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施工之我见

时间:2022-05-28 12:17:40

路基填筑施工之我见

摘要:公路路基填筑层次如何合理编排对公路路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从下而上编排层次还是从上而下编排填筑层次,这关系到纵横断面的问题。

关键词:填筑层次;压实区;编排;统一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路基填筑质量对路面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加强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检测的关键工作。而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压实度是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一、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路基填筑状况

在公路路基工程建设中,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压实度也是土方路基与石方路基实测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为控制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路基填筑须进行压实度检查,压实度须分层填筑、分层检测。在2006年实施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1](JTG F10-2006)根据各项目的科研成果对填石、土石路堤压实质量检测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统一,在执行新规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规范条文中对有关填石、土石路堤质量检测与评价有了一定的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在填筑过程层次如何编排没有个统一的方法,而在质检资料的编写和整理过程中,压实度资料一般要求压实度试验报告的填筑层次与施工记录中的填筑路基标高相一致。如何更好地反映路基施工过程中已到填筑层次的区域范围以便于控制施工质量,正确编排路基填筑层次就显得非常重要。

公路路基工程中有填方、挖方。为保证工程质量对每道工序都必须检验,承包人要自检,监理要抽检。在这种试验中其中挖方只须检验其挖方高度和边坡等几何体尺寸,相对来说对此质量的控制比较简单;而填方路段需要检验填料的规格、填筑的厚度、碾压后的压实度,压实度根据填筑高度来区分压实区段,并以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来控制压实度。压实区由填土高度来分0~80cm、80~150cm、>150cm这三个区段,填方高度越高压实度要求越低,这是根据路基承受荷载后,土的压应力离路基顶的距离越大压实力越小,离路基顶面越近压应力越大的原理。因此0~80cm的压实度要求比80~150cm的要求高,目前是按上述所说的三个压实区段来检验路基填筑的压实度。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但一般路基都有一定的纵坡,如果水平填筑,那填筑结果就是一个断面已经填到标高,而另外一个断面还不到标高,这样的话分>150cm、80~150cm、0~80cm区也不好分。有的人就用局部调整法,如填筑高度较多的地段多做几层资料,然后统一到一个层面,但这样做还是按纵坡填的,即所有的断面与路床的距离是一样的,但标高却相差很多,这样就是压路机在碾压时是上坡或下坡,不符合碾压标准,我原先也是这样做的,但是碰到一个桥的引道,原地面是平的,纵坡很大,有的地方只需要填5层,有的地方要填18层左右,如果做资料时需要填18层的地方先填13层再统一填5层到路床,施工中不可能这样做,如果先平行填,即先填完5层,填到标高的地方不再填,只是另外一个断面再填13层,这样压实度不好控制,因为一层中有的是80~150cm区,有的是0~80cm区。

二、路基填筑层次编排

路基的填筑均是从低处一层一层地往上填筑,越往上填要求越高,所以在填筑时都一层层编排层次,目前的习惯均是从下往上编排,填一层编一层,填的高度高了,层次数字也就大了。可是地形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路线纵断面有上坡下坡;填土高度变化也很大,填筑层数也有多有少。因此,填筑层次很难统一,

如图一上高速公路

K38+320~K38+400这80m中K38+320填高29cm,K38+350填高715cm,K38+400填高130cm,如松方填土第一层厚为30cm、压实后以25cm计算,则K38+320填高1~2层;K38+320填高需29层,K38+400填高需12层。这三个桩号的填筑层次如果在同一填筑平面上,那么K38+350填25层,K38+400才填第一层,如再填四层,K38+320才填第一层,K38+350已填28层。K38+400也已填第四层。这种情况在纵断面上无法有统一的方法编排层次。又如图二

横断面是上高速公路K35+700。它的左中右填筑高度均不一样,每层以25 cm计算左边需填16层到顶,中间填五层到顶,右边填8层到顶。在这同一横断面上的填筑层次的编排是无法统一的,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又不管其断面变化,有的左边按左边排列,右边按右边排列,到填中间时整个断面均在同一平面上,再重新开始编号为第一层。刚开始,我是按照以下往上的方法进行编排层次,左边按左边排列,右边按右边排列,填一层算一层,并在试验报告单上注明填筑中这一层它是属于哪个压实区,为第几层,到顶层还有多少距离,这样以确定它的压实度。但到填中间时整个断面均在同一平面上时,应是几层就很难写了,这样看起来也有点乱。

二、填筑层次以上往下编排的优点

为了明确压实区,便于控制工程质量能一目了然地在压实度试验表中可看出它的合格率,使它的填筑层次不会紊乱,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从下往上编排方法改为从上往下编排较为合理,它的编排方法是每一层以25 cm计算。填筑高度除25cm即为这里填筑的总层数,每填一层数字减一层。如图一,K38+350填高715cm,除25cm等于29层,填第一层时编排为第29层,填第二层时编排层次为第28层,依次类推。如图二,按左边填第八层,则右边也是第八层,再填三层即是第五层。这第五层左、中、右都是统一的。所以从上往下编上、 下、左、 右、前、后填筑层次都能统一的。这是从上往下编的优点之一。

为了明确所压实的层次是属于哪一个压实区,从上到下编排的层次的方法只要一看层次便知道它所属的压实区。因每层是以25cm编排,如图三,0~80cm范围是80/25=3.2 层,即1~3层是这个压实区。150/25=6层即4~6层是80~150cm的压实区。第七层开始是属150cm以上的压实区。不过,填筑厚度不可能每层都是25cm,也可能大于此数,也可能小于此数,这样填筑层次就要发生变化。层次的调整在压实区变化点修正。如填第九层已进入80~150cm的压实度,则这层编号不能编第九层,应编9-3=6层,填第八层时才直接编为第五层。这样第9、8、7层是一个空位,在这个桩号上无第七、八、九层。如填第六层它还属于150cm以下的压实区,则用6+1表示第七层,但第七层与6+1=7不是在同一层。如再填还是不能进入150cm时才编6+2。实际它的层次是重复的,这样便于区分,直到真正进入150cm时再编6层,由于它们都是从顶层开始往下编,所以层次不会紊乱。并且压实区层次也是固定的,便于控制质量。这是从上到下编的第二个优点。

综上所述,从上往下编排比从下往上的编排法要好得多,因此路基填筑按以上往下进行路基填筑压实度的层次编排更有利于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填筑层次从始至终也不会紊乱。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02;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高中有机化学含氧官能团性质探究 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及合理避税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