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交通的平静化及其景观设计

时间:2022-05-24 11:53:57

浅谈道路交通的平静化及其景观设计

摘要:Traffic Calming,即“平静化的交通”,是道路设计中减速技术的总称,目的在于改变驾驶员对道路的感知从而使其以合适速度驾驶,其中心思想就是在城市中的密集的慢性道路空间,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如街心花园、减速垫、限速、限车和限声等,以减少该区域的车流量,降低车速,从安全、环保和噪声等方面,给人车混行的慢速街道空间提出设计依据。

关键字:平静化;道路交通;道路景观

Abstract:Traffic Calming, "calm traffic", is the general term of the road design in deceleration technology, aimed at chang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driver on the road to making it to the appropriate speed driving, the central idea in the city in the intensive chronic road spacethrough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such as the garden in the deceleration pad, speed limits, limit cars and limit sound to reduce the traffic flow in the region, reduce the speed,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noise, giving the car the mixedslow street space design basis.

Keywords: calm; road traffic; road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关于平静化交通

Traffic Calming,即“平静化的交通”,是道路设计中减速技术的总称,目的在于改变驾驶员对道路的感知从而使其以合适速度驾驶,其中心思想就是在城市中的密集的慢性道路空间,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如街心花园、减速垫、限速、限车和限声等,以减少该区域的车流量,降低车速,从安全、环保和噪声等方面,为城市居民打造出 “平静岛”,给人车混行的慢速街道空间提出设计依据,如西安的大唐通易坊,整条街以慢速设计为主,过街人行道采用抬高路面的方式实现人行和车行的软分离。

然而,为什么主张道路平静化设计要与景观设计结合?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多数景观设计是针对人慢速或者静止的时候视觉要求的满足,在高速运动车辆中的人们,对景观视线范围其实很小,如下图所示。然而道路平静化设计所针对的也正是人车混行时的慢速交通,所以,道路平静化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也正是设计中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0世纪60年代末,荷兰Delft的规划师和工程师们指出,特殊的措施涉及可以减少机动车交通,与其他设计相比,他们的方法避免用一般的方法把车行道和人行道分开,而是将他们合并成一个路面,在新产生的空地上可以栽种树木、街道附属设施以及景观小品。荷兰将这种新的设计称为“woonerf”,最贴切的翻译为“居家庭院”,因为从视觉上看,这种设计很像民居的院子。第一批庭院式设计取得成功的同时,这种设计在各地纷纷出现,并在1976年获得法律的认可。

“庭院式设计”的概念迅速为德国规划师接受,第一个交通平静化项目开始于1976年得北莱茵河-维斯特伐利亚的居民街道。交通平静化的目标在当时和现在都是:

----改善公路安全

----减少过境交通

----降低车辆速度

----创造更多的空地

----为景观提供更多的空间

平静化交通设施不仅德国和荷兰,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早期的“居家庭院”设计是在交通量较小的居民区实施,面积较小而且成本较高,随着逐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迫切要求对现有道路空间进行大量平静化改造。荷兰在1983年首次引入30km/h限速区,被看做是一项不但实惠而且效果更好的庭院式方案,因为用更多的资金可以在大区域内取得相同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争执,到底仅通过标示30km/h限速区还是应该将其与交通平静化措施结合使用?程度的控制和量的把握是最难的。通常的做法是,实施城市改造的过程中,挑选一些特定的道路,采用一种介于庭院式设计和30km/h限速区之间的折中做法,进行更广泛的交通平静化改造。

无论如何,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心任务是限制既为机动车辆提供道路空间还为其提供停车设施,这种思想已经得到了一些国家的彻底领悟,如瑞士、荷兰和德国等国将对城镇中心和人口稠密区的汽车实施远比以前更为严格的限制,公共运输、非机动车和行人将得到优先考虑,这种方案的实施的效果非常明显,例如,使儿童可以在街道上玩耍。

2平静化交通的思想在设计中的应用

交通平静化的措施在实际中和景观元素密不可分,这些减速措施为了突出真实位置并改善街道环境,必须将他们和景观元素结合起来。

有关共享空间,共享空间被定义为摈弃了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传统界限,按照这种设计,车道和人行道讲建立在一个路面上,机动车的最快行驶速度被限制在步行速度上,停车位上有清晰的标记,并且大多呈直角,有时呈梯形。典型的共享空间设计变化很大,其中大多数环境美化和街道附属设施是重要特征,不过其他交通平静化设计也得到了普遍的采用,例如减速弯道等。

共享空间是欧洲最古老的交通平静化方法之一,荷兰首先采用了被称作“居家庭院”的共享空间措施,它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得到了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普遍采用,但现在,在传统的居民区内,共性空间已经纷纷被30km/h限速区所取代。尽管按照1980年《公路法》,公路管理机构有责任提供人行道,但英国自1977年起就已经开始采用共享空间的设计。然而,这些独立设计的规模大多比欧洲大陆的小,而且仅仅是在新建居民区里实施的。

共享空间的设计能很有效的降低车速,但是根据荷兰的研究,它在减少事故数量方面的效果不如30KM/H限速去好,这种街道环境应该鼓励儿童在街道上玩耍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设计形式和剩余交通车辆的停留水平。共享空间的布局需要小心翼翼的设计,汽车应该不能开的比徒步速度快很多,否则可能给行人,尤其是儿童和自行车驾驶者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共享空间方案采用最普遍的是各种类型的砌块路面,停车位采用的材料和颜色经常不同于共享空间的其他区域。所采用的颜色应该与周围路面相匹配。在历史著名城镇,经常使用当地传统的路面材料。

共享空间的缺点是只能用在交通量极低的街道上,而且代价较大,与停车的空间冲突较大。

中国的设计可考虑将传统的石刻、建筑、艺术品、书法、陶艺以及著名历史人物的塑像运用到平静化的景观环境设计中去,在运用中可以取其精华进行组合,将书法艺术、陶艺等与新材料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新质感和新的表现形式,巧妙的运用到景观上去,为城市道路平添几分艺术文化美,融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为一体,突出城市特色。

因此,通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与变化之后,实际设计中的很多实例摆脱了经典的共享空间的设计,它可以保留不同的材料和色彩的人行道或者稍稍加高的人行道,与经典的共享空间设计相比,这种方法可能具有更好的路面安全效果,因为它更清晰的定义了哪片街道是行人空间,哪片街道是机动车区域。整个车道上的“改变了的路面”和“软分离”之间的区别只是一个看法问题,只能用功能术语界定。实际上两种设计形式可能完全相同,但是软分离的重要功能是为了行人还有自行车驾驶者提供更多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潘福全.道路交通静化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6, 6(7): 1-8.

[2]金键,郭孜政.城市居住区交通稳静化措施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 3(4): 42-45.

[3]钱政华,丁建明.城市交通宁静化措施与影响分析[J].华东公路, 2009(3): 86-90.

[4]肖广成,秦晓春,张肖宁.道路交通静化设施与景观要素的研究[J].中外公路, 2008, 28(3): 213-216.

[5]郭彩香,邓卫.“以人为本”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的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6, 6(9): 1-5.

[6]罗剑,单晋.行人交通安全与道路运输功能的平衡———欧美城市交通宁静化的经验与启示[J].道路与交通安全,2007, 7(4): 7-10.

上一篇:当前中国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原因与出路 下一篇:浅析我国生态化建筑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