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2 07:13:21

新疆职称论文

新疆职称论文篇1

1刊登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通过对《新疆农业科学》刊登论文学科分布的分析,可客观反映我区与农业相关的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状况,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论文刊登数量前6个学科分别是:林学与园艺、作物栽培与育种、草业与环境、畜牧兽医、植物保护、生命科学,共296篇,占总总数的81.76%,其中排名第一的林学与园艺,占论文总数21.56%,表明在我区农业研究领域中,这些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较为活跃,科技产出较多,论文数量有明显增加,被引频次也有所增长[1]。上述学科相对发展较快,属于优势学科,见图6。

2通讯作者构成情况分析

对通讯作者的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表明,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的论文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达263人,占作者总数的72.65%,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83人,占作者总数22.92%,合计:95.57%。年龄构成分析表明,年龄在40~50岁的通讯作者有196人,占作者总数的54.14%,年龄在50~60岁的通讯作者113人,占作者总数的31.21%,年龄在40~60岁的通讯作者309人,占作者总数的85.35%;博士生导师119人,占作者总数的32.87%,硕士生导师153人,占作者总数的42.26%,具有硕导和博导身份的通讯作者占作者总数的75.13%。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通讯作者主要是高级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均为项目主持人、学科带头人,相应撰写的论文学术水平和质量较高,对《新疆农业科学》载文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办刊质量与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见图7。

3年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对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科技论文来源统计分析:部级项目论文225篇,占全年总数的62.15%,省部级项目论文114篇,占全年总数31.49%,地厅级项目论文23篇,占全年论文总数的6.35%。2012年度部级、省部级以上的基金总数为339篇,占总刊登论文数的93.64%,表明《新疆农业科学》超过90%的论文来源于部级、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其中部级项目近几年均保持了高百分比。上述统计分析还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呈高比例态势,在科技领域投入不断增长的社会大背景下,新疆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的数量在稳步上升,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实力正在逐步增强,农业科研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和技术引进工作稳步发展。总体来说,《新疆农业科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撑、公益性行业专项)和自治区级(科技攻关、自治区基金、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产出论文为主,地州级、高校基金、研究机构基金等为辅的多层次的资助体系论文。

4结语

(1)《新疆农业科学》的论文主要产自于科研机构和高校。近两年高校的论文比例较高,说明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进一步增强,同时,由于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出台了“科研论文管理办法及激励机制”,并把作为衡量教师年度工作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使科研论文在高校绩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措施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工作的发展,以及论文的撰写。(2)《新疆农业科学》此次统计将通讯作者列入统计范围内,通过分析通讯作者的构成,显示高学历、高职称者占比例较大,为本刊的质量与水平提高把关起到了关键作用。(3)统计与分析是一项繁杂的劳动,本刊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为新疆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在《新疆农业科学》的统计基础数据和期刊评估指标。(4)项目统计是采用CJCR2012年的数据。在论文统计与分析过程中,笔者力求严格规范,细致准确。但由于一些实际情况,使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诚望广大科研工作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新疆职称论文篇2

当前,新疆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日趋火热,不少内地大企业、大集团纷纷落户,特别是随着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规划的与百万人就业目标的实施,人才战略成为新疆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提升职工操作水平,形成全区比武练兵新风向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大赛依据相关国家职业竞赛标准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按照中国棉纺织协会编写的《棉纺织行业细纱工操作指导》和《棉纺织行业细纱机设备维修操作指导》为蓝本,以汉文或维文文字闭卷答题;实操技能考核以实际上机操作技能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最终,阿娜古丽等六人获得细纱操作工前六名;程戈飞等六人获得细纱机设备维修维护前六名。并依次获得10000万元、6000元、1000元的奖励。在现场考试和现场操作双合格的基础上,47名选手获得“自治区纺织行业职业技术标兵”称号,48名选手获得“自治区纺织行业职业技术能手”称号;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突出贡献奖”;石河子唐城棉业有限公司等获得优秀组织奖;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等获得“精神文明奖”。此外,参赛选手中取得基础理论考试和实操技能考核两项均合格者,由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这次比武,少数民族职工比例高于历年,达到了三分之一之多成绩也在不断提高,操作第一名都由少数民族职工夺得,反映了企业整体操作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新疆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燕宁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宣传、学习和发挥标兵、能手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的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操作水平和操作人员素质,从而整体提高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档次和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赛不仅得到了有关政府、协会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此次活动的举办还非常的严密周到,特别是作为承办方的鲁泰棉业公司,他们为这次竞赛顺利的举办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鲁泰精神”在新疆扎下了根。

新疆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旅游景点;翻译;分析;规范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01-01徐州,古称彭城,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已有6000年的灿烂文化。徐州境内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云龙山风景区、云龙湖风景区、汉文化景区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就徐州市的一些主要景区(云龙湖景区、汉画像石馆、汉文化景区等)进行了走访,对景区内的景点名称、景点牌示解说、导游图、景点文物资料和景点介绍的翻译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很多翻译存在问题。

1.翻译现状

1.1一地多名,译名不一。个别景区的主要景点的译名存在一地多名的现象,会让外国游客看起来一头雾水。 例如,关于“汉画像石”的翻译存在"the Han pictorial stones"和"the Han stone-brick painting "。又如,对于“文物”一词的翻译,有的译为"art piece",有的译为"object"。

1.2拼写有误。有些景区在翻译上甚至还存在不少拼写错误,这种简单的错误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的景区的分类垃圾桶上写着"other wast",很明显是少了字母e,应译为other waste。汉画像石馆内的"八棱柱"译为"Pillar with Eight Side",此处的"side"应该为复数形式"sides"。

1.3机械翻译。有些译文一味按照原文机械翻译,使得译语读者感到困惑,不知其所云。例如,汉画像石馆内的“车马迎宾”一词被译为 "Chariots Going on a Journey",这是属于生搬硬套的翻译,应译为"Chariots Welcoming Visitors"。 楚王陵汉兵马俑馆的"主入口"一词译为"hots enter the mouth",是典型的字字对译,应译为"the main entrance"。

1.4中式英语。旅游景点中,中式英语的滥用不仅让国人嘲笑而且让外国游客一头雾水。例如:在汉画像石馆内的"宴饮六博图"被译为"Feast and liubo"。"六博"原本是中国古代一种掷采行棋(六白六黑十二棋,双方相争博一局)的博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此处的音译不能将将其文化内涵表达出来,笔者认为译为"six people's chess game"更好。又如,在景区讲解员的介绍中将"普通话讲解"译为"Common Language Guides",这是典型的中式翻译,应译为"mandarin Chinese guides"。

1.5文化内涵缺失。旅游翻译过程中存在大量具有独特中国文化内涵词、词组和习语,如果处理不当,会使那些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国外游客往往无法产生认同感以及情感共鸣。 例如,汉画像石馆内的"龙凤呈祥柱",译为"Pillar with Phoenix and Dragons"。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成语龙凤呈祥出自《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至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所以应译为"Auspicious Pillar with Dragon and Phoenix"。又如,汉画像石馆内的"青龙柱"被译为"Pillar with Dragons",没有将"青"的意义表达出来,在古代,以青代黑,青龙即黑龙,应译为"Pillar with Black Dragons"。

1.6词不达意。译者在采用或误用省译的方法时,容易丢失一些重要信息,造成词不达意的错误,会使游客不能领会到其深刻内涵。如,汉画像石馆内的"双龙柱"译为"Pillar with Dragons",此处没有将"双龙"的含义体现出来,建议译为"Pillar with Double Dragons "。而楚王陵的展品"玉耳杯",是一个耳状玉质杯子,译为"The Jade Ear Cup"不能明确地将耳杯这个意识表达出来,笔者认为译为"The Ear-shape Jade Cup"更妥。

2.解决措施

旅游翻译错误不仅让国外游客不知所云,而且对徐州的景区、旅游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正确的英文翻译代表了徐州乃至中国的形象,对于翻译中出现如此多的错误,调研小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翻译人员要有专业素养。译者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首先,译者不仅要精通英汉两种语言,还要深谙两种文化。旅游翻译中常常包含许多文化因素,如著名历史人物、典故、趣闻轶事、景点名称的由来等。其次,译者要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旅游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不同于其它科普文献翻译和文学翻译,译者要学习相关翻译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最后,建立专业的旅游翻译队伍,保证景区翻译的一致性。

2.2旅游景点翻译应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后方能使用。此外,新设立的景点的翻译,要经过英语专家审定。

2.3政府应把相关专家、学者召集在一起,深入研究有关徐州景点的各种翻译问题,并制定出标准,进行英文翻译标准化管理。

2.4建立一套健全的旅游景点翻译反馈体系,使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评价和建议快速准确地反映给相关部分,并对旅游做出相应的改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翻译服务。参考文献

[1]袁琼.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翻译现状调查与分析[J]. 时代文学,2011(6).

[2]袁琼. 功能翻译理论维度下的翻译失误研究---长沙市旅游景点公示语译例分析[J]. 邵阳学院学报,2011(4).

[3]郭建芳. 旅游景区景点公示语英译规范化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 2010(5).

[4]吴新红. 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及对策---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9).面向中亚的新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此成果由《2012年新疆大学战略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基金资助李莉(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随着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之间双边合作的不断深入,新疆的企业在中亚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在这一过程中,新疆的企业必然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在新的形势,新疆大学生及高校如何进行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对新疆的人才储备及面向中亚的经济发展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当前新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亚发展带来的机遇,针对新疆与中亚合作发展的机遇对如何展开新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中亚;新疆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02-0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及现状分析

职业是个人和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它给人类解决了生存来源的问题。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职业划分越来越精细,《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的职业归为8大类,1838个细类。由于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即是从事职业生活的时期,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与研究,早期的职业生涯的概念如沙特列提出的,定义职业生涯是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他所强调的职业生涯只是人类从事具体工作的阶段,但后来的学者把职业生涯的外延逐步扩大,韦伯斯特指出,职业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生发展的历程。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逐渐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的今天,如何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设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已变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的比较晚,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很少有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基本上对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明晰的概念。这无论对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还是对实施整个国家人才战略培养规划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优化我国的人才配置,加大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在大学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一种必然。

对新疆而言,目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新疆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因此,在新疆的现代化建设中担任重要输血任务的新疆各大高校更有必要在大学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就目前阶段,我国及新疆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

1.1对就业的准备不足。尽管在对工作地点的选择上以及对工作收入的期待上,大学生的选择总体上趋近于更加理性和务实,但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就业的准备。在兰亚明对南京8所高校做的抽样调查中,打算直接就业的学生中只有24.3%的人选择"对就业已有所准备",75.7%选择无;而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仅有9.1%,这与我国企业动辄需要多少年工作经验的招聘要求显然是不适应的。

1.2考研以及考证时具有盲从心理。不少同学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选择考研,自己也开始备考,在考一些证书时也是如此。他们没有从自己是否有需要有兴趣出发,纯粹是一种盲从的心理,导致最后不但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备考但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耽误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1.3对就业地点选择考虑过重。这点反映在新疆的高校大学生上更明显,很多内地的学生为了返回内地就业,选择待遇福利各方面低于新疆的内地地区。

2. 中国与中亚合作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机遇

新疆与中亚五国毗邻,在人文、市场、能源、政治合作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新疆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中各种有利因素的逐步释放,新疆会更加巩固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地位,成为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一极。

新疆与中亚的全方位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给有志于投身我国广阔大西部建设的大学生们的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契机。

2.1对从事语言翻译的人才大量需求。新疆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急需懂俄语及中亚各国语种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有一定工作经验,口译、笔译水平都比较高的人才。特别是口译,我国国内的口译水平相对滞后,不少企业去国外招聘相关的人才。

2.2对从事外贸金融投资的人才大量需求。中亚各国目前都制定了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但是如何帮助新疆的企业找准投资的项目,找准投资的方法,充分发挥新疆企业的比较优势,都需要有专门的人才去制定投资规划,并负责具体实施。目前,新疆从事外贸领域的业务人才、管理人才知识水平不高,而且由于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与培养机制,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

2.3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大量需求。新疆外贸企业主要通过低价的无序竞争来在中亚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不高,信誉度不高的问题。科学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售后服务与产品质量,才能真正的树立起新疆企业的外贸竞争优势。

2.4急缺技术研发人才。目前新疆在中亚投资中对高科技企业投资相对较少,急缺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与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带头人。

2.5其他人才。除了以上各专业人才,与新疆与中亚有效交流密切相关的法律,文化艺术等相关人才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都会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3.如何设计面对中亚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明确了面向中亚的广阔的就业前景之后,如何规划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之能满足我国与中亚地区交流合作的需要,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个人的生命价值,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个人、学校、企业、政府等各方面需全面参与,发挥合力,才能真正的使这项工程的建设顺利进行,收到实效。在这个工程里,政府起到的是导向作用,而企业则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着眼点,学校则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师和主要监督者,大学生本身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者和关键。本文将对以上各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3.1个人方面

3.1.1正确认识自我。美国管理学家爱德加·薛恩的职业生涯留点理论将人们终身认定的、在再一次职业选择中最不舍的东西定义为“职业生涯系留点”。薛恩把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毕业生的系留点划分为五类:技术性能力、管理能力、创造力、安全与稳定、自主性。虽然大学生在校时持有的就业动机与职业价值观会在多年后有一定的出入,但是每个人在这个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都会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气质等有个初步的自我判断。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系留点有了初步的判断,认识自我之后,个人才能真正找到以后从事的职业生涯的大体方向,并为之而努力准备。

3.1.2找准职业定位,明确学习目标。在完成了认识自我的步骤之后,大学生本人应该对以后的职业定位有个具体的判断,比如自己的职业生涯系留点是创造力,对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工作最感兴趣,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以后的职业定位应定位在有创造力的工作上,比如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广告设计,文字创作等,并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及自身特长,主动搜集相关的职业信息,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做深入的沟通,对以后从事相关的职业所需求的各种技能做及时充分的准备。

3.1.3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积极参加相关实践锻炼。不少大学生逃避现实,对职业活动持有恐惧心理,甚至为此选择考研等目标来延期进行职业选择。此时,大学生因多于师长同学进行沟通,并参加职业生涯的相关辅导来重新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而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等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消除对社会活动的恐惧心理,并能锻炼学生的毅力、实干精神等。这些实践锻炼同时也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工作社会经验,有助于加强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2学校方面

3.2.1设计建立面向中亚的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指导体系。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搬入课堂,当作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在课程安排上着重介绍有关新疆企业,尤其是面向中亚市场的新疆外贸企业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学校还应该提供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以及针对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特点的不同的教学模式。

3.2.2探索合作教学,与中亚各国互派留学生的教育模式。培养了解中亚各国市场,熟悉中亚各国文化的人才,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让自己的人才在中亚切实的体验、学习及生活。新疆各高校与中亚相关高校在外语,外经贸等相关专业互派留学生,能使双方获益。

3.2.3提供相关就业信息与服务。学校要尽可能的联系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并在就业信息的提供上注重及时性、与自身学校专业结合的紧密性。

3.3面向中亚的新疆企业方面

3.3.1与学校合作,延伸企业人才培训链。企业不应只把自己招聘进来的员工作为人才培训的对象,而应把大学视为自己的输血基地,从早入手,提供给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实习锻炼的机会。这一方面能使企业有着充足的考察期,对优秀有潜力的人才着重培养,也能使企业在大学生中建立起更高的美誉度,使企业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相对于在大学生毕业期的人才招聘,这样的培养方式更加的有助于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

3.3.2及时传递给学校人才需求信息。企业只有及时将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学校才能有的放矢,为企业需求的人才制定相关的专业课程,并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指导计划。

3.4政府方面。我国政府应大力加强对高校的投入,为新疆企业在中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在新疆工作人员的待遇;同时应继续在中亚经济圈的建设中与中亚五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这些举措无疑都将使大学生在选择面向中亚的职业规划时充满憧憬,提供给优秀人才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参考文献

[1]姚裕群,张再生.职业生涯与管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5-56.

[2]蓝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27-28.

[3]兰亚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9):92-95.

新疆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 新疆高校 武术 开展现状

一、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运动。

通过对新疆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寻振兴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对新疆10所普通高校的武术开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新疆高校武术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1.新疆高校武术课教学状况调查研究

新疆高校武术课程设置,在对新疆高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调查分析来看,都是紧紧围绕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纲要来制定的,目前按照国家规定高校体育课在大学一、二年级必修课程。在大学三、四年级为大学选修课程。武术课的开课形式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大学一、二年级为武术选项课,二是大学三、四年级的武术选修课程。

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上选项课内容主要是武术散打、24太极拳、擒拿防身术和初级拳为主,选修课内容主要是武术散打、24太极拳、双节棍为主。从中也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格斗项目武术散打和健身类项目24太极拳的热爱。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统计发现,68.2%的大学生认为武术教师讲解清楚、简明扼要,75.3%的大学生认为武术教师动作较为规范,动作标准,武术教师教学能力较好,具备了上好武术课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大部分按固定的动作与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在教学手段安排上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潜力的发挥,磨灭了学生原有对武术的崇敬之情。

通过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评价内容的调查表明,有93.6%的教师是以技术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价内容,这说明大多数学校对武术课学学习成绩的评定是以学生技术考核成绩为主。而在评价方式上面90.2%的高校武术课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式是以教师评定为主,8.3%的高校是采用其它的方式。

2.新疆高校武术训练队调查研究

学校运动队学生来源是以体育学院的学生和特招上来的武术专业运动员为主。训练队每年都可以参加新疆自治区大学生武术比赛,参加比赛取得成绩后学校多数采用加学分的政策,新疆大学生武术比赛每年一次,这样的一个比赛环境对于高校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

(二)新疆高校武术开展基本保障条件调查研究

1.新疆普通高校师资力量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武术教师年龄结构,新疆高校武术教师绝大多数为中青年为主,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年轻队伍。同时也看出在41-50岁的教师占了30%,年龄段偏向年轻化,由于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势必会影响到武术课的教学改革的深层次的发展。

高校武术教师学历结构,大专学历的教师为10%;本科学历为65%;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有25%;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0%。这说明高校武术教师高学历的教师较少,与中青年教师应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校师资条件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通过高校武术课教师职称结构调查可以看出,中级职称教师占80.0%,高级职称占20.0%,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较多,符合武术课程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条件的教师很少,在武术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上面很难向纵深发展。

2.新疆普通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的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的认知力,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和了解武术34.8%和50.2%是通过武侠小说和影视武打片。由于这些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武术,同武术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因此,认识难免偏颇。

在调查中有80.0%的学生对武术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认为武术课的初级拳、初级剑这些套路枯燥乏味,在认为武术课应该上什么内容的调查中学生选择了24太极拳和散打防身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武术教学内容陈旧,难度偏高,结构单一,缺乏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新疆高校武术开展过程中主要问题

武术课程开设内容枯燥单一,每个武术教学内容基本上以武术基础知识、基本功、基本动作、初级三路长拳和二十四简化太极拳、散打为主,基本技术练习较多,不重视防身自卫的教学,并且只选择1-2项进行教授。

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陈旧,没有创新,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要的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方法单一,教法落后,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方法不够合理,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不仅单一,而且仍受“技术技能教育观”的影响,过于强调体能和技术技能评定。

武术宣传力度不够,学生缺乏对武术的认知力;高校武术教师师资薄弱,武术青年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等。

四、对策研究

(一)学校领导应对高校武术开展引起重视,加强对武术运动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知武、爱武、练武、比武的良好氛围。

(二)适时调整武术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不断完善武术教学评价体系。

新疆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新疆;信息;技能;教育;农民;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57-03

一、职业技能培训形势

新疆地域辽阔,有47个少数民族,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步伐刚刚起步,乡村、城镇之间距离遥远,交通费用高。各地语言、文化差异大,交流比较困难;教育资源、农民职业教育相对弱势。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来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新疆农村各地农民培训、技术下乡和科技示范活动层出不穷。全国各地企业及本地企业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据2010年统计年鉴:已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2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1 100万人次,完成了“区、地、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网络,各族群众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信息服务。

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性中介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农业产业化信息教育经营组织已发展到6 174个,其中,部级、自治区级和地(州、市)级龙头企业接近431家,总资产达到370亿元,分布在粮油加工、棉花、蔬菜、瓜果、乳品等多种行业。全疆13个地州86个县市都推行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有1 700多名个人科技特派员和30多个法人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基层,初步形成了“科技先导、突出特色、项目支撑、注重实效、典型引路、民族共建”的新疆模式[1]。

二、技能教育困局

在新疆的乡村,劳动技能水平比较落后,提高技能水平的途径基本上都是“师带徒”模式。通过信息交换获得新技术、提高劳动技能的概念淡薄。很多农民对媒体的认知,主要还停留在广播这一种形式上。有些村庄中,还有许多不识字的年轻人;能够开播的语种也比较有限。边远地区农民对目前基于电子新技术的革新所知甚少,许多人不了解信息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鉴于边疆地区,通过信息传播促进劳动技能的教育水平还不够充分,急需提高。总结起来,信息教育技术普及的困难表现在:

(一)意识薄弱

目前,新疆县、乡逐步建立了信息网站,虽然互联网可以接到乡村,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信息技能水平比较低、信息意识比较薄弱,农村的信息输入主要还是通过广播、电视。虽然农民在田间地头可以用手机打电话了,但新科技信息应用很少,没能触动农民学习技能的热情,多数农民没有主动性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劳动技能的愿望。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2]认为:“一个亦步亦趋仿效其父辈种田的人”,与懂得科学种田的人相比较,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都不能成为其产值丰收的保证,而前者恰恰相反,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前者具备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知识交换能力与富裕程度紧密相关,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来“知沟”理论假说[3],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话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的增加,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这其实就是经济世界中的“马太效应”。据“知沟”理论的启示,新疆如果不加大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力度,则会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如:喀什市周边的许多农民不能掌握高效的大棚种菜和养花技术,没有学习积极性,而将土地租给内地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很快就通过信息渠道学会了适销的种植技巧,很快致富,但本地农民却始终没有找到类似的致富门路。

(二)信用低下、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的集聚性和匿名性恶化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壁垒与价格波动相伴相生的背后,还隐藏着信誉底下、道德缺失和价值冲突等社会问题。意识形态、价值链结构或个人习性偏好等不能令人满意。信息不透明和信息扭曲,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消费市场形象、遭受多方谴责的社会热点问题[4]。互联网上的“信息垃圾”有泛滥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理引导和过滤机制,许多农民说:即便农民上网了,也同样不能找到适用的“市场资源”,找不到感兴趣的“活”。

Zhao(2008)[5]认为:根据其交易性质,在信息不对称及机会主义的人性假设下,必定会带来不确定性。消费者不通过网络方式进行交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信任的缺失(2001)[6]。Berry和 Parasuraman (1991)[7]主张“关系是建立在共同承诺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承诺,商务关系和后续的交易就会变得很脆弱和易受攻击。

在新疆边远地区的农村,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均衡陷阱”:信息企业为防止低效,不开发农村市场,而农民害怕无信用,不使用网络,结果造成双亏的局面。

(三)经济能力弱

在新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各界已经初步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村村通”的电视电话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只要有电脑设备,每月支付30元左右费用,就可以不限量地上网。但暴露的主要问题是:(1)少数农民不会上网,没有网络意识。(2)大部分农民很贫穷,对30元/月的费用感到“不值得”,不愿意支付这项费用。(3)买不起电脑。现在虽然电脑普及了,价格便宜,但最低也需2 000多元,许多农民家一年净收入也买不了一台电脑。

三、技能教育的出路

新疆职称论文篇6

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杨增新“如无限权威的君主一样,驾驭着新疆省”。同时,斯文・赫定又称杨增新“差不多是过去时代的最后一个代表者,具有高度的伟大的旧道德、傲气和爱国心,他唯一的梦想就是中国的统一”,包尔汉也说杨增新“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圣人”。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是如何在混乱的民国政局中崛起,成为新疆的最高领导者,又如何在新疆“落幕”的呢?

从甘肃到新疆:命运的转折

杨增新,字鼎臣,150年前的1864年出生于滇南蒙自虎山脚下的仕宦之家。虽少时家道式微,但他天资甚高,24岁时中举人,次年则中进士,科举之路是顺利的。他在北京当过短期的小京官,后因家境衰败,请求外放,被签分甘肃。

1889年,杨增新由北京到甘肃,初充藩署薪饷所委员,次年调任藩署文案。不久,先后任中卫县、渭源县知县。适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当时的宁夏将军钟泰募兵勤王,因闻杨增新之才,委其为全军营务并兼带一营。此时,杨增新白天率兵士赴教场,夜晚则挑灯治文书,得到钟泰的倚重。这段经历,使杨增新由文职工作接触到了军事武备。战事结束后,杨增新返回甘肃,于1896年升任河州知州(今甘肃临夏),1900年升知府,又升道台。升为道员后,当时因各省实行新政,陕甘总督松藩派杨增新创办甘肃文高等学堂,又创办了武备、陆军、师范、巡警、工业各学堂,兼各学堂总办,同时兼办统捐、巡警各局,可谓“一人兼膺九差”,权位颇重。此时,杨增新在甘肃的仕途是相对顺利的。

然而,或物极必反。1907年,升允接替松藩,任陕甘总督。杨增新与升允这位新领导相处不甚融洽。当时其友王树在新疆任布政使,遂向新疆巡抚联魁推荐了杨增新。于是,杨增新起程新疆,开始了他人生的另外一个转折历程。

杨增新到达新疆后,初任陆军学堂总办、督练公所参议官,当时清朝下诏各省大吏可以保荐人才,联魁向清廷举荐了杨增新。于是,杨增新被召进京晋见两宫(光绪及慈禧)。杨增新长期为官西北,对西北政事非常熟悉,当两宫询问西北政事之时,他应对如流、见解得当,深得赏识。人们都以为杨增新这次将被大用,却因为他朝中无人,最终只是交军机处存记,仍回新疆任阿克苏兵备道职。1911年,杨增新调任镇迪道(迪化,今乌鲁木齐)兼提法使,成为巡抚之下的要员。

正当此时,辛亥革命爆发,迪化与伊犁也相继响应,革命党人在迪化的活动被镇压,但在伊犁却建立了新伊大都督府,与迪化省府对峙。新疆巡抚袁大化不得不调兵镇压,迪化省城兵力空虚。此时,杨增新向袁大化建议,“如欲平定纷乱,非招回兵助战不可”。在获得袁大化同意后,杨增新使用遣犯云南籍回族人马福兴招募了“回队”5营,杨自任统领。按照包尔汉所言,杨增新平时就和当地的回族首脑或豪强交往,彼此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私谊, “回队”5营各营的管带、哨官全部由杨增新选派,士兵大都是农民或遣犯出身的回族人,其构建亦学习晚清曾国藩组建湘军的模式。很快,“回队”5营就被杨增新打造为近似私人武装的军事力量,杨增新本人也承认“回队”5营“实系可靠”。

当时新疆主要的势力有三支,即袁大化控制的新疆陆军各营、伊犁革命党势力以及哥老会帮会势力。杨增新的这支“回队”,成了三支势力之外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势力,也成为杨增新在乱世中崛起的重要依靠力量。

“回队”5营不仅是一支军事力量,也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当时“回队”5营,仅600余人,如从纯军事角度而言,规模并不算大。但结合政治因素来看,其价值则显得十分重要。杨增新通过组建“回队”,交好穆斯林上层,得到了回族上层的支持。清朝时期,西北回族屡起风潮,民族之间积怨颇深。辛亥革命后,新疆的蒙古、哈萨克、维吾尔等族的上层长期受清廷优待,此时仍处观望态度,杨增新通过组建“回队”而交好回族,无疑提高了其立足新疆的政治基础。

1912年初伊犁革命发生后,袁大化尚不知清朝大势已去,命其亲信陆军协统王佩兰与伊犁起义军作战时,还令杨增新率“回队”前去增援。杨增新按兵不动,徘徊于迪化,佯待出发。这样,袁大化发现杨增新这支难以调动的“回队”与前线的伊犁起义军一样,也是自己的一个重要威胁。而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任命袁大化为都督。然而,时局动荡,新疆各地不断发生哥老会戕官事件,省城迪化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少在新疆久经宦场的官吏纷纷东归。袁大化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打算,决定离开新疆,电荐喀什道尹袁鸿接替都督一职,举荐杨增新为布政使。袁大化舍近求远,不举荐此时在迪化的杨增新为都督,或与杨增新按兵不动,不增援与伊犁革命党军队作战的新省陆军有关。然而,袁鸿命薄,在起身迪化前夕,被哥老会首领刺杀身亡。惊恐中的袁大化为急于脱身,不得不向南京中央临时政府电荐杨增新为都督,并兼任布政使。

风云际会之中,杨增新成了动荡时局中能够在各种势力之间折冲樽俎的关键人物,走上了民国新疆历史舞台的中央,开始了“独霸”一省的政治生涯。

刚柔并济:消解伊犁革命党

新伊大都督府成立后,伊犁革命党人曾计划与袁大化讲和。但由于袁大化对清廷的顽固支持,新伊双方最终开战于精河。不过,伴随政治形势的发展,议和成为双方共同的选择。此时,杨增新取得都督职位,成为省方与伊方谈判的决策者。

从内心而论,杨增新具有“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他并不希望迪化与伊犁长久对峙。同时,作为一个进士出身的官僚政治家,他也不会放弃对新疆政治的最高掌控权。更何况,凭借北京政府对他的正式任命,他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然而,作为一个久经宦海的政治人物,杨增新明白在政局动荡的时代,只有一纸任令还不足以自立,尚须掌握可靠的军事力量。

于是,除“回队”5营外,杨增新继续招募,扩大军事力量。据统计,到1913年2月12日之前,除汉队外,杨增新又先后招募了 “回队”10营。至此,迪化省方军队(伊犁、塔城陆军未计在内)中,汉队共87营,回队共15营。掌握着一支可资震慑的军事力量,对维持和巩固杨增新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杨增新地位日渐巩固的同时,伊犁革命党势力却陷入了困窘状态。袁世凯对迪化省方的支持,使得伊犁方面在政治合法性上处于劣势,加上伊方军费浩繁、财政困难,俄国又屯兵边境、蠢蠢欲动,压力颇大。同时,杨增新在宣传上主张共和,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新伊争端,伊犁革命党方面在谈判上陷入了被动。

虽然军事上有所准备,杨增新在与伊犁方面的谈判中却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他首先以民族大义相感召,表示希望双方速开和议,以求定内外局势。同时,针对伊犁方面对前都督袁大化的敌视心理,解释了袁大化之所以逗留新疆的原因,并说明袁大化将不久离新而去,缓和了伊犁方面的猜疑,并以俄国增兵宁边的实例指出如果新疆内部不定,将会引来外祸,则后果严重。

经过往返折冲,双方于1912年5月底正式展开谈判。在谈判中,双方在两点问题上有争议:第一,“分治”、“合治”问题。伊方主张新疆应分而治之,北疆归伊犁临时政府管辖,南疆归迪化省方管辖。迪化方面主张新疆应“统一治理”,并且塔城、阿尔泰亦应由新疆统一管辖。迪化方面向伊方指出,省议会即将成立,双方都有可能当选,不论何方当选,统一治理均是十分有利的。伊犁方面最终同意了迪化方面的这一提议。第二,省议会成立之前,由谁主持行使军政职权的问题,其实就是谁担当都督的问题。迪化方面认为杨增新是中央政府已经正式任命的都督,要求双方公认暂由杨增新执掌新疆军政权力,议会成立后再行选举新的都督,最终获得伊犁方面的赞同。这样,双方达成协议,新伊表面统一。

杨增新在谈判过程中,以中央政府承认他合法地位的有利条件,表面上把财政权让于伊犁革命党,而自己紧抓新伊和解后的军政组织权不放。这一方面易于让伊犁方面接受谈判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其后分化革命党势力,强化自身力量埋下伏笔。而后,杨增新开始逐步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来削弱伊犁革命党势力。

首先,稳定广福,以收买下层士兵人心,并遣散内地士兵回籍。广福原为清朝的伊犁将军,在伊犁为官甚久,与中下层士兵关系密切,有着较大号召力。广福在伊犁革命后被推为伊犁革命政府的临时都督,在新伊议和后,伊犁设镇边使一职,由广福担任,一定程度上享有独立于省城的军事、财政权力。这引起了诸多人士之不满,有人建议削弱广福的权力,但杨增新没有采用,仍对广福表示尊重。这既稳定了广福,也得到了广福支持者的认可。同时,对于参加革命起义的官兵,杨增新虽然表示承认他们对共和造就的功劳,但也通过各种方法遣散他们回原籍。

其次,牢抓新疆的军政组织权,并利用其政治优势地位来分化革命党力量。先后将杨缵绪、贺家栋、黄立中、徐三泰等伊犁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或委以高职将其调离伊犁,或以厚酬相赠遣其回籍。这样,伊犁方面的革命力量大为弱化。

再次,对伊犁方面革命力量的中坚分子,杨增新采取了铁血政策。他通过收买匡时及马得元等人,在1913年10月26日,假借军队哗变之名,将冯特民、李辅黄等20多人杀害。至此,伊犁革命力量基本被消灭,不再成为杨增新的心腹之患。

广福病故后,杨增新立即电请中央取消伊犁镇边使之职,将镇边使改为镇守使,委云南籍将领杨飞霞担任,真正将伊犁置于自身控制之下。

一代“霸主”的“落幕”

杨增新曾作诗曰:“但期四海澄清日,我亦归耕学买牛”。这是一种对新疆乃至国家政治的期望,他希望回归田野的宁静,最终却命丧新疆。

1917年,北京政府任命樊耀南为新疆阿克苏道尹。长期以来,杨增新独尊关外,对北京政府派来之人,心怀猜忌,并不欢迎。樊氏到新后,杨表面极力推崇,但却不让其到阿克苏任职,一度闲置于迪化,后面又直接将樊任命为迪化道尹兼外交署长、军务厅长、俄文法政学堂监督等职,明是器重,暗为监督。樊虽不得不与杨增新虚与接纳,但面和心离。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内部先后经历了哥老会在南疆地区的戕官活动,伊犁革命党人与迪化省府的对峙,哈密铁木耳起义等;外部则有沙俄煽动和支持外蒙“独立”,并派兵侵扰新疆,侵占科布多,还有俄哈难民涌入,白俄势力窜扰新疆。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新疆的社会秩序。在这样的情形下,杨增新秉持“纷争莫问中原事”的思想,奉行“认庙不认神”之策,在吏治、民族与宗教政策方面颇有建树,使新疆在当时中国保持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世外桃源”之称,他也认为自己是将“塞上风云一肩挑”。然而,由于其思想相对保守,以老子的“小国寡民”及儒家的经世致用等思想为治疆原则,在时代进步下,未能及时跟进,表面宁静的政治终将爆发危机。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杨增新虽表易帜,但新疆旧局未变。具有新派思想的樊耀南决定趁时局未定发动,联合张纯熙等人,在1928年7月7日,趁杨增新出席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典礼之机,安排刺客在午宴上将杨增新刺死。当时,杨增新时年64岁。

新疆职称论文篇7

2013年11月26日,《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成功创建区直机关“巾帼文明岗”,创建过程中,编辑部突出岗位建功和岗位成才,工作成绩突出。2013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奖以及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奖、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网站和中国高校农业期刊先进集体,成为新疆期刊界唯一获此殊荣的期刊;同时在年度新一轮国家核心期刊遴选中,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列全国省级农业科学类期刊之首,成为国内行业先进和新疆领先的农业期刊。

作为我区农业战线上广大科研、教学和生产的科技成果交流重要园地和载体,《新疆农业科学》是联系我区农业科技战线作者、读者、审稿者、编者的桥梁和纽带。编辑部现有专职编辑6人,其中女职工4人,占职工总数的67%;高级职称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女职工2人,占比例为67%;党员3名,其中女性2名。一年365天,编辑们长年在节假日加班加点,默默奉献,认真地履行着“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岗位职责。

2013年全体编辑同仁利用创建“巾帼文明岗”为契机,工作有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激发女编辑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女编辑特有的细心、仔细、耐性、亲和力和包容心,在编辑岗位上如孺子牛般孜孜不倦地辛勤付出,各项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年度总编辑字数5000余万字,校对1.5亿字, 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度先后获得各种奖励20余项,为我院科技进步和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充分肯定。

1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争创一流

编辑部申报“巾帼文明岗”时就明确了一个主旨,就是以创建“巾帼文明岗”为抓手,强化规范管理,优化能力素质,促进岗位建功,树立良好形象。这一创建主旨受到我所领导的高度肯定和重视。我所把创建活动纳入所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定期指导和检查,书记负责、工会主席分管,重新梳理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编辑部管理制度,并督促实施,使得创建工作有效、有序、有力的开展,全力打造细心、耐心、热心的特色“巾帼文明岗”展示窗口。

为创建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明确争创计划和目标,建有细化的创建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编辑规范的达标要求。

2 立足创建,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岗位成才和岗位建功

2.1 年度《新疆农业科学》在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岗以来编辑部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农业综合类第24名,较上年度提升9位,在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榜排名中列省级农业科学类之首。在中国知网中累计全文下载近323287次,被引频次15061。 以“出精品、创名牌”为主题,不断推动期刊出版数字化、传播网络化工作,实现中国知网和万方两个数据库的优先数字出版。

刊登的科技论文近800篇,刊登论文通讯作者为正高级职称的接近85%,近92%的论文为部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产出的。在本刊2013年获自治区科协期刊资助项目,据本刊不完全统计,2013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在本刊300余篇,这些项目取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达55.87亿元,取得发明专利22项,获得知识产权27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面积1398.28万亩,带动农户100万人?次,农民增收过数亿元。 例如:获得201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新疆棉花持续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在本刊出版专刊三本,共计160余篇文章。

2013年编辑部在院管项目近50个项目的中期评估中获第一名。编辑部成功申报了国家和自治区软科学项目“科协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新疆科协所属学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中的作用”。这些都拓展了编辑部的业务和能力水平。

2.2 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2.1 积极牵头组织和参加自治区科协“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系列服务活动

2011年6月3~5日和2012年6月19~22日,举办了主题为“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吐鲁番科技行和“服务‘三农’,感受科技创新”塔城科技行;2013年6月20~21日“关注气候与环境、服务农业与牧业”昌吉科技行。2011年5月20日、2012年5月19日、2013年5月20~22日分别参加了“发展现代农业,倡导食品安全”安宁渠科技行和“科技走基层,服务为民生”博州行及哈密行科技活动。

活动共累计发放科普读物2万余册,受众达2万人次,受到了基层各族群众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2.2.2 出版新疆“三农”新书架丛书10本

为集中展示农业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编辑部紧密结合新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紧跟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国内外农业形势,编辑部编印了《新疆棉花“三字经”》13本新疆“三农”新书架科普丛书和科研专著,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免费赠送全疆地州、县、市、乡镇和兵团各团场。

2.3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塑造期刊“桥梁”和“纽带”新形象,营造服务新环境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先后完善了《编辑部主编、副主编岗位职责》、《编辑岗位职责》、《审稿专家职责》等规章制度及相关规定,把相关制度上墙,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公布投诉电话,同时与作者、编者、审稿者以电话、电子邮件、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各种方式,接受社会与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规范全体编辑部人员的服务行为。我们确立专人负责完善创建活动档案,将创建规划、领导机构、活动资料、考核细则、工作业绩等分类建档,统一管理,定期完善。

2.3.1 坚持不懈地做好各层次的业务培训

编辑部每年派出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培训人数达13人?次,其中国外1次,内地3次,对出版法律法规、数字出版、期刊经营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学习与交流。包括总署举办的“主编岗位培训班”、自治区出版局举办的“编辑人员业务培训班”、“期刊数字出版”培训班、外专局项目赴澳大利亚参加“棉花特异种质资源”项目培训,经过培训大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此外还参加了首届新疆农科院MBA培训课程,提高了管理干部业务技能。

编辑部女编辑近70%,管理上从点滴入手,培养日常文明行为,积极开展岗位考核,女领导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编辑部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在激烈竞争的科技期刊出版行业中,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岗员在2013年在考核中获院级优秀和中国高校民族类科技期刊优秀主编奖。论文《新疆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模式的思路》获第二届新疆农科院青年论文评比优秀论文。

2013年编辑部在国家编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2.3.2 不断加强与兄弟科技期刊编辑部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创建以来编辑部多次派人员到内地参加学术会议,2013年参加数字出版工作研讨会(宁夏银川市)、第十一届(2013)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贵州贵阳市)、2013年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浙江杭州市)、第17次年会暨2013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奖颁奖大会(湖南长沙市),与多家编辑部或研究会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个平台互通互助,对提高办刊质量与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定期参加年会以外编辑部也会根据办刊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内地先进编辑部的经验和作法,改进或解决自身问题,加快提高办刊质量的步伐。例如:为了传播和交流需要,编辑部通过电话与电子邮件与国际检索数据库专家保持联系,并不断改,近5年来新进国外数据库(含分文摘)73个,为更好地传播科研成果与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2.3.3 引进新生力量,优化人员结构

引进两位研究生程平、何婧,为编辑部增添了新鲜血液,编辑部多次派他们参加区内科协和院内各种业务会议,均很好完成了室主任交办的任务。例如2012年编辑部派何婧去北京中国科学院培训学习数字化学习班,获得合格证书,2012年又派她去参加新疆农科院英语学习班培训获结业证书。2013年派程平参加数字出版工作研讨会。

2.4 突出创建重点,促进岗位建功

2.4.1 强化政治把关意识,认真履行出版职责

编辑部是农科院对外宣传和交流的窗口,肩负着对内对外科研成果交流的重任,虽然办的是学术期刊,但我们严把政治关,刊物从未出现违规行为。2013年岗员们认真学习有关群众路线教育精神和“四风”建设学习,积极参加院所的各项维稳活动和任务。大家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普遍增强了。

我们还不断加强通过“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我们加强了编辑人员职业操守教育,将职业道德声明挂在《新疆农业科学》网页上,接受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监督,规范服务用语,实施热情周到服务,对作者、读者的要求不推脱,不懈怠,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周到。

2.4.2 促进民族团结,积极发挥巾帼在民族和谐中的作用

多年来,编辑部的汉族、维族编辑们同舟共济,相互扶持,克难攻艰,从创刊到现在,两种文版编辑始终互相帮助,刊前刊后审读,精益求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枯燥的编辑、校对、翻译工作中度过自己的编辑生涯,当民文编辑遇到新名词,汉族编辑总是不厌其烦地答疑解难。在团结协作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民族团结也是生产力,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条件。编辑部获得新疆农科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两位同志获得先进个人。

2.4.3 拓展创建活动内涵,擦亮文明服务窗口

我们还以“巾帼文明岗”创建为平台,注重将“巾帼文明岗”创建与我部“文明窗口”建设和我所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以来,统筹安排,齐抓共促,拓展了创建活动的内涵。我们组织了“科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研讨会,举办了“百会万人下基层‘关注气候与环境,服务农业与牧业’昌吉科技行”,认真执行我所各项工作安排。同时,充分发挥岗员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编辑部服务工作想办法、提建议、出点子,增强了全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力提升了服务水平。年度面向区内外回复各类电子邮件2万余封,做到了“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2.4.4 树立身边典型,营造创先争优的工作环境

“甘为他人作嫁衣”是我们的服务精神,向老编辑学习,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学习,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宣传身边优秀人员的典型事迹,交流他们的先进事迹,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着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部和宣传部组织的“自治区优秀人才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3 丰富创建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创建活力

为丰富创建活动内容,编辑部针对“巾帼文明岗”特点,以女工组织为龙头,组织和参加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累计30余人?次。参加“全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协作组第五次会议”文艺表演,演绎了极具特色民族舞蹈,得到来自全国与会代表们的阵阵掌声,通过精彩的舞蹈展现了农科人高昂的精神风貌,为内地同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疆歌舞之乡的美名。在“重阳节”为老人献爱心,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爱老敬老传统美德。2013年6月20日与昌吉六工镇农民举行了“百会万人下基层”文艺表演,2013年6月28日参加了新疆农科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学三史,讲团结,跟党走”知识竞赛及文艺表演。

参加2012年新疆农科院第九套广播操比赛获二等奖。新疆农科院拔河、跳大绳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参加自治区直属机关趣味运动会获丰收喜悦杯第8名。这些活动舒缓了职工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使职工保持了良好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敬业、爱岗、文明、求实、创新、协作”的团队精神,推动了编辑部的健康发展。

坚持向社会献爱心,响应各级工会救灾资助等号召,积极参加农科院为地震灾区捐款、见义勇为和所里病患困难职工捐款献爱心等,节假日慰问病患职工活动。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的吸引力。

4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新疆职称论文篇8

2012年11月10日,湖北荆州长江宝塔湾段,来自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的麦热达尼·如孜带头跳入寒江,与另一名热心市民一道将落水妇女成功救起。寒江救人的好巴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新疆人民的好巴郎

现年17岁的麦热达尼·如孜今年9月与200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一起来到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学习。当记者问到麦热达尼2如孜跳入长江救人有没有害怕时,他微笑着说:“没有想什么危险,只想把人救起来。”麦热达尼·如孜的老师和同学说,他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善良、正直、富有爱心,乐于助人,遇事总能替他人着想,是老师的好助手,也一直是大家身边的活雷锋。

“你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们特意从新疆来到荆州,代表自治区团委和广大青年看望你,向你学习致敬!”16日下午5时,在湖北省荆州市团市委二楼会议室,自治区团委副书记赵川握着寒江救人的维吾尔族少年麦热达尼·如孜的手说。

家乡人不远千里前来看望,令这个阳光、帅气的少年激动不已。他说:“谢谢家乡的关心,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在荆州市,到处流传着“新疆好巴郎”麦热达尼·如孜寒江救人的感人故事,今年17岁的麦热达尼·如孜来自新疆阿克陶县,是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学生。11月10日中午12时许,麦热达尼?如孜与3名同学在长江荆州段宝塔湾景区游玩时,看到一名40来岁的妇女落入水中,他奋不顾身,跳入寒冷的江水中,与一名热心市民一起合力将妇女救上岸。

麦热达尼·如孜寒江救人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连日来,湖北当地媒体、国内一些媒体对这件事进行了系列报道。此事还引起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荆州市委的高度重视。

麦热达尼·如孜的故事也在家乡引起强烈反响,自治区团委决定赴荆州慰问麦热达尼·如孜。

当天下午5时,自治区团委、湖北团省委为见义勇为小英雄麦热达尼·如孜与荆州市另一名见义勇为英雄张尧举行了隆重的表彰会。

表彰会上,自治区团委授予麦热达尼·如孜“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并为他送上5000元慰问金。

湖北团省委授予麦热达尼·如孜“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为他发放了5000元“湖北省大学生文华科技品学奖”奖金。

同时,湖北团省委在全省广大团员青年中发起向麦热达尼·如孜学习的号召。

儿子,我为你自豪

麦热达尼·如孜的妈妈阿米娜·如孜来自阿克陶县,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地,平时会做一些裁缝活贴补家用。11月10日,当她的儿子跳进冰冷的长江,与当地市民一道救起落水妇女时,阿米娜·如孜并不知情,她还在乌鲁木齐市四处奔波,想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后来得知儿子救人的全部经过后,她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孩子在最关键的时刻奉献出一颗勇敢善良的心;担心的是儿子救人后的身体状况。但是,她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湖北和新疆两地各界人士的关心,找工作的事也受到了特别关注。

自治区团委副书记、自治区青联主席艾尼瓦尔·阿不都热合曼一行,探望了这位在乌鲁木齐已经找到工作的农村妇女,感谢她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好儿子。艾尼瓦尔·阿不都热合曼告诉阿米娜?如孜,17岁的麦热达尼·如孜已被自治区团委授予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他是全疆各族团员青年学习的榜样。

阿米娜·如孜说,前两天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得知他跳入长江救人,当时自己一瞬间就懵了。江水那么冷,儿子会不会因此感冒?同时有没有因为救人而受伤?“我一边听着儿子说着当时救人的情况,一边难过得流眼泪,不过得知他还好,我心里又为他感到自豪,他真是我的好儿子。” 阿米娜·如孜说。

新疆八音和投资有限公司是吸纳阿米娜·如孜工作的新单位。该公司董事长张俊介绍说,从微博上获知阿米娜·如孜为抚养3个孩子四处求职的消息后,他们及时联络了当事人阿米娜·如孜。在征求了对方的意见,并带对方实地参观考察后,阿米娜·如孜同意加盟到他们公司下属的饭店工作。

母子荆州相聚

据了解,自麦热达尼·如孜今年入学以来,阿米娜·如孜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儿子了。为了一解她对儿子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自治区团委已经决定出资,并于11月17日派人陪同阿米娜·如孜前往湖北探望儿子。

“学习宣传麦热达尼·如孜同学先进事迹”、“热烈欢迎英雄母亲莅临荆州职业技术学院”……17日,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北校区门口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小英雄麦热达尼·如孜的母亲要来啦!”这个消息如一阵风,迅速在荆州市传开了。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文告诉记者,考虑到麦热达尼·如孜家中比较困难,学校决定减免他的学习费用,并扶持其完成中专学业后,参加中职升高职考试,直至大专顺利毕业。对于英雄母亲的到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准备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下午5时左右,学院中专部北校区门前,上百名学生身穿医师护理装,手拿着花束,等待着小英雄母亲的到来。

终于盼到了见面的时刻,最激动的莫过于麦热达尼·如孜母子两个。麦热达尼·如孜幸福地一头扎进了母亲的怀抱。而母亲阿米娜,则流着眼泪,一遍遍亲吻着儿子的脸颊。几天来,儿子英勇救人的故事令她骄傲,更令她担心后怕。“那么冷,你怎么就跳下去了?”她轻声问儿子,疼爱之情溢于言表。但她显然是骄傲的,“英雄母亲”这个词,令她的人生有了从来没有过的荣耀与辉煌。

阿米娜到来引发了新疆班的孩子们思乡的眼泪。“像自己的妈妈来了一样。”麦热达尼·如孜的同学布海力切木红着眼圈说。孩子们排着队来到阿米娜的面前,和她行了“贴面礼”。此次,除了看望儿子,细心的阿米娜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40个家乡的馕。

“儿子,想吃什么?”阿米娜慈爱地问麦热达尼·如孜。“想吃拉条子。”阿米娜来到学校清真食堂,熟练地做起了家乡的美食,食堂的师傅也早已准备好了大盘鸡、手抓肉……吃上母亲亲手做的饭,麦热达尼·如孜心满意足地笑了。

“好巴郎”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新疆青年志愿者,祖国母亲的好巴郎,让我们一起,做志愿的先行者、文明的倡导者、雷锋的践行者,为荆州更和美、家乡更富饶、祖国更繁荣、社会更和谐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18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北校区会议室传出庄严的宣誓。当天,全国首支“好巴郎”志愿者服务队在该校成立。

当天,“好巴郎”志愿者服务队身披绶带,走上街头,和交警一起参与文明交通劝导;走进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卫生、洗衣叠被。

“好巴郎”志愿者服务队的亮相,引起荆州市民的广泛关注。在荆州市繁华地段,担任协警执勤的“好巴郎”志愿者服务队引来许多市民的驻足观看和纷纷议论,“他们是新疆孩子吗?”“快看,那就是寒江救人的维吾尔族小英雄!”

上一篇:历史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质量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