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的探讨

时间:2022-05-24 11:52:40

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的探讨

摘要:证是一种有机综合的功能态,由一个调控中心及其所属的众多分子网络所构成。这个网络就是由基因组网络和五脏网络系统所构成。证候-基因组研究必须结合基因组整体的研究。

关键词:证候;基因组;五脏网络系统;整体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826-02

证候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和精髓。证候的标准化和定量化问题一直是中医学的一个棘手问题。在中医药学现代化的进程中,证候的现代化研究也被当作了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突破点。随着现代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中医学界正在掀起结合的浪潮,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实现“证候-基因组学”阐释是目前中医药研究的热点。

1传统概念

证候是医者对病人的症状、舌脉、病情变化、治疗经过、个体情况、地土方宜等状况,经过四诊八纲的分析,采用某种辨证方法得出的一个总的概括性结论;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可以认为证候是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证会随着疾病的进退而变化,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时间性、阶段性、变化性的概念。

2沈自尹院士认为的证研究难点

①证是一种功能态的,可以发展,可以转化;②证的概念应用亦较混乱,灵活性大,辨证可因人而异,只有凭医生的分析概括水平;③难以定性、定量、更难以定位。可见中医证的研究已成为影响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证是一种有机综合的功能态,由一个调控中心及其所属的众多分子网络所构成,作为对外界反应与自我调节的基础。那么这个网络是什么呢?就是五脏网络系统。

3五脏网络系统

人的形体、脏腑、经脉、气穴、溪骨既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又彼此联系,内外相应、六合会通,共同发挥整体调控作用。这些联系从内环境来看,表现为脏与脏之间功能协同关系,脏与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腑与腑之间的相互传化关系,脏腑与经络之间的相互络属关系,及脏腑与五官、五体、五液之间,脏腑与精、气、血、津液之间的互藏互用关系。从外环境看,表现为五脏系统与自然界之间的授受关系,与五音、五味、五季、五方的广泛联系,形成了以五行属性为纲的整个自然界的网络系统。五脏之间密切相关,每一脏都含有其他脏之气,而每一脏之气又都渗透到其他脏之中,调整着相互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每一脏的功能都再与它脏的交互联系中发挥作用。

五脏网络系统整体由心系统主宰,与其它各层次系统(子系统)的功能活动相互协调,使系统整体功能处于有序、协调和稳定状态。五脏功能网络并非机械的、自闭的,而是与时空联系在一起的。

4五脏网络系统与基因组网络系统

宏观整体和微观基因组整体有严密的同一性,宏观整体规律和微观基因组规律有同一性,宏观的五脏网络系统必然有微观的基因组网络系统相互对应。基因组整体由五脏基因组集团构成,脏基因组集团间的联系路线是经络系统的根源,五脏基因组依靠微观的经络系统的联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生命的统一体。

从证的机理来讲,证与五脏是密切相关的;从证与基因组的关系来讲,基因是里,证是表,证与基因的关系也是密切的,与基因组内部的功能作用路线是有关。中医辨证方法有八纲、六经、卫气营血、脏腑和三焦辨证等。而证又是有个体差异的,因而被认为与基因型相关。从基因组的角度讲,基因表达正常与协调为“正气”,反之为“病气”。1979年根据著名老中医关幼波的临床经验,将肝病分为8个主型,36个亚型。因而证的基因组定位也是有主次的,多点的,与基因组的微观经络系统、脏基因块及其作用调控途径有关。由证可以推出与某组蛋白质组有关,而这组蛋白质组又与某组基因组相关,因此可以推出肝脏基因组块的微细结构以及证的基因组机理。证候基因组定位是某些基因之间相互联系和表达量大小。证候的本质因此是某些基因组成的网络系统。

5证候-基因组研究

为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基因组学的沟通,寻求新的研究和发展领域与途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于1999 年3 月14-15 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研讨会。在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研究相互渗透的可能性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结合的研究领域、基因组学与中医药交叉渗透的切入点3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取得“证候-基因组”研究的共识。“证候-基因组学”定义为在证候理论指导下,运用功能基因组学的方法,通过探讨证候,特别是同病异证或异病同证时基因的变异及差异表达情况,揭示与某一证候形成相关的所有基因及其功能,从整体基因表达的水平阐明证候的本质。

“证候-基因组”的切入证候的研究也应当包含基因组的两个层次,即证候的单核苷酸多态研究和证候的基因表达谱研究。前者应从异病同证角度切入,这样才能发现与证候的关系密切的核苷酸多态,但是研究者要从整体上把握证候与SNP 的关系,就必须通过对全部一千万个SNP 位点都进行基因分型,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证候-基因表达谱”研究主要针对参与表达的约3 万个基因,故从理论上把握证候的整体基因表达是可行的,因此目前“证候-基因组”研究以“证候-基因表达谱”为重点。

当代有许多中医学者专家比如王米渠先生在努力研究中医证候和基因组的结合,试图在基因组的研究中揭示出中医的证或者证候的本质。他们克服了方法论、试验重复性差、海量数据处理等困难,在证候-基因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一步,为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为中医现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但是当代证候-基因组研究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例如:如何证候-基因表达谱动态中表现出证候的定量变化,基因组图谱中的基因相互关系怎样如何随着证的逐渐变化而发展的等等。将基因组图谱作为证候的本质不能说明问题,似乎有将中医走向还原论的可能,已经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

6证候-基因组研究的建议

证候-基因组研究作为证候现代化研究的初步,能作出这样的成果是不能提出任何批评的,但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不能不对现已经作出的成果和经验作出应有的总结和审核。

(1)重悟轻测是中医传统的认知方法,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体现了这一点。藏象系统就是通过直觉提出的。现在的证候-基因组研究看起来走向了另一极端,没有和中医原来的优点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证候-基因组研究应该和中医基因组学结合起来,将分析测定和整体思维直觉思维结合起来,达到悟测并重,在测定中结合整体思维,在整体思维中测定,相互验证。

(2)中医学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的时事物的功能、属性、作用,而不是形态和结构。基因组整体时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认识基因组整体必须坚持功能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统一,在实践中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而快速达到目的。

(3)基因组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研究证候基因组必须从基因组整体出发,基因是整体中的部分,是全息性的部分,从整体出发才不会走向还原论,而保持中医的整体特色。

(4)中医坚持临床研究和试验研究的结合,证候是基因组的网络出现的不和谐的问题,临床有大量的证候都可以利用,可以在证候的研究中发现深刻的基因组联系;把临床研究与试验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弥补,利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可以发现基因组内的整体联系。

证候学是可以结合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阐述证候的整体本质,让中医学的整体色彩在新的时代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辉;否则就可能落后,随着生命本质的研究继续深入,中医学就可能被取代。基因组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由还原论走向整体论的节点,而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不但促进这种趋势,而且可以促进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中医药学只有在结合吸收了现代科学的优秀还原论优势,在整体理论指导下分化重新整合而走向新的整体论高峰。

参考文献

[1]刘家强.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考释[J].中医药学报,2004:9:1667-1669.

[2]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

[3]王米渠.中医分子生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

上一篇:“以络论治”心肌微循环障碍 下一篇: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研究促进中西医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