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5-28 05:53:53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的有效途径

摘要:兴趣对学习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兴趣才有心思去做事情,才会下工夫,才会动脑子思考。如果没有兴趣,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注意力。作为一名老师,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呢?

关键词:医学;兴趣;途径

医学是为了能够对生理疾病有所预防并且促使人体生理机体健康水平提高的一门科学。狭义上讲,它只是对疾病的治疗以及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上讲,它还将我国的养生学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西方营养学包括在内。医学具有内容丰富、和生活联系密切、实践性强等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医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主动学习医学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一、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

若想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必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学生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别,所以,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多交流互动,在与学生聊天的时候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当你用心倾听学生心声的时候,才会发现学生在发表意见时的关注点、立足点,而一个人的关注点和立足点都是以他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所以在倾听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可以大概判断学生的兴趣了。教师应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掌握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导入语,调动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如果引人入胜,那么,教学就可能会有好的结果。所以,一堂课有一个精彩纷呈的导入语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的作用不可小觑。如,笔者在讲授流行病一课时提问学生:感冒是什么?虽然人人都曾与之有过亲密接触,但相信能说清楚的却真不会太多。感冒这个词尽管经常挂在嘴边,但要给它下个准确的定义,倒是一时间无从开口。不过这怪不得我学艺不精,事实上在现代医学书籍里,根本没有关于“感冒”的专栏。从现代诊断学的角度看,“感冒”这个词根本不能说是个严谨的病名:一个疾病的命名要么得包含病因,比如乙型肝炎,这四个字表明了患者是因感染了乙肝病毒才会发病;要么需涉及解剖部位,如支气管炎、脑梗塞之类;要么应该提提发病后引起的后果,比如胃溃疡、支气管扩张等等。显然“感冒”这个名词与这三种情况都根本搭不上边。“感冒”其实乃出自于中医学古籍,是“感受卒冒外邪”一句的缩写,这句古文的意思是说:人体感受到突然冒犯入袭的外邪从而发病。所以在正式开讲前,首先得界定好下面出现的“感冒”一词之含义:这是一种主要经空气传播、主要侵入呼吸道之病原体引起的、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临床表现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一般可简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这样,通过引经据典、设置提问,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流行病学有了很大的兴趣,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气氛的活跃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实现,具体的实施主要有课堂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态度三个方面。风趣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充实的教学内容会吸引学生。老师应该在课前多多分析学情,设计有趣科学的教学方案,课堂上如果学生气氛沉闷,可以适当幽默一下,调节气氛。老师可以多收集一些趣味医学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趣味医学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孩子们也爱研究。教师应收集一些医学家的成长故事,当然,讲之前要多思考怎么说才能更吸引学生。说的要通俗一点,幽默一点。老师要常给学生讲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还要锻炼自身的口才,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故事讲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开怀一笑,印象深刻。教师还要有耐心。学生一开始是什么都不懂,提的问题肯定会让老师无语,这时,教师不要对学生发脾气,应耐心对其讲解,一遍不懂再来一遍,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四、采用竞赛等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尤其在一些比赛活动中喜欢一争高下、展示自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搞教学竞赛。如,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竞赛采用问答方式,通过设置题目和选项向学生提问。提问实行抢答制,然后根据回答结果进行评分,最后颁发奖品。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保持学生兴趣

现在,医学教育领域普遍应用了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诸多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2)课堂信息量增大,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视听综合起来,给予学生课堂上感官的刺激,这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和丰富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素质教育下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下一篇:情感渗透 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