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在社会位移中的障碍及其解决策略

时间:2022-06-02 02:12:40

浅析学生在社会位移中的障碍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是否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位移困扰着当今不少的学生。本文结合电影《小孩不笨》,对学生在社会位移中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生;社会位移;解决策略

学生是一个生活在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这三个相对独立存在的小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同时扮演着学生、孩子和同学伙伴的角色。学生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位移,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健康的成长。本文就电影《小孩不笨》中学生在社会位移中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相关概念

1.“社会位移”是由南师大吴康宁教授根据美国学者菲兰(Phelan,P.)等人所做研究翻译过来的。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比如,放学后回到家中)称之为“越界”,即吴教授所说的“社会位移”[1]。

2.成功的社会位移

菲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位移现象[2]。

第一类: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

第二类:失协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

第三类:失协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第四类: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第一类学生所处的三个小社会中,文化结构比较温和,面临的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不矛盾。在电影中,EM1的学生就属于第一类,因为他们成绩好,所以是老师眼里的宝,家长心中的骄傲,在同伴中自我感觉良好,就算他们犯了错,老师家长也不忍责备他们;第二类学生面临的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是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三者之间还是有交集的,因此通过调试也可以位移;问题较大的是第三类和第四类,学生面临的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显著或相背离,最终导致位移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或无法位移。本文主要就后两类进行分析。

二.影响学生社会位移的因素

1. 孩子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一个是成人世界-父母、老师、亲戚等;另一个是同龄的孩子世界-朋友、一起玩耍的伙伴及学校的集体。每个群体都有自己外在或内在的规则,都有自己的社会组织性,对每一位群体成员都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3]。电影中的国彬、文福和Terry就是一个小群体。他们相互之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产生的效力反而更深刻,所以同辈群体的影响力在孩子心中更易接受。

成年人经常会或多或少地被排除在青少年群体之外。一个极端是,这些同龄孩子可能会与成年人发生公开的冲突;另一个极端是孩子和成人的期望保持绝对的一致,他们的行为是父母计划的结果。《小孩不笨》的Terry因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什么事情都不用他自己做,完全听从妈妈的安排,是个完全依照他妈妈布置好的轨迹走路的小木偶。

2.学校本该是帮助孩子沟通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的桥梁。但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功能不一样,学校不是把学生当做个体而是当做群体来教育他们,推动他们向成人世界的发展。在孩子心中,学校是一个外表友善、实则无情残酷的监狱,所以,就会出现电影中那样,明明是EM1的学生犯了错,老师却根本不相信EM3的学生说的话,而直接认定是后者的过错。老师之所以下此定论是因为在他们眼里,学习好的学生不会做错事,就算做错了也无所谓,因为人家学习棒。只要学习棒,一切就OK。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着自己的父母。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在教育社会学中,普遍的观点是将家庭视为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4]。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整个人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电影中三个小主角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Terry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权威型教育,孩子要做什么全由妈妈安排好;国彬的妈妈则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费劲了心思,但是她没有去挖掘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和特长,只关注他的学习,认为学习不好就没有了一切;文福的妈妈因为要开店,完全顾不上他。他除了要帮妈妈顾店,还要照顾弟弟,他是处在一种散养式的家庭教育环境中。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1.同龄群体的潜移默化作用非常重要。与家庭和学校不同,同龄群体不是社会正式的和制度化的团体。它们没有法律的限定,没有正式的社会功能和责任,但它们贯穿在孩子整个成长的过程当中,对孩子走向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孩子们是否被同龄人接受非常重要。

2.家长应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去发掘孩子的天赋,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如果期望值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家长应多跟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想法,多鼓励而非重批评,尽力帮孩子顺利的完成社会位移。

3.学校除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外,还要多进行反思。学校不能只为追求升学率就弃其他于不顾,教师也不要只盯着如何完成教学计划这一目标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这一任务,否则其自身便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不成其为教师。由于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的一种精神活动,学生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

参考文献:

[1][2]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26-227.

[3] 丹尼尔・U・莱文 瑞依娜・F・莱文.教育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6.

[4] 鲁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56-457.

上一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 下一篇: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