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评论·左传》看康熙的人才观

时间:2022-05-28 04:15:33

从《古文评论·左传》看康熙的人才观

【摘要】康熙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万机之暇,通读《左传》等传统典籍,作评论计1396条,本文选读有关《左传》的7条评论,以期从中管窥康熙的人才观。

【关键词】康熙 古文评论 左传 人才观

康熙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八岁即位,在位六十一年,“手成而寓创业”,开创了绵延一个世纪之久的“康乾盛世”。他在万机之暇,通读《左传》等传统典籍,作评论计1396条。本文选读有关《左传》的7条评论,以期从中管窥康熙的人才观及其对后世的借鉴作用。

一、人才的重要性

康熙认为:至治之道,首重人才。

他在《古文评论?左传》中对“楚e启疆论辱晋”一则的评述:“昭公五年,韩起叔向,皆晋之贤。是时晋国人材方盛,故楚畏之,而不敢辱。古云:‘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于此益信。”韩起,叔向,都是晋国的贤臣,当时晋国人才方盛,所以邻国不敢辱其国。人才是巩固国家的依赖,国有卓异之士,邻国亦不敢欺负,犹如山有猛兽而藜藿都受到庇护一样。这样的评述在他的“随季梁劝修政”一则中有几近同样的表述“季梁在,而楚不敢伐随;宫之奇行,而晋即举虞。合二国之事观之,可以见用贤之效矣。”康熙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用贤”的重要性,表明了他推行“贤人治国”的意愿。

二、选才的标准

康熙的选才标准是“德才兼优”。他曾在《古文评论?左传》“晋卿让功”一则中说:“此篇仅百余言,所以处父子、军臣、僚友之道皆见。”成公二年,晋军与齐军交战,凯旋而归,面队国君的犒劳,晋军将领们都不居功,十分谦虚,显示出美好的德行,这是晋国得以强大的重要因素。故他认为国家用人,才能优长固然足以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因此,康熙将一些既有才能又能循分的人留在身边,这些人才对康熙行政以有力的辅佐。

三、选才的方法

康熙重视人才,选才方法多样,以尽可能网罗天下英才。

第一种方法是科举考选。从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他挑选了大批人才。

第二,廷推保举。在康熙的《古文评论?左传》中亦有“祁奚请老”一则,襄公三年,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问应该找谁来接替他,祁奚称道解狐。解狐,是祁奚的仇人。晋悼公正打算任用解狐,他却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祁午也可以胜任。”祁午是祁奚的儿子。祁午任职后,忠于职守,政绩显著,受到赞扬。孔子听到这件事,称赞说:“祁奚的主张好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奚可谓公矣。”故康熙道:“善善恶恶之间,因有私心,而后有嫌疑,故避嫌,其君子之道也。祁奚之心,忘乎与子,而唯才是举,心如皎日,何复嫌疑?可为后世人臣举贤之法。”

第三,省访察吏,超擢人才。通过巡视、访问观察,在政治实践中选才。

第四,明察暗访,收罗川泽佚士。对隐伏之士,多方征求。不仅如此,他每次巡视都不放过机会,千方百计察访和罗致才士。

四、人才的使用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是康熙基本的用人之道。

康熙的“善任”首先表现为用人所长。如在对《左传》的评论中,康熙是如此评价“卫北宫文子相襄公如楚”一则的:“郑国多材,亦由子产善于委任,使各用其所长耳”。又如“子产论尹何为邑”,襄公三十一年,子产劝阻子皮不要任命完全没有政治经验的尹何去做自己封地的长官,他态度诚恳,倾心吐露,又能用浅显的比喻,从不同角度说明道理,使子皮从善如流。康熙感慨万千:“喻政以美锦,又喻以田猎,所以深著不学而仕之戒。文势逐段相生,奇峭古h如层峦}水,足令寻绎不穷。”

康熙的“善任”还表现为用人不疑。康熙对秦穆公大胆使用孟明深有同感。在短短三年里,秦穆公大胆让孟明带领秦军进行了三次大的战役,即ブ战、彭衙之役和王官之战。在前两次战役中,孟明都落败而归。在这种情况下,秦伯排除干扰,始终对孟明予以充分的肯定,仍启用孟明。孟明终不负所望,取得了王官之捷,这显然与秦伯的信任是分不开的。故康熙道:“秦伯终任孟明以成王官之捷,可为千古用人之法。”

五、人才的管理

“端本澄清,源清流洁”这是康熙管理人才的基本思想。

康熙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研究和整饬吏治。官吏管理如此重要,康熙自有管理之道:

第一,重点考察高级官吏。察吏的重点对象是权重位显的高级官吏。其中主要是在京二品以上部院堂官和地方大员总督、巡抚。康熙在《古文评论?左传》中评“晋楚鄢陵之战”一则,“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范文子始终持不轻战之议,可为老成谋国,不以胜楚而微有矜心也。其论‘外宁内忧’,与孟子‘生于忧患’之言,正相发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有忧患意识,防范于未然,所以,必须把高级官吏管理好。康熙思想非常明确:端本澄清,源清流洁。俗话说“上行下效”,因为高级官吏身居要职,直接领导下级官吏,或带出一批清廉贤吏;或养成一群庸劣、枉法之徒。

第二,奖廉与惩贪。康熙在《古文评论?左传》中论“郑子产论重币”一则道:“洁己澡躬,臣子之义;悖入悖出,古训所戒。子产象齿焚身之论,最为深切著名,当官者宜铭诸座右。”何谓“象齿焚身”,即象有了象牙而毁了自己,是由于象牙值钱的缘故。以此为例,告戒为官者当清正廉洁,以免“象齿焚身”之祸。

他认为:吏治之道,惟有清廉最重。在《静廉论》中指出:“吏苟廉矣,则奉法以利民,不枉法以侵民;守官以勤民,不败官以残民。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职矣。故吏尤以廉为贵也”。“国家澄叙官方,首重廉吏。其治行最著者,尤当优加异数,以示褒扬”。

对于清官,康熙褒奖有嘉,而对于贪官,康熙严加惩治,绝不手软。正如他在《左传》的评论中谈及“子产然明论政”时,慨言:“为政者,保爱善良,如农夫之育嘉b;剪除奸慝,如农夫之去恶草,古曰‘政如农功’”。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三月,发现“河工诸臣,一有冲决,但思获利,迟至数年徒费钱粮,河上毫无裨益”,认为根源在工部。他亲自主持,经数年清查,终于证实工部至尚书、侍郎以至分司官员,从上到下是一个大贪污集团。

综上所述,康熙所研究和总结的人才思想,对选用人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康熙的人才观在当时所达到的高度,所取得的实效,足以令后人敬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三集卷二十六)[M].文渊阁本,2000.

上一篇:人事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浅谈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