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5-25 10:13:02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在我国高职教学中,经济管理专业相比较于理工专业,其在实践教学中尚存在些许不足,因此,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我国高职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新型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要落后于传统的理工类专业,存在些许不足。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创新与探索,对实践教学进行研究,进而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1.教学模式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教学模式,两种模式在主体和环境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其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具有较大差异。校外实践能够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实践环境,进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校内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断细化,为学生奠定实践基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践方面,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而校内实践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并不完善。因此,院校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将两者模式有机结合。

2.教学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快速融入到岗位中,满足企业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持续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符合时代的新要求。因此,院校要不嘟行调查和分析,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教学目标。

3.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素质,教师团队年龄和结构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实践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当前校内实践教学的关键模式,其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选择真实的、典型的案例开展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照案例内容,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正确和及时的指导。同时,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根据真实性以及合理性的选择原则,其中真实性主要是指案例要带给学生真实感,并且适用于教学,其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合理性主要是指案例要符合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采用的重要实践教学方式,其通过院校与企业的深化合作,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训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起步较早,各项机制也相对完善,但是在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例如实习岗位和学生专业存在差异,企业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等,众多因素都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职业教育新特点,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与企业的默契程度,充分发挥其实践教学的潜力和价值。

3.模拟实训

模拟实训是为学生创设仿真的时间环境,并且带给学生真实的角色感,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一种在校内开展的实践教学方式。模拟实训具有虚拟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仿真实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在创设教学环节和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模拟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4.工学结合

在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工学结合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模式,其将实践工作与校内学习充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第一,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开展工作实践,通过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组织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当前就我国高职教育特点而言,这两种形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也缺陷,因此,院校和用人单位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工学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促进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三、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考核办法

1.综合式方法

综合式方法主要是通过笔试和面试考核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理论知识。其中面试主要考核学生交流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思维逻辑、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笔试主要通过合理以及科学的设计,将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

2.操作式方法

操作式方法与传统的考核存在区别,主要针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操作是该模式的重点。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考核内容、考核环境以及考核标准,其中考核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完全符合;考核环境要尽量与学生的实训环境相同,即道德环境、设备环境以及岗位环境要相同。在相同的环境下,考察学生的实际实践水平;考核标准要根据企业的岗位标准科学制定,并且主要检验和考核学生的工作能力。

3.作品式方法

作品式方法适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整合自身的思维对案例中设置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进而为教师呈现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作品。作品式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及处理问题能力,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并且得到准确的考核数据和结果。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面临着创新与改革,在经济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以及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秀文,郭玉梅.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08:47-49.

[2]林海,严中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1:33-36+138.

[3]王小志.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二维多点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73-76.

[4]董绿英,刘轶宏.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及指标体系设计[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75-79.

[5]卢优兰.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产出型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191-193.

[6]卢优兰.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产出型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34-36.

作者简介:

单治国(1971.4~):男,籍贯:河南周口,学历: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典型教学情景之“保险杠修复”...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中的经典文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