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作弊现象浅析

时间:2022-05-24 05:10:31

当代大学生作弊现象浅析

【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作弊手段、作弊原因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了只有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加强诚信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 作弊 手段 成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16-01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刻苦专研,将来才能够成为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人,这是大学生“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在大学时代,所谓“成才”与否一般都是用与考试成绩相关的各种标准来衡量的。因此有些大学生为了所谓的“成才”不顾诚信在考试中作弊,而且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1 大学生作弊人数多。手段五花八门.日新月异

通过对吉林省某大学的大一至大四共15000余名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大一至大四学生都存在作弊现象,只是作弊的比率不尽相同。大一学生作弊率是13%左右,大二学生作弊率是24%左右,大三、大四学生作弊率高达40%以上。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作弊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不仅如此,大学生作弊手段也呈多样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日常考务调研以及调查问卷等相关研究发现,九十年代大学生多采用剽窃、抄书、写在手上、做小条等方法进行抄袭。而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基本上已经摒弃了上述抄袭方法,他们通过缩印把答案粘在笔上、格尺上;他们利用MP3、对讲机、手机、隐形耳机等进行答案的传输,更有甚者通过手术把秀珍耳机植入耳廓,待考试完毕再行取出;替考是当前大学生通过伪造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等带有个人信息的有效证件实现作弊的一种手段,但是成本较高、程序复杂,多出现在某些重要考试当中。而今作弊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已经形成了产销一条龙服务。针对国家大型考试如英语4、6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研究生考试、托福、雅思等考试,就有专门的人员组织出售答案、作弊设备等,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将答案传递给作弊者,这种作弊方式具有隐蔽好、答案准确、费用很高等特点,调查研究表明通过这种方式作弊的只有不足百分之十的人被抓到其作弊。

2 大学生作弊的成因

2.1当代大学生用于课业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当代大学生轻重倒置,忽视专业课学习。其主要表现为参加学生活动过分热忱,从事各种兼职,耽误学业。大学是充满活力的地方,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大学校园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在它们的组织下,大学校园表现出了无限的生机与活泼。一些本身能力、精力有限的大学生参加学生工作组织,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当他们在乐此不疲的忙于学生活动的时候,忽视了自身的学业。无论是从事过兼职的同学还是没有从事过兼职的同学普遍都认为,从事兼职明显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寻找工作增加砝码,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他们在对大学本身都还没有失去新鲜感时就开始从事兼职,并错误地认为在大学学习是次要的,抓紧时间培养自己以后工作需要的能力势在必行。他们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寝,忙于应酬,但是他们浑然不觉这其中的错误,因为他们自认为有相当合理的理由。当代大学生把本该用于学习的时间都占用了,而又不甘心因考试不及格而无法拿到毕业证书,不抄袭那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当代大学应付考试,游戏人生。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已经诞生了一种实在的思想:大学是“严进宽出”的地方。这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学的考试简单化,甚至过程化。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准备考试,在考试前几天看看老师平时讲的重点就不会挂科。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大学校园中出现了许多轻视大学考试的学生。他们平日不会学习,考试前也不会准备,而是用作弊来对待大学考试。他们认为,反正考试都是这样简单,没有什么意思,何必要去认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激情后的大学生大多选择用网络麻醉自己。各大高校领导表示,因学业无法完成而遭致退学并不是新闻,每年都有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学,但不可否认沉迷网络已成为.齐少学子“丧志”的罪魁祸首。

2.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歪曲,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当前大学生的心境较为复杂,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产生了很多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当前社会中的消极心态,如疑虑心理、冷漠心理、困惑心理、投机心理、焦躁心理、逆反心理等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心境.特别是冷漠心理、焦躁心理和逆反心理在学生身上表现明显,这样使一些学生在对待人事上漠不关心、避而远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碰到问题绕道走,凡事只顾自己、顾眼前、不管他人,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作弊的大学生无非就是两种目的,一种是通过作弊达到及格,让自己的顺利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另一种是通过作弊使自己的成绩锦上添花,达到优秀水平,得到这样那样的奖励,把优秀的成绩作为自己就业的砝码。更好的成绩意味着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酬,更好的配偶,更安逸、舒适的生活等等。正如古语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代大学生更愿意信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绝大部分大学生本身并没有作弊的习惯与年头,但是看到少数平日不学习的同学通过在考场作弊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好成绩,不免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了盲从的心理,也一同加入作弊大军的行列。

2.3客观因素助长了当代大学生作弊之风

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存在不合理性。尽管当下整个社会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是当下社会的主力军。考场中监考教师的执行力不够,为作弊考生提供了可乘之机,纵容作弊行为就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用人单位过度强调一纸文凭,注重各种证书、分数等流于形式的东西,不注重考核学生的能力与品德。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则是盲目轻狂的.面对丰富多彩的纷繁世界,五花八门的关系人际脉络,大学生身在其中,却不知该如何生活了。裸的功利追逐将大学校园也熏染成刻薄的角斗场,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令大学生追求知识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带上名利色彩,金钱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现实还是无奈,社会在一天一天进步,人的追求却一天一天走向庸俗。因此要杜绝大学生作弊现象,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教育学生要响应时代召唤,要负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学会正确分析和洞察社会现象,不随波逐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坦然地面对未来职业选择与更迭,从而展示人生价值,争取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上一篇:思维导图软件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临床专业讨论课的研究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