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报道的六个“嬗变”

时间:2022-05-29 06:33:11

时政报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热过。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以时事、政治领域新闻为对象的时政报道越来越引起老百姓的关注。它所承载的信息集重要性、时效性、广泛性于一身,影响整个社会机体的运行,直接关联着老百姓的生活。时政报道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家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体的时政报道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从报道内容到报道形式不断嬗变。本文以羊城晚报2000年以来全国两会报道作为范本,解读这种嬗变,以期启迪新的探索。

传播角度嬗变:更加关注民生

传统的时政报道留给读者的刻板印象是领导人的活动、会议、政策文件等的生硬传播,激不起阅读兴趣。上世纪末的晚报热和本世纪初都市报的崛起,与其内容的传播角度“亲民”而非“政府公文”式的刻板报道不无关系。媒体的时政报道是在不断打通与民生勾联的通路上声威陡壮,通过挖掘时政中的民生,寻找大政方略与百姓生活的契合点。

羊城晚报自创刊起就以关注民生为价值追求,是地方媒体中最先派出记者采访全国两会的,时政报道也具有晚报特色,风格清新。新世纪以来历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羊城晚报均以民生为归依,但关注度在不断加强,关注面在不断扩大。这也是两会报道总量不断扩大的结果。2000年至2002年,羊城晚报还没有为全国两会报道辟出专版和制作独立的报眉,只是开设了专栏,专栏一年比一年多样和活泼。2003年是换届年,两会陡然升温,此前羊城晚报均是派出三位记者,这一年派出了七位,并且首次开辟专版,制作专门报眉。此后,开专版成为传统,规模在适度扩大后,保持稳定。

报道规模的扩张,实际上是读者需求的反映。读者需求还刺激了两会报道更加关注民生。除了会议和各类会各家媒体“挖”尽民生因素,还各出奇招争抢独家新闻,包括反映民生问题、提出民生建议的议案、提案。2000年两会,羊城晚报的“民生”含量还不算多,只有“学生减负”等少数报道,此后逐渐增多,各个领域无所不包,如:2006年,关注“房补”、择校费、教育乱收费、药品回扣、房屋“70年大限”等。2012年,关注房价、刑诉法修正案、养老金“并轨”、考研泄题事件等。

这些年,不只是全国两会,各地的省两会、市两会,也都成了媒体时政新闻的竞技场,无一例外都从民生角度发力。

传播深度嬗变:更加探求本质

时政报道不再是简单的领导活动的呈现、会议程序的介绍、政策的罗列和经验的总结,而是逐渐向揭示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剖析现象、分析本质的“深度时政”发展。新世纪以来,全国两会报道典型地显示了这种趋势。

羊城晚报前期的两会报道,虽然大多在头版占据重要位置,但篇幅往往短小,2000年至2002年几乎没有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更没有形成深度专题。但从2003年起,这一状况开始改变,当年,一个“男女同龄退休”的话题贯穿整个报道,做成了连续性的专题,既有现象描述,也有深刻分析,还有故事和各方意见。对朱镕基主政成就也进行了深度回顾。

这种深度化趋势,表现为专题化、系列化、组合化。羊城晚报2004年全国两会的“个税挂钩社保”、“新婚姻法引出的新问题”,2006年的“关注‘无痛置业’”,2007年的“物权法半月谈”、“第二代农民工调查”,2010年的“破解‘新的天下第一难’房价”等均是系列化深度报道。从2007年起,羊城晚报开始比较多地尝试小版化操作,即把一个整版拆成两个“半版”,多以“半版”篇幅深度关注某个问题,2012年尤其明显。

这种深度化趋势,还表现在对热点人物、新闻人物越来越强烈的深度关注上。2007年,羊城晚报开始关注热点人物,但还只是聚焦敬一丹、冯骥才、杨澜等文化名人,2010年的“对话”、“人物”,2011年的“对话”,栏目取材更加广泛,2012年的“会客厅”更是几乎天天发稿,网罗了16位各具特点的人物。同期,广州地区有三家媒体也开设了两会人物专栏。

时政报道的深度化,表明读者已经不满足于干硬、枯燥的程式化的传统报道,需要从背景与分析中理解过去、把握现在、洞察将来。今年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公众就需要了解修改的背景、修改的亮点和影响。时政报道天地非常广阔。

传播方式嬗变:更加注重互动

与传统的“我传你受”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新时期的时政报道越来越脱离宣传味的桎梏,显示出“亲民”的特色,注重互动。

羊城晚报最初是以前后方联动的方式来实现下层实情与民意的上达,2004年两会起,专门开设了“互动”栏目,就热点问题及时反映下层声音与实情,“个税缴交与社保捆绑”、“新婚姻法实施”、“三年内取消暂住证建议”等均前后方“吵”得很热闹。2005年“男女同龄退休”、2006年“关注‘无痛置业’”,市民也热议得厉害。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博客的逐渐兴起,下层民意音量增大,互动的形式和频率也变了。时政报道鲜活和热闹起来。羊城晚报是最早将网络元素引入两会时政报道的媒体之一,并与时俱进,不断出新。2006年,开设了“两会大讲堂”专版,博客首次走进两会,天天开讲:“假如给你一个机会,行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能,你有什么议案、提案?”2007年,互动专版的名称干脆就叫“百姓两会”,小栏目“百姓议案”、“百姓网评”等聚焦的都是公众身边的民生。2008年的“两会下午茶”、2009年的“网萃”、“网搜”,2010年微博兴起,开设的“微博”版,2011年的“声音”、2012年的“下午茶”,都是典型的场内场外、前方后方互动。可以说,每一次传播技术和方式的进步与变化,都引发了时政报道手段的革新。

这些年来,一些政策的制定往往广征民意,甚至举行听证会,物权法草案就曾在全国范围公开征求民意。这是公权与民意的互动,彰显了社会变化的趋势,时政报道也在反映并推动这种趋势。

传播力度嬗变:更加强调发声

对时事、政治领域的新闻,新世纪以来,媒体由单纯的客观报道,到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到大规模的“指点江山”,逐步确立“发声”弘扬正气、抨击时弊的品格。羊城晚报全国两会报道开评论专栏始于2003年,栏目名为“两会时评”,笔调轻松而辛辣,如《称领导作“老板”似随意实荒唐》,至今读来仍有深意。2004年开了“两会点击”专栏,篇幅短小,或分析问题,或提出建议,很耐读。

随着媒体时评热的兴起,读者对时政事件与问题的关注空前强烈。羊城晚报2004年下半年开设了“时评”版。2005年的两会报道中,“时评”版即开“两会评说”专栏。此后,“时评”成为两会时政报道的重要“喉舌”。2011年增开草根性质的评论版“热议”,在2012年的两会报道中即大显身手,“围观”专栏“围观”了不少热点事件和热点问题,如:“全民分红建议”、“领导用车不是‘公务用车’”等,既有网友意见,也有专家看法,有力度,也有可读性。

网络时代,人人皆可“发声”,媒体更加重视自己的声音,在于其“意见领袖”角色的担当。这些年,“时政观察”、“时事综述”等带有分析、思考性质的时政报道,开始频频见于报端,日益成为各媒体的宠儿,并以此显示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独到功力,这是时政报道“独”、“深”、“特”的发展走向。

传播路径嬗变:更加在意可读

社会发展、读者需求与新闻竞争在新世纪不断交互影响,使得媒体的时政报道越来越重视传播终端的效果,而非只重“传”。“拨开”活动与会议,寻找读者真正感兴趣的时政新闻,成为不少媒体的追求。羊城晚报2009年3月开设了“高端传真”栏目,对省领导常规性的活动压缩成百字消息,栏目延续至今。

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羊城晚报一直在追求可读性并不断改进。硬信息简洁清晰,挤干水分,深度新闻生动明快,会议流程式的、工作总结式的、经验概括式的内容和写法被摈弃,内容亲民,形式引人。一些个性化专栏的开设,保证了内容的活泼、生动,如:2003年的“代表追踪”,2007年的“宜航解密”、“两会随军记”、“天天杨言”,2012年的“代表履职日记”等,一改枯燥、刻板的面孔,清新可读。

形式上则更加讲究易读、引人,典型的是,大白话式、直奔要害的标题渐渐流行并成主流,极尽雕琢、诘屈聱牙式的标题渐少拥趸。羊城晚报两会报道中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从2000年至2003年,只是简单地冠以“政府工作报告”或“朱镕基总理的报告”,没有制作醒目的有吸引力的标题。2004年起,精心选取重要新闻点制作标题,这几年还在头版做醒目导读。

这种对可读性的刻意追求正是时政报道重要性、贴身性、利益相关性逐步觉醒的外在表现。

传播广度嬗变:更加走向开放

新世纪以来,时政报道的“条条框框”,逐渐被打破,内容更加开放,从大政方针到身边民生,无所不包。

羊城晚报两会报道的领域越来越宽,话题越来越广,甚至一些尖锐的问题也被爆出。以2000年和2012年为例,2000年全国两会报道主要涉及“西部开发”、“学生减负”、“农民减负”等问题以及不多的一些小提案、议案;2012年,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房价调控、医改、“爸爸产假”、养老金“并轨”、刑诉法草案、机场建设费、“失独”夫妇养老等数十个重头报道,与老百姓非常贴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问题和话题的开放走向,彰显了社会的进步,也为时政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世纪时政报道的嬗变无疑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态变化的折射,对媒体来说,时政报道创新和突破永无止境。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的传播生态正在发生惊人的巨变,时政报道如何与时俱进,以权威性、公信力创造竞争力,是一个紧迫课题。

(作者为羊城晚报总编室副主任)

上一篇:十多年来时政报道的理念演进 下一篇:新世纪时政报道的创新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