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时间:2022-05-26 08:03:53

思想品德课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要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就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改变,就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互相交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学生主体参与 开放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体验。采用开放与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能动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

1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一大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即培养学生主体独立自主的、主动积极的素质与能力。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教学中忽视人格与个性发展的“服从型”人才培养观。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应改革和消除传统教学“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的弊端的需要提出来的。这种施教法的目的在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即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能力,独立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与竞争能力,自主独立的思考、判断、辨别、决择的能力,自觉践行能力,独立的动手与操作能力,自我评价与调控能力,责任心与自我负责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等。

指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实践。主体参与式教学并非是学生随意的自我表现,也不是少数学生代表的“表演”,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训练全体学生的“有意参与“,为此,教师负有宏观规划组织和指导的任务,活动的做法是:

(1)进行教学的总体设计。整体把握全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社会热点与学生认识的误区点,大体规划全书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参与的内容、时间的比例以及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并在学生参与教学前进行“安民告示”,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便于学生参与教学时对自己进行设计,“心中有数”。

(2)做好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可以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班理论学习指导小组(由学生选出的理论学习骨干5人),负责全班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第二个层次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形成的四人学习小组,这是参与教学的最基层组织;第三个层次是各班的学组,由二个四人小组组成,班的理论学习指导组教师直接培训,具体指导,落实上述组织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个体和集体共同研究、互相启发,并且进行联合参与。

(3)指导主体参与教学的步骤和方法。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动态与多样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点到面,实施阶段性教学。

(4)指导选择参与的方法。首先分析课本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个人的条件和小组的条件,可分别选择阅读,采集报刊杂志的资料,收录或制作录音、录像及电脑软件资料,或组织参观、访问号社会调查,还可以利用成语、故事、演讲、辩沦、小品、模拟角色(厂长,经理等)、模拟活动等等多种形式柬参与教学,鼓励学生采用近距离的城、乡、社团、组织或个人等较熟材料并根据某些问题,设想解决的方案,以培养创造学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坚持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开放活动式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让视学生的知识基础、情感个性的特点和差异都能展示出来:尊重人,信任人,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活动、教学学氛围,以养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道德修养、法制观念、价值标准、政治信念和行为习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

开放式教学的涵义和要求开放式教学是把课堂教学当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促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

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它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空间、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方而向社会开放,向校园开放,向学生开放,跨学科开放。

活动式教学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主要形式,以激发学生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第一,要以活动促发展,作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唯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参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并为学生实现多种潜在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确定性的转化。第二,以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活动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和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

综上所述,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质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学的“一言堂”,即教师讲、学生听,或以教师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强行灌输的教学会导致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恶果,根本不可能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首要的条件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并重视研究。

上一篇: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远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