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时间:2022-05-24 03:36:17

合作学习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摘要】新课标积极倡导“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使学生“在阶段中学会合作,体会合作和成功的喜悦”;教学建议中又提出“综合性学习应该强调合作精神”;评价建议中还强调“把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态度放在评价学生着眼点的首位”。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为基本形式,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的相互性学习,是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途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花样翻新,是时代对语文的要求,是未来对语文的呼唤。同时,合作学习也是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学习者虽然有一定阅历,但个人的阅历毕竟有限,存在种种不足,需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只有共同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只有相互讨论,各抒己见,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合作学习的好处

语文学习的材料具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是较为感性的开放过程。学习者能根据自己阅历,对学习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推理和判断。把合作学习的观念引入语文教学中,能使不同智能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知识风格的学生互补;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使学生养成互相协作、共创团队的精神。就教学而言,不仅能发挥群体化优势,改善语文课堂模式,提高学生互动频率,而且能互相交流思想,使学生认识丰富起来,思想深刻起来,教学的情意功能和教学过程双主体的模式凸现出来。

三、合作学习的设置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为基本单位的,小组或团队的设置,应视具体任务灵活而定。任务简单,比如学习材料中的字、词、句子、修辞等基础知识,前后桌组成小组即可。有争议性、探究内涵的问题,小组或团队的设置就不能盲目随意,教师要在摸清、掌握学生底子的情况下,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精心搭配。必须考虑不同类型人际合作,即组合人员是“异质”的,也就是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特长,甚至不同民族的学生组合成小组或团队。合作者之间要存在互补性,而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或团队是这个班级的截面或缩影,保证小组间公平竞争。

四、合作学习材料的设计

针对不同的目标和学生的层次,可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合作学习的材料:

1.字、词板块

识字、释词是学好语文的基础。面对每篇课文,先让学生把课文注释里的拼音标注到课文相应的文字处,为下面的朗读做准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提醒学生手上别忘了拿着笔,遇到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把它圈出来,不明白意思的词画出来。读完后,学习小组成员把自己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在小组中提出来,让学生查字、词典和运用注解讨论解释。

现代文的学习使用此方法,文言文学习也不例外。不同之处是,学生在正音、释词以后,教师要联系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用现代汉语译文言文时,注意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注意课文中出现的某些词古今意义的差别;注意文中的通假字;注意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特点。

2.句子、片断板块

研究课文时,可以要求合作小组的成员找出各自认为最好的句子。这些句子可以是含义深刻的,可以是生动形象的;可以是幽默风趣的,可以是富有哲理的。随个人“口味”而定,只要是自己喜欢并加以体会,能说出喜欢的理由即可。

文章的精彩片断,有的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一般为主旨所在;有的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有的用语精练,好词迭出,佳句层现……在学习时,合作者充分发表对精彩片断的理解。有时也可以由合作者提出几个问题由合作成员加以研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研究的问题,各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提出研究的结果。通过这样,从多方面获取信息。

3.辩论板块

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学生正反辩论,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比如苏教版课文中“探究、练习”的很多题目,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为了让双方的见解充分接受挑战,可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为了使自己一方观点成立,理由充分,学生就会合作协商,交流讨论,挖掘课文的内在信息,查找有关资料,学习热情高涨。

合作学习材料的设计不止以上这些,只要教师把合作学习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那么课文中很多问题都可以设计成合作学习的材料。

五、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提倡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淡化,被边缘化,甚至置身于合作之外,讨论变成了“放羊”,合作变成了“聊天”,教师变成了“看客”。相反,合作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从教的角度说,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是主导。老师在合作学习时不能不“教”,不能不“导”。“教”、“导”体现在:1.及时点拨的深化。当学生处在疑难之处,一定要引导思考,及时点拨,把问题引向深入,以期获得智慧的火花。2.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掌握入门的钥匙,最终达到不需要指导的境界。3.要补充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4.要适时适当地给予鼓励,使他们有成就感,调动学习、讨论的积极性。要有针对性地点评和总结。要注意引导学生揭示阅读规律,提炼要点,归纳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5.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欣赏他人长处,学会体谅,学会宽容,学会一起协作,积极去寻求融洽合作的途径。最后要对各小组提出的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澄清、集中、归纳、调整,使讨论有明确中心和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唐艳.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04.7

上一篇:激发兴趣,授之以渔 下一篇:浅探课堂生成的有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