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计算机教育建设

时间:2022-05-28 04:39:12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计算机教育建设

随着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奔流,新疆古代民族通过不断地迁徙、裂变、融合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当代新疆的13个主要民族。语言文字是教育的主要工具。多民族、多语种的特点,造就了新疆教育的复杂性。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目前境内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占0.22%;锡伯族4.08万人,占0.21%;满族2.41万人,占0.12%;乌孜别克族1.42万人,占0.072%;俄罗斯族1.13万人,占0.058%;达斡尔族0.67万人,占0.034%;塔塔尔族0.47万人,占0.024%;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占0.55%。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疆少数民族计算机普及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近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以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建设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提出了今后在新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

1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计算机教育

1.1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计算机教育初级萌芽阶段(1975-1985)

新疆少数民族计算机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1974年自治区决定在新疆大学数学系成立计算站,开设了计算数学专业,并购置了国产DJS-121计算机,该机1975年9月底安装调试成功,10月1日国庆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0周年纪念日,随着该机演奏了“东方红”曲调,标志着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行成功,为在新疆培养少数民族计算机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从此开创了新疆少数民族计算机人才的教育的新纪元,该计算机作为新疆唯一一台电子计算机,除了正常计算机教学任务,也承担了自治区建筑、科研、统计方面的大型计算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后,也就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新疆大学招收了新疆第一届少数民族计算数学专业的学生,该班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民族成分,该班毕业生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算数学以及计算机领域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这阶段新疆大学除了培养计算数学专门人才外,还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理科非计算机专业为少数民族开设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课,编译了第一部维吾尔文计算机课程教材《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开创了非计算机专业少数民族计算机教育的新篇章。1981年新疆大学购置了国产DJS-130计算机,随着其输入模式从烦琐的纸带输入模式向终端输入模式的转换,程序设计语言也从ALGOL60向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过渡,随之编译维吾尔文计算机课程教材《BASIC程序设计语言》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因此理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也改授《BASIC语言程序设计》。

1.2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计算机教育普及发展阶段(1985-1995)

(1)计算机专业教育

1984年新疆大学在原数学系计算站的基础上,开始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并招收了新疆第一届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该班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族成分。从此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每隔一年招收一个班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自治区的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批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人才,为边疆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了快速发展,IT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疆地区对IT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鉴于此原因,1993年新疆大学在原数学系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每年招收一民一汉两个班专门培养面向新疆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少数民族IT人才。

(2)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

1987年在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下,新疆大学在原数学系计算站的基础上成立了计算中心,购置一台50个终端的美国DEC公司的超级小型机VAX8350,1990年又购置了50台长城0520I微型计算机,1995年又购置了70台AST微机。从此,除了对理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外,也开始面向文科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信息处理技术课程。除了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工学院、新疆财经学院、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的前身)也都成立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的机构,购置了各类计算机,开始对理科少数民族学生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和面向文科少数民族学生的信息处理技术教学。1995年新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成立,编译维吾尔文计算机课程教材,指导和规范了新疆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计算机教学,促进了新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至此新疆各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进入了普及和发展阶段。

1.3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计算机教育蓬勃快速发展阶段(1995―)

(1)计算机专业教育

新疆大学除了办好少数民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外,1994年在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申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授权点,1995年得到审批后,开始培养以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方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了少数民族高层次IT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名少数民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已经成为新疆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多语种信息技术方向的高层次骨干人才。在此期间也形成了以著名维吾尔族计算机专家为学术带头人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新疆地区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多语种信息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重大科研项目共计16项。其中国家86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1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5项。 “十五”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在此基础上2005年申报成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授权点,开始了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专门人才培养的新纪元。

由于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2000年以来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工学院、新疆财经学院、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都相继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或计算机专业,为新疆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信息技术专门队伍,加快和促进了新疆信息化建设。

(2)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

① 软硬件基础平台与快速的发展建设

软件建设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网络应用系统的建设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高校制作各类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系统应用方面,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率先利用网络开展了远程教育;新疆医科大学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了网上远程系统会诊;各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等建设的启动,已实现数字图书资料的共享。新疆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建设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教学的急需,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关于申报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下一篇:“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