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协作学习设计

时间:2022-05-23 12:06:43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协作学习设计

摘要: 网络带着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来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中。本文将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以初中语文第二册《数字杂说》为例,探索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协作学习设计进行更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协作学习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1、网络教学的协作学习

1.1有助于学习个体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发展

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能使学习过程生动而丰富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的学习场所。在这个场所中,系统与某个学生交互作用,而且尽量根据学生的需要将教学个性化。协作学习是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里学习,以此激发认知,使学习内容社会化地丰富。因此,协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个体的特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为学习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空间。

1.2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协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在同伴间进行协作学习显然要胜过个人的努力。他们共享的不仅是学习的资源、学习的过程,更是智慧的结晶。通过对课堂集中教学、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彼此间的学习成就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通过协作学习,当其中一个学生达到他的学习目标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样的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学改革大有裨益。

2、研究的理论依据

2.1阅读学理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 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教育大辞典》(卷一)界说为:“从书面语言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 方法,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前者着眼于阅读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后者着眼于阅读本体的社会功能,均言之成理。章熊、张建华同志认为:“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再认识》),指出信息不仅需要“筛选”,而且要“结合”储存 材料,引起“思考”。

2.2协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3、协作学习的设计

协作学习的设计大致可分为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协作攻关、互动交流、反馈讲评、归纳小结、课外拓展几个环节。这些方法通常把学习者协作学习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分组、进行学习、最后评价。在三个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特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我们把协作学习设计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协作群体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协作资源的设计、协作方式与策略的设计。下面以初中语文《数字杂说》这个网络课的协作学习设计为例,探讨这四个阶段的设计情况。

3.1协作群体的设计

(1)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又称特征参数取样,是通过CSCL进程中的注册与特征测量予以实现的。注册的结果是生成了学习者基本情况表,学习者基本情况表位于学习者档案库中;特征测量的结果是生成了学习者特征库。

(2)分组

分组的过程使得学习者由独立的个人状态转变为有机结合的协作组状态。因此在整个Web学习系统中,合适的分组是协作学习进行的前提条件。在新学年开始,本班就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认知能力差异和学习方式差异,组建了平均水平差异不大的四人学习小组。

(3)学习进程

A:组准备

对于一个协作组来说,分组过程把若干学习者组织到了一起,学习者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一定结构的集合,但这个集合并不具备协作组的互动因素。同时分组过程对学习者来说是透明的,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于一个小组中,而且即将与他人建立一定联系。因此从分组到任务学习需要经过一个准备阶段,我们称之为组准备。

B:组进程

在组准备过程后,协作组的属性以及与特定学习任务相关的控制都已经确定,协作组成员就可以为共同的目标而实现协作学习了。

本课一共设计了五关测试,提供了学习的特定内容和特定任务,提供了各种辅助学习的课件、其他资源库链接等,提供了需要协作攻关得以完成的基本素材、工具或相应功能的软件等。协作组成员在组进程中的互动行为将被记录下来,并作为过程信息存入对应的学习过程库中,作为教师评价协作组成员实现学习目标的依据。

(4)测评

组进程结束后,协作组成员进入测试评价阶段。测试的内容包括对各个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协作组学习过程中协作程度的情况。通过在线测试得出的成绩被记录到自测成绩库,教师可以通过输入网址服务器名/xyh/teacher.htm来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总结评价完成以后,学习者被告知评价结果,一次特定任务的协作学习过程结束。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3.2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设计就是要提供实现学习者进行协作活动所需要的资源与设备。在《数字杂说》这个网络课件中,资源设计的结果是学习数字相关知识所需的信息资源,并确定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3.3协作方式与策略设计

在策略设计中,大致要围绕协作组成员学习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协作组参数设计、协作组学习程序、协作组学习方法。协作组参数设计是针对如何分组以及如何分配情境中的角色而进行的。协作组学习程序是指协作组学习活动的序列,即协作组的交互进程。而协作组学习方法的设计规定了协作组在学习某一特定主题内容时的形式,如竞争模式、合作模式、教学相长或顾问模式。

4、结论

协作学习策略与模式已成为跨越各个年级、课程内容和学习层次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实验证明,有效的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设计能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快速的大面积的提高,使学生乐于阅读,勤于阅读,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中能够取得的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 》

[2]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 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4] 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中国远程教育期刊

上一篇:初中“轻松作文”教学探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