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研究的误区与校正

时间:2022-05-28 02:10:17

民生研究的误区与校正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看病难、住房难、出行难、入圆难、入学难、养老难和食品安全隐患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问题在依然相当严重,在一些地方,如上海,民生状况还呈恶化趋势((上海民生调查)课题组,2012)。

民生的落后已明显降低了民众对现状的满意度,削弱了民众对未来生活进一步改善的信心((上海民生调查)课题组,2012),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福利贡献,如不及时加以扭转,有可能加深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激化干群矛盾,导致社会不稳定。

民生的落后与我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和经济大国地位也极不相称。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只有伴随着民众生活状况的同步改善,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纵观先进各国,经济发展总是与民众生活的改善相辅相成的。我国经过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累了大量财富,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年人均财政收入近万元,只要合理预算财政收入、适度利用金融资金和有效动员社会资金,完全能够较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民生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全国和地方两会的热点话题,各级代表和委员分别提出了大量相关议案和提案,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是小康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的政府职能正在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高度关注民生转型,政府正在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即民生型政府)转型(王鑫,2012),保障和改善民生应成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加强民生制度建设十分必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单独一章强调了其重要性,确定了民生基本目标,提出了改善民生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保障和改善民生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了党和政府近期工作的重心:

第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列为单独一篇,强调要“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第二,2011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指出“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上来”。

第三,党和国家领导人最近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要优先保障民生。例如,主席在2012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总理最近也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让十三亿百姓生有所靠、老有所养、贫有所助,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

第四,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理论支撑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深入研究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民生问题予以了高度关注,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仅刚刚起步,只有一些零星的分析,缺乏系统的考察。本文从居民幸福感最大化这一终极目标出发,对民生研究的误区进行初步考察,探讨校正的方向。

从居民幸福感视角研究民生问题不仅可为相关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完善我国的民生制度建设提供直接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促进学术界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丰富我国经济社会学界和福利经济学界对幸福感的研究,有望用中国案例为风靡西方学术界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2001)提供新的解释,缩小我国与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西方最新幸福感理论研究之间的差距,还有助于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民生的定义和政府职责

所谓民生,按照孙中山先生1924年在《民生主义》中的解释,“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而《辞海》则将其定义为“人民的生计”。在西方,民生多指“体面的生活”,包括健康、教育、就业和均等享有社会公权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等,要求使所有社会成员在就学、就医、就业、居住、尊严等方面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潘家华,2011)。

民生涉及的面很广,种类繁多,包括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游诸方面,金碚(2011)将其大致分为五类:一是满足基本生存和正常生活的物品。当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这类物品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粮食和衣物等是最基本的生存物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邮政、燃料、供气和公共交通会成为基本生存物品;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后,手机、图书馆、博物馆和公园等也可能成为基本的生存物品。二是个人的基本发展权或发展的公平起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受基本教育(即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关系民众一般需要的基础设施,例如公路、铁路、通信,甚至广播电视等。四是社会保障系统,即应对疾病、失业和年老而构建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失业救助体系和社会养老体系等。五是社会安全网,即对所有的居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应对自然灾害、伤害、疾病流行和突发事件的基本保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防止外部侵犯和内部侵害的军队、警察和司法系统。

上一篇:“军民融合”:信息时代国防经济发展道路的理性... 下一篇:五管齐下把握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