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时间:2022-05-26 01:26:46

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摘要:笔者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总体不合理,对国际收支失衡起重要推动作用;与产业的非结构性变动相对比,产业的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程度更高。在现阶段,应对本国汇率和资本管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国际收支;状态空间模型;汇率政策

作者简介:徐仲昆(1974-),男,河南省郑州市人,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F8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84-06收稿日期:2012-12-26

国际收支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能揭示本国经济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及经济发展方式,据此可以判断一国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内外经济是否均衡。自1982年中国开始对国际收支进行系统性记录以来,截至2011年,共出现以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同时出现顺差为代表的国际收支失衡19次,特别是1996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两大基本账户17年连续出现顺差,形成持续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受结售汇制度制约,由两大账户顺差所累积的外汇通过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冲击,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制约,并导致宏观调控在“保增长”与“治通胀”两大目标间不断进行调整。围绕中国为何会出现持续性国际收支失衡这一问题,国内外不同学者进行过大量探讨,并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形成原因上形成共识,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失衡是引发国际收支持续失衡的根源。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具体内涵,以及经济结构失衡如何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上,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因此,厘清经济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明确何种类型的结构失衡发挥着基础性制约作用,对于中国运用经济结构调整手段来根除国际收支的持续性失衡,实现内外经济的均衡发展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目前,从结构失衡角度来研究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形成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经济结构的整体失衡研究国际收支失衡的形成与调节。Devereux等(2007)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存在整体性的结构失衡,这种失衡会造成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失效,最终加剧内外经济失衡,认为中国应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继而促进国际收支实现平衡;Glick等(2009)研究发现,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出整体结构性失衡,已造成国际收支平衡更加难以实现,同时还导致人民银行在稳定汇率、抑制通胀、保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出现“三难选择”,Xu(2009)认为应通过宏观经济整体结构的调整,来逐步摆脱对出口需求的过度依赖,以有效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加剧;Feldstein(2011)认为中国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的过度干预抑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是引发中国经济整体出现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Smith(2011)进一步指出这种整体性失衡会抑制国内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导致宏观调控部门难以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及时有效调节,Guillaumont(2010)和Cheng(2012)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汇率弹性,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才能改善经济整体结构,对国际收支失衡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石永拴(2012)等人运用GDP核算的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李沂(2012)等人运用FAVAR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出现的结构性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之间存在显著的内在联系,指出要从根本上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就必须对宏观经济的整体结构进行必要调整。

第二、基于经济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途径。马君潞(2008)认为,国内收入分配结构、贸易及非贸易结构不合理,都会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最终会对国际收支失衡起到引领作用,郭树清(2007)指出要想彻底消除持续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就需要在收入分配结构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祝丹涛(2008)提出应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和比例,通过国内消费与投资结构的改善,遏制两大账户顺差的加剧;Das(2009)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模型,探讨了中国国内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结构性失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认为通过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缓慢升值,可以促进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内部结构的逐步调整与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改善;余永定(2010)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是外贸及投资结构、国内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巴曙松(2010)与傅勇(2011)认为,只有加速经济市场化进程,利用要素和资源价格的改革,才能抑制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加剧,最终促进国际收支实现平衡;易纲(2011)、Mayer(2012)认为,应通过本国需求结构的调整,逐步改变出口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有效缓解国际收支两大账户失衡的加深。

从现有文献中不难发现,包括外贸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结构形式,都是从需求层面来反映经济的整体结构。虽然国内需求结构的不合理能够对国际收支失衡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供给结构调整与变动对国际收支持续性失衡所产生的冲击才具有根本性质,特别是作为供给结构核心组成部分的产业结构,其变动会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结构,并通过收入分配结构引发国内消费与投资、外贸结构的彻底改变,最终决定着国际收支能否实现平衡。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从产业结构视角对国际收支进行研究的文献还未曾看到。鉴于此,本文从中国三大产业整体结构的变动出发,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探讨产业结构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实证模型研究中国三大产业的结构性变动、非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两大账户的具体冲击和影响,以期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际收支实现基本平衡提供有益参考。

二、产业结构失衡引致国际收支失衡的机理产业结构失衡引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原理,可以利用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来解释。根据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一国国民经济可划分为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两类,其中贸易部门主要指制造业或工业,非贸易部门是指服务业。由于受劳动生产率的制约,非贸易部门收入增速无法赶上贸易部门,国内收入分配结构将会出现失衡,继而会引起外贸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最终造成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必须依靠扩大外需来保持增速。在此条件下,经常账户顺差将会出现,若本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在本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国际资本流入将不断提高,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也将会出现,最终造成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失衡。

基于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可以构建理论模型来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形成过程展开分析。考虑到中国外贸出口主要来自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业,为简化分析可做以下假定:一是中国第一与第三产业对出口创汇的贡献微弱,可忽略不计;二是中国经济是由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组成,贸易部门可代表第二产业,非贸易部门可代表第一与第三产业;三是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是贸易与非贸易部门的投入要素。根据上述假设,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方程组(1)中,Y代表产出水平,A、K、L分别代表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劳动投入。其中,A为外生变量,K与L为内生变量,下标tr与ntr分别用来代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上标a与b为常数,并且有0

三、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为了摸清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厘清三大产业之间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可选择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等9个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以及巴西、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四个有代表性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利用这些国家三大产业的整体变动趋势同中国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第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正处于市场化的早期。1970年~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70年美国、英国、墨西哥、意大利、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50%,其他国家第三产业占比也都超过35%,目前这些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普遍超过60%。 1970年中国第三产业占比仅为24.47%,至2010年底,中国第三产业占比为43.10%,比印度还低11个百分点。从总体来看,中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还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二、中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处于较为明显的失衡状态。1970年~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不断降低。1970年,除德国和日本以外,世界主要国家第二产业占比都低于40%,而中国第二产业占比为40.23%,高于世界整体水平。2010年,中国第二产业占比接近47%,同期其他国家第二产业占比均在25%以下。显然,中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过高,处于较为明显的失衡状态。

第三、中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整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1970年~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达最小。1970年,中国第一产业占比为35.3%,同期,除印度以外,其他国家第一产业占比都低于20%。在随后的40多年中,中国第一产业占比得到显著降低,至2010年这一比值已接近10%,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大致相当。但同期,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第一产业占比已下降到5%,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偏高。

从中国与其他国家三大产业占比变化来看,中国三大产业的整体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特征,客观上加剧了经济的内外失衡。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1. 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

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通过制约资本流入和改变出口规模,最终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为此,可借助状态空间模型展开分析,以确定产业的结构性变动、非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权重。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如下:

2.实证检验与分析

分别以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作为状态变量,以外国直接投资增速与出口增速作为解释变量,相关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商务部网站。将1982~2011年各变量的年度数据代入模型,就可得到三大产业的结构性变动、非结构性变动的影响权重值。从数据的检验来看,统计结果均不支持原假设H0而支持备择假设H1,说明无论是结构性变动还是非结构性变动,都会对国际收支产生显著影响,并且结构性变动、非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模型的具体数值和显著性结果如表1所示。

四、主要结论及启示

本文利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基于国际比较研究了中国三大产业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中国三大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尽管中国第一产业正得到不断优化,但是,第二产业处于较为明显的失衡状态,第三产业还处于市场化的早期阶段;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过高,第一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在产业结构的变动中,三大产业的结构性变动与非结构性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尽相同。表现在:三大产业的结构性变动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产生的影响效果总体要高于非结构性变动;三大产业的结构性变动对经常账户产生的影响要显著高于非结构性变动;三大产业的非结构性变动对资本与金融账户产生的影响要高于结构性变动。

第三、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中,第二产业的结构性变动与非结构性变动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所产生的影响相对高于第一与第三产业。

上述结论表明,适度降低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适时提高第一、第三产业占比,有利于通过三大产业整体结构的优化,来缓解经常账户顺差加剧,改善资本净流入增速,进而促进国际收支实现基本平衡。此外,在产业结构变动中,为能有效抑制非结构性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要对汇率政策和资本管制政策进行必要变动,以最大限度发挥结构调整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成效。

参考文献:

巴曙松.2010.内部改革与结构调整重于汇率改革\[J\].资本市场(1):16-17.

傅勇. 2011.顺差的根由及其合理性\[J\].中国金融(8):50-51.

郭树清.2007.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12):4-10.

李沂,肖继五,崔建军. 2012.人民币升值能否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基于FAVAR模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3):30-39.

马君潞. 2008.发展非贸易部门对缓解贸易顺差及货币升值压力的作用\[J\].世界经济(4): 11-23.

石永拴,肖继五,高士亮. 2012.我国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对“双顺差”的影响研究\[J\].经济学动态(9):34-39.

易纲. 2011.中国应对QE2的最佳选择是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J\].中国外汇(1): 5-6.

余永定. 2010.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J\].国际经济评论(3):9-44.

祝丹涛. 2008.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J\].金融研究(8):29-38.

CHENG W, ZHANG D. 2012.A monetary model of China-US trade relations\[J\]. Economic Modelling, 29(2): 233-238.

DAS D K. 2009. The evolution of renminbi yuan and the protracted debate on its undervaluation: an integrated review \[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 (5):570-579.

DEVEREUX M B, GENBERG H. 2007. Currency appreciation and current account adjustment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6(4):570-586.

FELDSTEIN M. 2011.The role of currency realignments in eliminating the US and China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33(5):731-736.

GLICK R, HUTCHISON M. 2009.Navigating the trilemma: Capital flows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3): 205-224.

GUILLAUMONT J S, HUA P.2011. How does real exchange rate influence labour productivity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2(4): 628-645.

MAYER J. 2012.Global rebalancing: Effects on trade and employment\[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3(6): 627-642.

SMITH C E. 2011.External balance adjustment: an intra-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30(6) :1195-1213.

XU Y. 2009. Relevant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real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for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3): 440-451.

上一篇:改善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果 下一篇: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体制构建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