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波幅扩大正当时

时间:2022-05-23 07:12:22

人民币波幅扩大正当时

人们都注意到,今年初以来,央行官员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述更多强调波动而不是升值。“两会”闭幕的记者会上,总理也重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下一步,在于根据市场供求形成双向波动的基础上扩大波动幅度。3月5日以来,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个交易日的日内波动也明显加大,令市场对于央行可能近期宣布扩大人民币汇率日波幅的预期有所强化。

今年国际形势仍然不明朗,随着对希腊第二批金融援助的落实,以及欧洲央行针对银行体系所做的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欧债危机获得暂时平静。但希腊实体经济面临持续深度收缩,欧元区整体也仍在衰退边缘挣扎,这两者无疑将继续给欧债危机的前景投下阴影。

美国经济尽管近期失业率数据有所好转,已经回落至接近8%,但房地产市场仍在底部徘徊,整体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仍不明确。因而,美联储最近一次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决定,将目前的零利率政策保持到2014年末不变。

从影响汇率波动和调整的几个主要因素看,今年人民币的升值空间明显缩小。而且可能还会出现短暂的贬值预期。因而,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适时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分化单边升值预期,并推动双向波动成为市场常态,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

推动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的根本,是国际收支形势的变化。由于我国经常项目在入世以来的持续高额顺差,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同时,也是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依据。这一情况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经常项目顺差从2007年的高点10%之后逐年回落,2011年已经回落至2.8%,降至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之内。

今年的易走势从前两个月的情况可以看到一点端倪,1月-2月出口平均6.9%,进口平均7.7%,两个月合在一起录得逆差42亿美元。欧元区需求回落的影响已明显拖累整体出口增长。

商务部对今年全年出口的预期是增速10%,与之前几年动辄20%-30%的增速相比落差明显,即便这样的目标,要想达到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更多支持。因而我们预计,今年全年的易顺差可能较2011年继续收窄,约为1200亿美元左右,占GDP比重可能从去年的2.2%进一步下降到1.4%。构成经常项目顺差大头的易顺差继续缩小,因而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明显下降。

资本流入也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国际资本出于避险以及年末外资企业回补本部流动性短缺等原因,在去年末曾出现短暂净资本流出。今年以来,资本流入和流出互现,前两个月汇总后仍录得少量的资本净流入,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明显回落。而升值预期的减弱,反过来也有助于减少和押注升值相关的外汇需求和资本流入。

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另一个因素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7.5%的增长目标,告别了“保八”。但相对于全球各国而言,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不改强势本质。对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的投资者而言,加大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区的投资依然是理性选择。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强势会给人民币币值提供有力支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短期内资本流动因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而出现剧烈波动。

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调整也是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当前,国内外需求面仍在下行通道,其中内需的走软仍在持续。近几个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导经济指数所显示出的需求放缓趋势仍在继续,因而可以判定,在排除地缘政治突发事件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骤然波动的前提下,今年整体通胀压力较去年(CPI 5.4%)明显缓和。

中国今年全年CPI通胀目标定在4%,这为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创造了一个充裕的空间。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十分关键。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前曾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采取渐进升值步伐的一个重要考量是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争取时间。尽管今年资源要素价格改革需要推进,但在整体通胀压力温和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国际收支方面的新变化等并不支持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单边升值预期被分化为推进强化双向波动的汇率机制改革打开了时间窗口。就一国放开汇率波动的政策时机选择来说,相比由大幅升值或贬值预期主导的环境,平衡而略有升值预期的环境无疑是更理想的选择。

作者为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

上一篇:改良小贷公司 下一篇:以迁移自由促规模适度