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职院校双语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时间:2022-05-28 07:34:03

新疆高职院校双语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摘要:结合新疆本地院校实际来看,似乎各地教学经验都难以被新疆各院校所复制,其根本就在于双语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植根性。在教学模式创新路径中,应围绕着对新疆幼儿教育现状调研、完善双语的教学手段应用、建立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疆;双语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4-02

在应对当前幼儿园师资紧张问题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下文简称:院校)陆续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学前教育教学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师资专业化水平不高、学前教育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事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一般从中师类学校升格而来的院校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但结合新疆本地院校实际来看,似乎各地教学经验都难以被新疆各院校所复制,其根本就在于双语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植根性。由此,笔者试图就这一方面进行探讨。

就区域植根性而言,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留在新疆工作,民汉合园在新疆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那么如何将汉语、维吾尔语融入到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本身就存在难度;并且,如何定位双语教学的目标导向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见,单纯谈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本文主题讨论没有太多帮助。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以下将在目的、手段、效果等三个方面展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一)双语教学的目的

在保护民族语言的民族政策下,双语教学目的一目了然。但从院校层面来看,其目的仍存在于这样两个方面:(1)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教育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在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递方面能够既维护民族语言文化,又能使民族地区的孩子具备汉语能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语言基础。其一是掌握双语,既掌握汉语,又懂得各少数民族的语言,达到双语兼通;其二是以两种语言为中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在具体实施时应以语言和教育活动的整合为基本实施方式,不要为学双语而学双语;其三是为少数民族儿童打开生活的视界,实现幼儿教育的成长取向。(2)增强学前专业学生服务新疆的能力。无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都需要在熟练运用双语的基础上才能满足当地幼儿教育的需要。新疆实施学前双语教育的主要困难在经济较为欠发达的南疆三地州及农牧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大多都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的乡或村仍是清一色的少数民族,根本没有汉族人家居住,这就使得当地少数民族儿童很少有机会接触汉语。另外,当地能够胜任汉语教学的教师也很少。针对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政府给了很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走进这些地区,从基层教育抓起,从学前教育抓起,从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抓起,真真正正地改善新疆的学前双语教育的面貌。

(二)双语教学的手段

有关双语教学手段的应用较为难以把握,这不仅在于学前教育本身的课程特征使然,也在于如何对双语教育建立起合理的课程结构配比。所谓课程结构配比是指在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中如何植入双语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体会,在理论教学中可偏向于汉语教学,而在技能教学中则需要偏向于双语训练。而这一问题的根本仍是适当地学习汉语,但要将学前语言教育重点放在口语的学习上,以习得良好的语言范式和准确的发音,实现儿童教育与语言学习的统一为主。在采取措施推进汉语教育时,不仅要加强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更要加强汉语资源的配套建设,比如多媒体教学,使之成为少数民族儿童另一重要的双语学习途径。

(三)双语教学的效果

如何评价双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从教学手段中可知,双语教学侧重于在技能教学中来完成,因此,这一效果评价活动也主要通过技能测评来实现,汉语教学则主要在于理论教学环节,这可通过常规考试来实现。

二、认识引导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定位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模式创新定位可在一般和特殊层面来进行。以下以技能教学为考察对象。

(一)对于教学目的定位

1.岗位意识。严格来说,任何教师岗位都存在着自身的岗位意识。但对于面向幼儿教育岗位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须建立有关师德、师风的职业素养,还需增强自身的耐心。幼儿教师所须具备的教学耐心,不仅归因于学前儿童的心智发育水平,也是从事文体类教学所必备的岗位素质。从目前高职技能教学现状来看,似乎并没有特别关注“耐心”这一要素。

2.职业能力。这里并不讨论岗位技能要求,其属于常规要求范畴。而是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来展开讨论。具体而言,技能教学还应带有启发性元素,从而激励学生有意识地自主探索幼儿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不难看出,其将形成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对于教学手段的定位

分年级设计技能任务或项目,这是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但是任务内容的具体设计,却在各类高职学校略有不同。但无论怎样,一年级应强化岗位技能训练;二、三年级在巩固岗位技能的同时,还应逐步进行岗位意识和个人教学创新能力训练。实践表明,不管学校如何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但若与市场需求脱节,都将无法建立起合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提升校内技能能力的同时,应主动、积极地与幼儿园实体建立合作关系。不言而喻,后者需要在学校管理层公权力的影响下才能有效实施。

(三)对于教学效果的定位

如何证明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教学模式具有合理性,则需要对其最终的教学结果进行考核。考核的对象不仅是该专业的学生,也包括参与技能的教师。对于前者的考核措施应改变传统重视报告撰写的特点,而应加大“才艺展示”的力度。

三、定位驱动下的路径构建

在上述创新定位基础上结合新疆实际,双语教学模式的路径构建如下所述。

(一)对新疆幼儿教育现状调研

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出发点应界定为推动新疆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而这依赖于对目前教学现状的调研。唯有通过调研才能获取双语结合的契合点。通过调研发现,在技能教学方面需要针对幼儿民族歌舞训练方面下功夫。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则需要在编导、演唱等方面获得专业知识。但从应用的出发点来看,应加大双语在歌舞专业训练中的应用,而对于舞蹈编导训练中可广泛使用汉语。

(二)完善双语的教学手段应用

双语教学是结合新疆实际而做出的,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现成的经验来借鉴。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双语教学不应割裂开来,而是针对特定教学内容来进行应用。上文已经就技能中的歌舞方面进行讨论,指出应倾向于维语教学。然而,在理论教学方面(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则可以使用汉语,这也有利于引进当前先进的文献资料。对于维吾尔族和汉族学生来说,有关双语能力的提升则依赖于自身的不断训练来实现。

(三)建立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在上文中已经谈到,可根据不同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工作。由于一、二、三年级在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上存在课程内容差异,因此,可针对一、二年级加大维吾尔语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而对于三年级学生则应综合测评他们的双语教学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认为,在教学模式创新路径中,应围绕着对新疆幼儿教育现状调研、完善双语的教学手段应用、建立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来构建。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张曾莲.基于准公共产品和生均幼儿培养成本的学前教育定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5):21-22.

[2]李杰瑜.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仍不均衡[J].上海人大月刊,2011,(5):10-11.

[3]王春华.为民办园健康发展搭桥铺路[N].中国教育报,2011.

[4]赖世友.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加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成长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2,(10).

上一篇:论以情感目标的实现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设计 下一篇:转化学困生 念好“三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