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美雨随诗来

时间:2022-10-06 08:49:01

高治军先生从事诗歌创作多年,近年,诗心如火炽,诗情似海涛,不断推出新作、力作,先后出版了诗集《我手写我心》《沐春踏歌行》《大河飞歌》《诗颂中原》《微雨燕子飞》《清风明月吟》等,引起了诗歌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给当代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思考启发。他用文字建构着属于自己的诗歌世界和情感世界,记录着自己的游历脚步,记录着自己的心灵历程,也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脉络。这部新作《欧风美雨》,正是诗人几年来远涉重洋留下的足迹,书中不尽是风景,更是对西方文化、政治、历史的所感所思,从中可领略到诗人对欧风美雨的独特感受。

如果说,进入河南省政府推荐的农家书屋的唯一一本新古体诗《诗颂中原》,表达的是作者对脚下深爱的故土的拳拳赤子之心,那么,这本记录遥远异域文明文化、风景风情的《欧风美雨》,将会给读者带来更大的震撼和更深的思索。

全书分 “欧洲行”“美洲行”和“瀛海行”三部分,共320首诗歌。诗人从鲜明的、具体的、形象的异国景色的描述中,概括、提炼、升华出具有相当深度的思想,在丰富瑰丽的想象中加入理性的思考,让感性形象呈现出理性光芒,将思想的锋芒、诗的情致和流淌心灵的语言融为一体,超越了单纯的个人化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诗歌创作又上升一个高度,境界上更为开阔,艺术上更加纯熟,同时也把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熔铸于诗歌中,体现了诗人思想和情感的交融、哲理和形象的结合、哲思美和诗情美的交相辉映。

诗歌往往以哲思为至高境界,靠闪光的思想给人以震撼。海德格尔认为:“诗的本质是真理的确立。”对真理的追求,永远是一个真正诗人的永恒动力。因而,诗歌审美中应当包含“思”的成分。然而,怎样使感性的表达和理性的思维一致起来?高治军在《欧风美雨》中给予了明确回答。诗集中很大部分是抒发诗人山程水驿的羁旅之思,作者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诗人,他的诗不仅仅停留于佳山好水的复制,而是表现出较为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在“美国行”组诗中,作者作了一回心灵、思想、情感、文化的“逍遥游”,异域词汇和意象皆入诗,风格迥异于其他游记诗。在世人眼里,民主和自由理念既是美国最动人的“内核”,也是美国最漂亮的“包装”,美国一直被“神话”成民主自由的“天堂”,也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物质文明。诗人穿梭于美国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之间,游走于帝国大厦、联合国总部、华尔街、白宫、博物馆之间,置身于自由女神像下,在感叹美国的崛起和神话之余,在诗歌中如实记录了这种发达、文明、自由:“王权像游轮,豪华却易沉。民主似木舟,简易却奇珍。”(《国王像前的沉思》)“一纪风雨仍如旧,科学发展乃是真。”(《散步杂感》)“包罗万象大都市,美国文化织锦成。”(《洛杉矶感城》)“如问咄咄何若此,却是郊区别墅去。”(《夜空》)“人定胜天又一闻,科学环保加钞票。”(《骆驼草》)“倡导自由精神论,思想闪电温如春。”(《杰弗逊》)“心想这下费时间,谁知神奇只一闪。”(《电子自动收费感》)“千里绿树千里路,万顷云涛万顷渡。天地任飞群群鸥,植物动物和谐处。”(《道中所见》)“四通八达漫漫路,东西南北张张网。”(《感路》),尤其是《唏噓》小诗中“今且入西市,归来唏噓深。可怜老眼昏,不辨贫富人”,表达了对西方现代文明发达程度的慨叹,但其方式不同于别人,而是充满了轻松和调侃。当然,诗人更想表达的是,高傲的“自由女神”,也有脆弱、颓废、无能为力的时候,与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矮的平房,徘徊街头的醉汉,沿街行乞的流浪儿:“嬉皮滑稽街上过,乖巧怪异另类多。乞讨残疾声戚戚,西域亦非太阳国。”(《嬉皮街》)“原本心中装神话,片刻之间神无影。”(《感补胎》)“脚踏美利坚,几欲寻神仙。神仙不知处,惟在余心间。”(《余心》),尤其是看了美国航母后表达了更深层次的思想:中国要发展,中国要赶超。“茫茫大海中,猛见海之龙。国家富且强,才有此物生。如若无舰母,不敢发巨声。寰宇蔚蓝色,岂无制海空。堂堂郑和后,快快建巨艇。霸强能横行,亦使我心惊。长年吹和风,而今不别听?”诗中显示了一种深沉博大的现代人的进取精神。

黑格尔说:“诗的最高境界是哲学。”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思想的深度。如《华盛顿纪念碑》“一把宝剑插天际,大功默默何须记。独立国家创共和,望其项背谁与比。”又《杰弗逊》:“巍然屹立杰弗逊,独立宣言起草人。倡导自由精神论,思想闪电温如春。”还有《自由女神》《自由钟》《情人石》等,这些即兴而作的诗篇,尽管角度不尽一致,但贯串了对自由精神、独立人格、无私奉献、人间大爱的向往。

在国外,他是个异乡人,是个游客,但他不求把自己摄进风景的彩色神话之中,而是用自己胸中祖国文化的酒杯,去品尝别种文化的神韵。在《澳国随想》中,诗人写道:“太阳北边照,天涯遍芳草。国花金合欢,花开分外娇。一年桉树绿,四季挺且茂。考拉树上睡,袋鼠地下跑。鸟中佼佼者,勇进属鸸鹋。郑和下南洋,明人曾先到。库克智勇高,米字国旗飘。资源乃金山,澳人确逍遥。民生又自由,开放且新潮。澳国他山石,攻玉可谓妙。蔚蓝碧波起,共涌大洋涛……”在《悉尼海滩》中:“蓝天白云碧湾,浴人海鸥沙滩。阳光灿烂,一派澳洲适闲。”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四面环海,四季与北半球正好相反,诗人家乡寒冬腊月时,恰恰是澳大利亚的酷暑季节。阳光、海滩、碧波、广袤的内陆、茂密的雨林、独一无二的袋鼠和考拉、自由和谐的多元化社会,以及适闲的人文自然环境,呈现在诗中的形象描述都是不可抵挡的诱惑。新西兰给予诗人的印象是:“阳光堪明媚,蓝天堆白云。四季无暑寒,一年俱宜人。小河水清纯,圣诞木花殷。处处树葳蕤,常见彩蝶飞。几维鸟态掬,奇异果味美。青草一片片,牛羊几群群。城乡相和睦,邻居互可亲。南北两巨岛,偌大一牧村。”(《新西兰印象》)异国风景独特优美,诗歌给人以充分的审美愉悦,语言似澳洲阳光般透彻、闪亮、纯净、简约,但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会感觉到诗人笔下不仅仅是一幅幅异域风情的山水画,不仅仅描绘了各种美丽景象,更蕴含着作者对欧洲美洲这样发达国家社会和谐、民主自由、生态文明的思考。言此而意彼,深入而浅出,理隐而趣显,朴拙而新奇,意与象浑然一体,情与理自然胶合,凸显了诗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特色。《考拉》《红杉树》《天鹅》等七言绝句,则托物言志地道出了诗人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淡泊超然于物外的高尚人格的赞美,也是作者为人处世的写照。像这种熔思想、形象、情感于一炉的佳句,在诗人的笔下比比皆是,例如: “一天到晚树上睡,哪管世上喧纷扰?” “谁知掌样小小物,但为生计搏几回。” “应知世上万类物,高贵总不与俗同。” “绝无弯曲旁斜枝,一心只向光明去。”

上一篇:以选课方式的创新促进个性化培养的探索 下一篇:微生物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