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运维管理

时间:2022-10-21 12:58:14

浅谈新时期运维管理

摘要: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运维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时期运维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建议,从运维管理队伍建设、制度与流程建设、应用与培训、安全保障等方面,对运维管理提出了优化意见,以实现提高运维管理水平的目标。借此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数据中心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运维管理;IT运维;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运维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中的IT技术日益完善,企业管理的关键点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单一管理到了现在的综合管理,对网络的关注也从单一到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转变。究其原因,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业务发展迅速,设计的环节增加,系统也逐渐复杂,以前单一的网络环境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综合业务和管理的需求,能够满足各个系统各个环节的技术需求。企业除了要对IT资源统一严格管理、减少投资成本、提高遇到突发事情的随机应变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之外,更要注意业务系统的正常操作和运行。除此之外,我国IT管理领域用户规模逐年增加,对IT技术的要求增多,网络管理系统需要一直更新换代,以满足用户需求。

二、新时期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新时期,作为数据传输、计算和存储中心的数据中心,集中了各种软硬件资源,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这也让数据中心的运行管理变得困难。当前运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应用水平薄弱,增加了运维工作量;2.运维技术力量不足,制约了运维服务质量;3.缺乏完善的运维制度和严密的运维流程;4.缺乏先进的运维监控手段和工具,主动运维不足;5.运维能力相对滞后,给运维工作带来困难;6.安全意识薄弱,给后期运维带来麻烦。

因此,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实现主动积极的运维,保障运维工作的良性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这就需要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予以重视,进行规划、f调和统一控制。

第一,在上层业务层面上,数据中心的首要任务是计算,因此,对于性能参数和业务流量加以调整,使其重要程序能够正常运行;第二,基础设施方面,需要统一管理一个平台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能够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符合要求;第三,从运营角度看,业务部门受到数据中心的各个方面服务质量和流程的直接影响;第四,从技术发展的展望来看,要管理好硬件和软件,从而使得数据中心的所有指标达到标准,自动化能够顺利进行。这四个方面的顺利完成,需要一套灵活的管理方法和机制,能够较容易的让各方面顺利运营。

三、建立综合保障体系,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1.以人为本,合理定位,激励与管理并重

进行合理的职责定位,实行网格化岗位分工,采用A角和B角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单点故障出现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实现人力资源的互为备份。采用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补充新进技术人才。同时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可按照地域范围,组建分片的运行维护中心,增强运行维护体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完善机制,保障到位,规范运行维护制度

健全制度建设,使日常的运维工作流程化,职责角色清晰化。加强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对安全建设具有完整的规划和加固方案,对于各种安全防护产品能够综合应用,从而能够使整个系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状态。对系统健康检查机制的建立健全,使得系统能够自主运行,坚持天天记录检查,定期对系统健康检查进行维护,对系统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的处理。

3.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加强流程控制

完善服务平台的建设,在系统内部办公网站开通运行维护技术支持系统,为各种系统和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增强服务意识,将服务理念引入运行维护管理的建设,对每一件事件的处理,都实行问责任制。优化运行维护流程,引入扁平化管理模式。

4.加强培训,提升素质,促进应用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既要兼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要考虑到实际的需求,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培训,操作方面也要加强应用培训,提高整体的运行水平;以需求为动力,建立积极的运维服务理念;改变谁负责谁培训的方式,突破技术局域性限制,提高运维效率。

总之,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对现有的IT网络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来制定IT管理的整体规划架构,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优化,对管理流程也详细分化,从而实现服务管理的目标。运行维护体系的顺利实施,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技术部门彻底转变观念,还要把规范的服务意识作为维护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先提高员工的基本素养,再实现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席敏晖.浅谈企业级数据中心运维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

[2]刘金良.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升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水平[J].中国税务报,2007,3.

[3]施竹君.金融风暴下如何进行IT运维成本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9,6.

上一篇:做好价格认定 服务经济发展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在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