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5-24 01:39:05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阅读教学异彩纷呈,好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如下四个阅读教学步骤,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学生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文章整体感知的过程。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 文本的意义也就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起来,阅读时要求学生边读边动手动脑,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用不同的标记标示出来,精彩之处可以进行简要的点评,学生在自读思考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疑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有句名言说得好:能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中教育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要有敢于向名家名篇挑战的精神,并交给他们质疑的方法。对于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个体感受应予以肯定,以激励学生,并鼓励学生应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真正做到阅读时不盲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时常会在阅读中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学生的思维在整体感知、自读质疑的过程中也得以开发。

二、互动探究、深化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环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在互动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在互动的过程中生与生、师与师互相切磋,合作学习,学生在自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自己不能解决的就拿到小组共同商讨,难度大的与老师一起交流,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否是对中国的医学事业的一个巨大的损失?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当时认为拯救中国人的思想灵魂比拯救中国人的病体更重要。他把个人的志愿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更显示了他伟大的一面。通过讨论使学生对鲁迅的思想发展的轮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互动探究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其能力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阅读教学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探究,学生思维的碰撞就产生了智慧的火花。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张扬,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总结归纳,拓展思维

学生在阅读、质疑、释疑之后,在教学实践中,我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来作总结的做法,把这一重要环节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或梳理文章结构;或积累整理文中优美词句;或谈自己对文中某一问题的理解思路;或归纳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等。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后,让学生总结归纳谈收获,有的说:“我学会了阅读童话的方法,先搞清楚文章写了什么故事,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明确文章所揭示的道理,然后引发联想。”有的说:“小男孩敢于讲真话,无私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的说:“文章的心理描写很典型,如对皇帝的心理描写一波三折,把皇帝自信而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表达了出来。”有的说:“学习这篇童话使我了解了当时丹麦封建制度的腐朽,社会上充斥着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的恶习。”学生精辟的分析,不仅辩证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还明白了如何做人,思想认识也得以升华。更可贵的是,这种认识是学生自己发自内心感悟到的,这种自我反思式的体验和总结绝非是老师所能代替的。

四、拓展迁移、积累运用

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还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从而扩大阅读面,获得新的知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达到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拓展迁移有多种形式,例如:

1.比较阅读。就是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同类的其他文章,比较其异同,从而提高理解力和鉴赏力。学习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比较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同类送别诗,体会感受其相同之处,辨析感悟差异之点,使学生对唐代送别诗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2.推荐适当的阅读作品。(1)由节选课文向原著拓展。不少课文是从名家名著中节选出来的,如《山市》节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童趣》节选自沈复的《浮生六记》。在学习这类文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所学知识阅读原著,要求适当放低。(2)向与课文主题同类的文章拓展。《孙权劝学》是一篇讲有关学习的文章,结合这篇文章学习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短文《薛谭学讴》、《司马光好学》等。

3.模仿创作。如学习欣赏了散文《紫藤萝瀑布》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的大花池,然后运用生动形象的修辞,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进行描写。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鉴别力。积累的方法很多,如:(1)在阅读中积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分门别类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积累本上,并记在心中,以便习作中运用。好的篇章进行背诵积累。(2)在积累中运用,将积累的好的东西用在自己的阅读与习作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和运用。书让学生读,看法让学生讲,难点让学生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乐趣,在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浅谈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 下一篇:如何活化教学内容 激励学生主动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