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用好课堂点评

时间:2022-05-26 08:09:28

以人为本,用好课堂点评

实施新课程,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而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有力手段。”怎样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正是当务之急。课堂评价是一节课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会作出“对”与“错”的简单评价,这样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能灵活利用评价手段,它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课文的知识、教师的提问会做出各种回答,他们或赞同,或反对,当然也会出现与课堂 内容 无关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说法,作为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或者一笑了之,它需要教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本学科或本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课堂评价运用不当,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自尊心都受到挫伤,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会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及其教师都产生抗拒心理。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恰当评价学生的价值,同时也积累了点滴经验。现就课堂点评的语言艺术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1.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就感。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五种奖:红花奖给专心听讲的学生,黄花奖给爱动脑筋的学生,绿花奖给团结协作的学生,蓝花奖给有进步的学生,紫花奖给认真作业的学生,得到五枚这样的小奖就可以换一面小红旗。这样的评价兼顾了各种层次的学生,使人人都能体验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1 点评要讲究艺术,真诚和尊重先行。

无论在什么样的课堂上,教师开口进行评价都要注意讲真诚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失误和错误。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融注情感,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感情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优点。

1.2 多种评价方式并用。

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一名同学胆小,说话断断续续,向她投以信任的目光,表示相信你能行……不要怜惜这小小的举动,不要怜惜你真诚的评价,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启发性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表达、运用情况程度不一,一步到位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教师的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很多评价应是具有启发性的。

2.1 洞察心理特点,呵护童心。

课堂点评的作用在于鼓励与反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述教师的评价显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相反,教师不经意的话语则刺伤了学生稚嫩的心灵, 影响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许老师会说,我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为学生好啊!殊不知,这样的“客观”,带给学生的将是尴尬与难堪。

2.2 将批评包涵在表扬中。

批评总是不受欢迎的,而教师往往是使用这个武器最频繁的人。心理学 研究 表明,一次批评和一次表扬,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有效,而继续使用批评和表扬,则前者的效果不如后者。就课堂点评而言,有批评也有表扬,但同样的意思怎样从教师的口中道出确实是有语言艺术可讲的。

2.3 提高语言修养的趣味性。

如果教师把话说得太直太露,一览无遗,听者并不一定信服。如注意从侧面入手,其效则会更好。当然,这里说的“曲”,并不是故意“绕弯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是该“旗帜鲜明”的时候还去“犹抱琵琶半遮面”,回避矛盾;而是要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注意“察颜观色”,合理地搞好穿插结合。

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发剂,能够唤起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掌握和运用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时的喜二、点评要注重引导悦情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来,稳步发展。

2.4 点评中蕴涵暗示教育。

我曾听一位教师执教“难报三春晖”一课。当一位学生说他看到妈妈冬天做家务手都冻肿了,于是想克隆出许多保姆时,教师亲切地问:“那你想过没有,保姆也是人呀,难道她的手就不会被冻肿吗?你关心妈妈也要关心保姆呀,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愉快地点了点头。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就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 学习 和情感走上正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 内容 。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2.5 点评要把握好“度”。

批评和赞赏应该有个“度”,尤其是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评价语的“尺度”、“限度”。

3.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自主性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我们让每一位被评价者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完善自己,充实自我。他们虽然天真、烂慢,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

3.1 自评。

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有位学生在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情况时是这样说的:“老师,我觉得我们学习小组比以前有进步了。”我说:“你指哪方面的进步?”他说:“目标很明确,没有一点犹豫,直扑过去!不过,我们老因为意见不一而吵架,浪费了时间。”他说着低下了头,同学们都鼓起掌来,我也高兴地笑了。

3.2 互相评价。

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对自己的认识有时不够深刻,从而使他们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做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从而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可见,高质量的点评,是教师渊博、机智、幽默的教学风格和热情、专注、求实的教学态度的凝聚点,又是教师灌输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临界点。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让我们都来关注课堂点评艺术,巧妙而恰当地进行课堂评价,使学生全身心地学习,让教与学达到最佳的境界!

收稿日期:2012-08-31

上一篇:浅议公务员在线学习系统高可行性保障 下一篇: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