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近代中国变革的认识传播与大学生历史观研究

时间:2022-05-26 10:57:52

新媒体对近代中国变革的认识传播与大学生历史观研究

本文为2016年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思潮下大学生历史观实证研究》(16ycx119)之成果

【摘 要】 文章批判了当今中国的,评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及变革,提出了当代大学生要有正确历史观的要求。指出,近代的中国历史是曲折的、复杂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然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通过网络途径沉渣泛起。当代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才能对进行抵抗甚至是批判。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感知到中国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

【关键词】 新媒体;近代中国变革;;大学生历史观

新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1]它不仅带动了传媒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具有信息量大、迅速性、即时性、碎片化等特点。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每天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大部分是有用的,也可以说是无害的。但是,总是存在一些信息对人们会产生误导性,甚至具有煽动性。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别容易,甚至可以说是“泛滥”。在当今大学生中,手机、电脑非常普遍,更利于大学生对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在这些网络信息中存在一些“”的影子,它们根据中国近代历史上只言片语的历史材料诋毁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企图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对近代中国变革的深刻认识就有利于对的批判与抵制。

一、当今中国的

在我国出现的思潮有其强烈的政治诉求及其针对性,它们否定近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试图改变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欲图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去。

哲学上的虚无主义往往是指价值上的虚无,“是指否定崇高价值而言的”,“否定人的基本价值”,进而“挑战现代基本价值底线”。[2]它否定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存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施特劳斯看来,虚无主义存在虚伪性,因为它不是纯粹的“虚无”,因为它并不“意欲包括自身在内的万物全部毁灭”,它的虚无具有特殊针对性,它毁灭的是现代文明。虚无主义的哲学理论必然导致思潮的产生,“虚无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对于历史和道德的虚无”,“历史是在思想中得到认识和把握的人类生存活动的整体,而就是对这种整体意义的一般否定”。[3]看待历史问题应该从整体出发,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当今者利用网络之便,抹黑领袖人物,以“翻案”为由,颠倒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顾历史背景以及具体历史条件,针对领袖人物的某一“错误”而企图否定领袖的一切。对领袖否定另一面是倒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如某些近代历史影视剧,认为慈禧、李鸿章等所做的卖国行径是出于救中国,还有评价一些反动军阀的功劳,称之为“再造共和”等等。当今网络上充斥着以历史揭秘为噱头,大肆传播,传播否定中国共产党的言论。

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了对批评驳斥,那么,大学生对近代中国变革的认识就非常重要了。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使得大学生产生对于时代的深刻认识,懂得如何将历史作为一种探究和理解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正确对待历史,方能抵制的干扰。

二、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及变革

认识近代中国的各种“救国”的变革,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党派。它是由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可以使得他们自觉抵制思潮带来的干扰。

1、近代中国工业技术的初步变革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国”的沉梦。使得部分开明官僚认识到,中国之外还有世界。林则徐、魏源、徐继等人开始试图去认识世界,他们四处搜集关于西方的资料,从地理知识到世俗民情再到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与介绍传播。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著的《海国图志》,徐继的《瀛寰志略》等对西方都有相当程度的认识。而此时他们也仅限于对西方的初步认识与初步介绍,没有产生实际的变革行动,至少没有在大的范围内产生变革的行动。

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清王朝统治阶级掀起了一场技术变革――洋务运动。直到此时,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全国范围内才开始实施。洋务运动不是为了改变封建制度,而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军工企业以求“自强”。曾国藩认为购买西方船炮只能解一时之忧,只要学习西方制船造炮的技术就可以“一劳永逸”。[4]李鸿章也认为中国的文武制度远远在西方之上,“独火器不能及”。[5]然而历史是残酷的,随着军工厂的建立,船炮的制造,中国还是没有达到“自强”。到后来的“求富”,中国始终没有强大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得中国摆脱“内忧外患”,但是从对西方的认识上更加深一步了。在洋务运动期间要求变革“政治制度”的声音逐渐增大,为以后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2、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

在近代的历次战争中,对清王朝及中国人民震撼最大的莫过于中日“甲午战争”了。堂堂大国被蕞尔小国所打败,举国震惊,此乃“中华民族觉醒的起点”。[6]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起来,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要求效法西方变革政治制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始进行政治上的变革,由于顽固势力的阻扰,“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梁逃亡海外,变法最终失败。这是资产阶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改革的一次伟大尝试。但由于此次变法也仅仅是体制内的改革,而没有认识到清王朝腐败的根基在于封建专制制度。随着维新变法进入低潮,革命激进思潮逐渐兴起,邹容的《革命军》对清王朝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革命,革命,不仅仅“革”封建专制制度的命,而且还要摒弃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上一篇:家里也要设置缓冲坡 下一篇:为打工子弟建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