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时间:2022-05-25 08:20:52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442000)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小儿患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11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61例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45例能够配合,4例需强制治疗;对照组中有25例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54例能够配合,31例需强制治疗,试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85-01 小儿患者由于缺乏自主意识,自控能力很差,因此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由于害怕打针、吃药,治疗依从性很差,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1-2]。因临床表明,通过对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为了进一步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220例小儿患儿进行分组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220例小儿患儿,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名,试验组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5岁-11岁,平均年龄(7.15±2.35)岁,住院时间3d-25d,平均(13.57±2.14)d;对照组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4岁-26岁,平均年龄(7.44±2.39)岁,住院时间2d-25d,平均(14.11±2.26)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各项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具体措施为:(1)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绝大部分患儿由于医院陌生的环境及对打针的恐惧,容易产生恐惧及排斥心理,特别是城市中的一些独生子女在温室环境长大,接受陌生环境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下;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制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充分掌握患儿的临床特点,积极通过玩具、卡通、漫画、电视节目、游戏等方式“投其所好”,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另外是在病房内布置些卡通图案或放置简单的卡通玩具等,提高病房的舒适度,拉近与患儿的距离,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依从性;(2)取得家长配合,由于对患儿病情的担心,很多家长往往会产生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如果再出现一次扎针不成功的现象,更容易引起患儿家长的抵触。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为患儿家长讲解其病情状况、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措施等等,端正患儿家长的心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临床治疗和护理,积极配合临床人员开展诊治工作;(3)充分的鼓励,很多患儿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其家长或者临床人员积极的鼓励,而另外一些患儿往往具有较强的随他性,通过与其他患儿对比往往能激发其勇气,从而坦然的接受打针等治疗,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积极分析患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鼓励方法积极鼓励患儿,提高患儿的依从性;(4)常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的原则[3],详细检查各项设备和工具,确保输液、注射和口服药物准确无误。在护理过程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患儿的主观感受,发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掌握与患儿沟通的基本要领,积极做好患儿及其家长的安抚工作,确保诊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对比[4]。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以P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61例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45例能够配合,4例需强制治疗;对照组中有25例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54例能够配合,31例需强制治疗,试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对比情况

组别例数主动配合治疗能够配合强制治疗对照组110255431试验组110614543 讨论

由于心理特点、社会因素等众多方面的原因,小儿患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往往依从性很差,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主要不愿意服药和接受注射治疗等,特别是打针、静脉注射等。要确保治疗效果,就必须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通过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也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关键。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努力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4-5]。本文主要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220例小儿患儿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予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梁福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5:84-85.

[2] 宗永忠,施亚明.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18:1645-1647.

[3] 边瑞军,杨晓莹.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08:391-392.

[4] 许奕如,唐玉花,邹祝华,谢蝶兰.护理干预对小儿弱视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5-16.

[5] 戴小凤,樊惠芬.综合护理干预对儿麻矫形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4362-4363.

上一篇:家庭健康教育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