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播撒“社会美”种子

时间:2022-05-25 10:43:58

语文教育播撒“社会美”种子

社会美是社会 生活的美,直接体现人的自由创造,是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现代中学生分不清、判不明市场经济中的不良道德现象。利用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社会美教育有直接作用。语文教育,采用多种途径,播撒“社会美”种子,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美 语文教育 审美意识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美,直接体现人的自由创造,是实践最直接的表现,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人的自由创造是在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离不开真;创造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功利目的和实践的进步要求,这离不开善。

现代中学生,生理变化快速、社会经验缺乏、适应能力不足,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是比较特殊的,体验是比较强烈的,分不清、判不明市场经济中不良道德现象。处于困惑的中学生,表现出令人忧心的道德现状和发展趋势:理想信念趋于迷惘化和淡漠化、价值取向趋于自我化和功利化、行为方式趋于不文明化和失当化、生活态度趋于享乐化和高消费化、法制纪律趋于淡漠化和无知化。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立人,读书为明理,作文即做人。语文学习过程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更是熏陶情感、提高审美、培育道德、学习做人的过程。语文教师采用多种途径,播撒“社会美”种子,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社会美教育。

一、发挥教师社会美形成影响

一位教师曾调查对老师打麻将的看法,许多学生对醉心麻坛的老师嗤之以鼻,满脸不屑,绝无尊重之意,但对不打麻将的老师非常尊敬,说不打麻将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是力量,魅力是磁场。孔子重视“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能“其身立而其教存”。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倡导“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重视人格魅力修养,塑造良好社会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软实力形成影响,学生才能主动走进老师的心灵,成为老师的超级粉丝,亲其师,信其道,形成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情操的社会美品质。

二、营造语文课堂环境促进和谐

曲刚老师说:“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这个巨大电池。如果最终没有唤醒心理力量,一切教育活动就都是失败的。”教学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营造宽自主、多元、竞争、开放、包容、默契的课堂环境,学生意见认真倾听,耐心接受,不作压制,大胆质疑,大胆表达,实现能提问、能发言,唤醒学生生命内力,形成学生公平正直、民主文明的社会美品质。

三、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达成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深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切都是教师用以引起学生对知识、学科、学习过程的兴趣的必备条件。”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语文学科本身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语文课堂应有“春风拂面百花开”的璀璨效果,语文学习像沙漠探宝的跋涉旅行,每一步都会有拾贝的快乐收获。语文课堂是思想交流场所,表达和表现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形成学生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的双赢的社会美品质。

四、利用语文教学内容颐趣养心

语文学科的多元文化元素和广博深邃的思想内涵蕴含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说:“我从这些鸿篇巨著中,看到了人类历史的辉煌,也看到了历史和现实中丑恶的一面。我更看到,社会在发展进步,人们追求真善美,一直为公平正义而不懈斗争。”“在阅读中,我时常联系社会,思索人生,想着社会发展的道路,想着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学时,教师精心设计,用形象化语言激活学生头脑重大表象,唤起学生审美经念和审美需要,引导学生完成与作者、作品人物的“心理位置互换”,将学生引入“角色”。学生见仁见智,不知不觉颐趣养心,唤醒生命内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树立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抱负,锤炼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社会美品质。

五、抓住作文训练指导内化践行

许多优秀作家都非常善于发现现实生活真实,感悟现实人生真切,品味世间万物真情。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组织文字、提炼主题、书面表达、修改评点的教学活动。当前社会,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滑坡,各种丑恶现象粉墨登场,许多人社会美混淆与迷失。作文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加以鉴别批判,摈弃社会上泛滥的不良价值观,分清善恶;引导学生富有博爱、悲悯、宽容之心,正确区分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好和坏、真理和谬误等,褒善贬恶,求真弃假,爱美恶丑,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稳定。文品就是人品,人品就是文品。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民情,关注疾苦关注民众,重视亲情,感恩父母,关爱他人,呵护一切生灵和生命……学生习作时,将这诸多关心、关爱和关切之情,如涓涓细流,潺潺溪水般地泉涌出来,倾泻出来,淌流出来,既是一篇美文,又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蔡元培说:“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将来。”语文老师们,履行“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的社会美责任吧。

参考文献:

[1] 魏新玲.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状况极其调适[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3).

[2]谢文平,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J].德育研究,2002,(10).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上一篇:语文教学如何成就智慧课堂 下一篇:开展拓展性阅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