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儒家“孝”德在情感德育中绽放

时间:2022-05-26 07:55:07

让儒家“孝”德在情感德育中绽放

【摘要】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就是“真情实感”。 孝出于真情实感。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的爱,是一种天赋德性,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以儒家“孝”德为切入口,以真情为支点,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孝”德教育。并且把“真”贯穿于德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具有实效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孝真情实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德育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儒家的“孝”德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何为“孝”?《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因此,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不仅如此,它还是人们实践道德的起点。”[1] 人生下来,最早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随着成长,逐渐的形成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爱。由亲情启蒙,进而到道德的升华是德育的基本途径。我们认为以儒家“孝”德为切入口,以真情为支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具有实效性和重要意义。

一、儒家的“孝”德

1、人是情感的存在

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很重视人的情感活动,在他看来,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就是“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毫无掩饰和伪装的真实情感;所谓“实感”,就是实有所感、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幻的或凭空想象的。“真情”必须是有“实感”的真情,“实感”必须是有“真情”的实感,“真情”和“实感”是不能分开的。只有“真情”与“实感”统一起来,合而为一,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最后,人要成为真实的人的存在,这就需要有人

的“真实情感”,这种“真实情感”是人所本有的。人的形体存在是时空中的存在,人的情感活动是非时空的,超时空的,但由于它同时空中的形体存在不可分,因此,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2、 孝出于真情实感

孝的本质是一种原始本真的自然情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即实现亲情之爱。任何人,从出生到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都是在父母的抚育、爱护下成长的,学校不能代替父母的爱护和教育。这一点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没有例外。“孝”作为一种情感,虽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表现在行动上,不只是尽其赡养父母之责,更重要的是,要有“敬爱”之心,这种“敬”的情感,不仅是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而且包涵着对父母一生勤劳、无私奉献、人生经历等人格力量的尊敬。孔子说,“三年无免于父母之怀”,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有人可以请保姆、家庭教师,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不能割断的。儒家揭示了这一真理,要人们珍惜它,爱护它,并由此出发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普遍和谐,首先是家庭和谐。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的爱,是一种天赋德性,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这里没有丝毫的虚假与功利打算。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出于真情实感,具有超历史的永久价值。如同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是自然而然具有的。儒家认为“孝”出于“真情实感”,这是对人的情感存在的一种最基本的肯定。人作为生命存在,首先是从情感活动开始的,婴儿初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情感活动的萌芽,也是生命的诞生。婴儿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兄弟(姐妹),他的情感活动首先是在同父母兄弟的接触与交流中发生的,这时,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表现出来,其中,最基本的情感便是对父母的爱,由此便有所谓“孝”。

3、情感是可贵的,人也是可贵的,人有“良心”

儒家将情感放在首要地位,看作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2] “情”是好的,凡有“真情实感”的人,是可信赖的。《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所以为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因为人有情感。在儒家看来,人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情感。人固然有动物性的情绪、情感这一面,但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

高级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居于重要地位,这从孟子关于“四端之心”即“四端之情”的著名论述看得很清楚,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良心”。 中国人常说“天理良心”、“天理人情”,“良心”即是“人情”,人心之“良”,即是人情之“美”。这样的人情不是专为个人打算的“私心私情”,而是普遍化的道德情感。

4、孝敬父母,人之根本

“人之初,性本善”,“百善孝为先”,孝心是人性的一种体现,是最纯洁的亲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与情操,

要学会“作人”,首先要尊敬父母。很难设想,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能有很好的道德素质。儒家教导说,学要“为己”,即培养自己的德性,哪怕不识字,也要堂堂正正作个人。“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父母的情感推延开去,进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二、以“孝”为切入点,以真情为支点,以实践为载体,创新德育模式

情感道德教育不仅靠理性的灌输,更要靠心灵的感染。孝的本质与特点决定了以孝为切入点,重视真情实感的教育,并切实的以实践为载体,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领的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孝”德教育

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教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培养他们思想道德素养的一个主阵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道德质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对象的个体性,教育空间的独立性,形成了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育人特征。这里,家长的道德认知及自身的道德质量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大量的观察表明,青少年道德质量的优劣,与其所在的家庭道德环境和道德教育有极大的相关性。在一般情况下,家长道德素养高,且注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的家庭,其子女的道德状况较好;相反,家长本身道德素养差,又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其子女的道德素质往往较差。“教育者首先受教育”,[3]作为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对儒家“孝”德的认知与实践,言行一致。在赡养老人,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是真情实感,给子女树立良好榜样,使子女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教导子女与亲人和睦相处,与邻居友好往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友谊的可贵,从而养成尊老爱幼,诚实正直,有礼貌,讲团结等良好日常行为和习惯,形成做一名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公民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随时关心子女的道德行为表现,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教育。教育时,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也要循循善诱,认真引导。既不可被子女的"现代意识"所战胜,又不可因子女的排斥心理而气馁。家长要善于用先人的道德营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对孩子进行热情而细致的引导。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2、以学校教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孝”德教育

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主管道。学校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德育最根本的是教人做人。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此,道德教育中需要我们首先去理解一个关键词就是“人”。什么是人?我们如何认识和看待人?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孝者德之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4]孟子的“四端之心”,既“良心”是为人的根基。显然,儒家“孝”德教育是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活动载体,是学校德育所要建构的发展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和责任感的道德基础。围绕“孝”字,学校以及各个班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黑板报比赛,故事比赛,如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发动学生在学校、家庭就“孝”德开展大讨论,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并用实际行动来养成自己的孝心: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在社会关心公益。

3、我们要把“真”贯穿于德育教学的全过程

“真”即是真实和真诚,真情实感。“真”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律认识及掌握。 真,人之德的要素,做人的根本。教育者要以真心育人,以真信取人,以真知吸引人,以真理说服人,以真功培养人,把“真”贯穿于整个德育的全过程。就是教师要无私地爱学生。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真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 ,是育学生之美德的动力和源泉。以真心取人,是育人之德的前提。教师要以“真”的魅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我们的儿童,就是我们的晚年。正确

的教育,就是我们幸福的晚年 。不良的教育,就是我们未来的痛苦,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在举国面前的罪过”。 [5]这话深刻地说明了青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以“孝”德为基础,以真情实感为根本进行情感德育教育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意义深远。我们还将继续探寻规律,发展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肖忠群《孝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 2000年08月22日

[2]《中国哲学 ・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3] 蒙培元《 漫谈儒学与家庭伦理――从亲情关系说起》2002年《文史哲》第4期

[4] 《孟子・告子上》

[5]《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上一篇:浅析中专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下一篇:多角度“看”广安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