对于同级要信任,多沟通,增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互助。

二、教辅人员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任务繁重

在中学里,教辅人员普遍存在工作任务多且杂。一方面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还要督促教师及学生和各环节组织完成各项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做为教辅人员岗位编制少,好些教辅人员是小学科的代课教师兼任,工作任务杂且多,对于专职教辅人员更是如此,工作不好量化,干多干少一样,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有些中学或部门认为教师地位高,而教辅人员属于职员,为教师服务,地位要次于教师,因此在政策上就有所倾向,致使教辅的专业技术人员上升渠道少,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校有些教师认为教辅人员是三等公民,说话不尊重,趾高气扬,致使教辅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状况。

(二)工作环境与设施

大多中学对教学很重视,投入大量经费,对教辅人员投入较少,一是表现在培训上,在中学教职工中,代课教师是主体,对于教辅人员,则认为非主流,因此,代课教师的培训学习形成了常态化,而对于教辅人员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培训。二是工作设施上,一般先以教学人员为先,而为教学做好幕后的教辅人员的设备则大多放在其后,有的人员电脑用了十几年了,比较陈旧还在使用,这就为教师教育教学不能提供高效的服务,制约了工作的进度有效完成,加大了教辅人员的工作量。

(三)职称待遇低

中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所有的政策都对教师倾斜,而教辅队伍得不到重视,一是考核,因工作性质的不同,教辅人员与代课教师本不是同类工作,但按代课教师标准考核,使得教辅人员考核不占优势,二是对教辅人员尤其是专职教辅人员评优评先的指数少机会少。三是非中教系列职称的其他系列职称专技教辅人员缺乏相应的职称培训信息与机会,制约了其职称向上评升晋级,对于实操教辅人员缺乏职业培训。这一系列的原因从而造成教辅人员尤其是专职教辅人员的待遇低下,成了学校的低收入人群,工作待遇与教师相比及不上教师的三分之一,有的教辅人员甚至工作近三十年还不如工作几年的代课教师的收入。

(四)知识陈旧

中学将所有的精力投放到教师知识更新方面,忽略了教辅人员的人才培养,造成教辅人员知识陈旧,工作方法保守,效率不高,尤其是计算机迅速发展时代,有些人不懂电脑,无法更好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

三、对加强教辅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政策上需重视

一是对教辅人员的考核不至流于形式,学校一般对教辅人员的考核缺乏相适应的考核标准,随意性比较大,存在较多的个人因素与主观性,使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对教辅人员的考核按代课人员标准类别考核,由于岗位性质不同,每每使教辅人员考核处于劣势,让教辅人员对考核存在不信任与漠视。。因此要对教辅人员的考核不仅做到公平公正和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考核中不仅有工作任务的完成,还要相应服务对象的评价机制。二是对教辅人员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外还要有一定比例的评优评先的指数,让不管是走专业线的教辅人员还是走管理线的教辅人员工作有希望有奔头。三是提升对教辅人员的晋升晋级机会,对于非中教系列的专业技术的教辅人员鼓励其并提供相应向上评职称的机会与平台。

2.人尽其才

中学学校之间的竞争,除了生源的竞争,还有教职工整体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们常说的话题。"物尽其用"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把人才盘活了,让人人都有展现自己价值的渠道和舞台,学校才能有资本谈发展,代课教师自不必说,在教辅人员中应尽量安排与其专业及特长相符的岗位,否则对工作不熟悉不热心,也会制约或使学校各项工作的进程。若相应的岗位有限,也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与奖励机制。

3.加强教辅人员培训

人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辅人员为教学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多提供相应的培训学习机会及相应的信息平台,培训对于实操人员重点是职业培训,使其成为岗位上的能手与巧匠。对于管理人员则是专技人员的发展培训。通过这些来提高教辅人员的自身素质。

4.提高教辅人员的薪酬待遇

为教辅队伍提供合理的职业成功路径,设计两条线,一是专业线,对于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走专技人才队伍线统筹考虑。一是管理线。不管是什么线在岗位收入,津贴发放,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保证教辅队伍的收入和待遇。不低于学校其它队伍;同时,学校对教辅人员在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同一线教师相应的待遇,满足教辅人员对自身职业进步需求。

四、结语

当代社会快速发展,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为办学宗旨,若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辅队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的教辅队伍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具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良安.高校各类人员绩效工资关系的研究分析[J].经济视角,2011,12.

[2]丁字霞.教学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3]聿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1(04).

[4]卢志兰.高职高专教学管理队伍建设.2011(09).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在企业信息... 下一篇:基于COSO框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