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时间:2022-05-28 06:17:35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摘 要】《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理工类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教好这门课,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让学生能够看懂零件图,能画零件图,能看懂装配图,具备一定识图读图能力,能够根据装配图进行装配,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训、考核及考勤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一、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删减和课时分配

目前高职院校教材《机械制图》内容多、本子厚,不顾及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学生接受能力,使得任课教师不仅讲得多还要讲得细,这样不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职教材的改革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在不影响教材自身的逻辑性和学生对知识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应删减掉只为后面打基础而现实用不着的章节内容。

在《机械制图》中,画法几何模块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它只是起到一个增加学生空间概念的作用,故此模块应删减较复杂部分,只讲一些点、线、面部分;对于轴测图的模块,只要求会画简单的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对于相贯线部分,只要求掌握正交的相贯线,偏交的相贯线应删除。但重要的章节部分应加大课时量讲解和练习,例如讲到零件图、装配图模块时,由于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阶段,要保证一定的课时量,要采用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教学,还要做大量的大型绘图作业,并将有关技术要求穿插在零件图、装配图中讲解,还要在零件的测绘和装配实训方面保证一定的课时,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符合职业院校教育特色,因为这是以后用人单位首先要考察的内容,而且也是就业后用得最多的知识。

2.教学手段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板书教学《机械制图》,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和详细板图,学生容易掌握绘图的步骤和要点,完成作业质量较好;不足之处是教师教学费时费力,教学效率较低,而且一节课传授的信息量不大,对于零件图和装配图部分讲解更是效果不好。

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但长时间信息轰炸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听觉疲劳,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二是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机械制图》,学生也会逐渐丧失新鲜感,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感觉单调,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不便于学生用图纸绘图练习,学生容易养成眼高手低、不愿意动手绘图的不良学习习惯,造成上课能听懂,课后不会做作业的后果。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本人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做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 绘图与实训

1.讲练结合,增加课堂练习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学习都有畏惧心理和惰性习惯,特别在学习《机械制图》课时都有这样感觉:上课听懂了,而课后作业又不愿意做和不会做。《机械制图》教学和其他课不一样,要讲练结合,练习和讲解大致按1∶1进行。采用讲练结合,老师讲完一个内容就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趁热打铁巩固所学内容;老师巡回在课堂上指导,发现学生练习错误,及时指导更正,学生就不会将错误堆积起来,所以《机械制图》教学应安排一定的课堂练习。

2.加强实训训练

对于《机械制图》实训教学很多院校不够重视。实训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更能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人认为《机械制图》在教学后期部分要安排适当的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给个螺母零件图要求学生加工一个螺母,这样既复习了零件图等相关知识,也加强了学生的钳工动手锻炼;给个螺栓零件图要求学生加工一个外螺纹,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零件图等相关知识也加强了学生的车工动手锻炼;给学生一个台虎钳装配图和千斤顶装配图,让学生看懂装配图,然后按照装配关系组装台虎钳和千斤顶,这样训练以后,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制图知识。另外,还要安排一些大型绘图作业训练学生的绘图基本功。例如,绘制A2、A3、A4的平面图和零件图,本人认为一学期应该绘制A2零件图和装配图6张、A3零件图6张、A4零件图和平面图10张。

三、 考核及考勤

目前高职学生都有一种“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观念。仅凭一份试卷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本人认为更应该加强平时的考勤和绘图实训考核制度。学期总成绩应该由平时考勤、绘图实训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组成,这个比例可以按4∶6和5∶5进行。

针对《机械制图》课学生不做作业或者迟到旷课习惯,本人认为每次绘图作业,教师都应该批改,还要给出等级(A、B、C、D),每个等级按一定的分数登记;同样,每次实训和上课表现,迟到、旷课扣分等都要以分数登记,期末计入总成绩。这样,学生会感觉到每次都要做且要做得更好,这样才能累积更多的成绩,也就是引导学生形成竞争机制,防止学生产生惰性。

总之,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同时,还要注重实训和大型绘图作业训练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跃兵,钟震坤.机械制图[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姚鹏,陆德芳.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J].高港区职教中心,2011.

[3]贺爱东,王子媛.《机械制图》的多媒体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圈,2007(05).

[4]孙根正.关于制图教改问题的研讨综述[A].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四届制图CAJ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管巧娟.两种提升制图能力的强效实训法[J].职业教育研究(实验实训),2008(02):113.

[6]李滨慧.基于《机械制图》课程实践创新的教学改革[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

上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下一篇:初探如何指导高三学生对政治学科自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